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百科全书
29243900000043

第43章 疾病防治篇(17)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通过蚊子媒介侵犯人体。一旦发病会出现高热、头痛、嗜睡等症状,很快会昏迷、躁动不安、抽筋、说胡话和呼吸不规则等现象,最后抽筋不止、脑水肿和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病最常发于儿童与老人,老年人罹患乙型脑炎后起病格外急骤,而且在二三天内病情可急骤恶化,出现脑水肿与心肺功能衰竭较早,死亡率极高。其原因:(一)老年人脑子本身有一定程度萎缩,比青年人重量减少6.5~11%,脑血流量减少17%,使得脑子的免疫能力显著下降;(二)老年人的所有组织器官发生衰老,尤其心肺,甚至存在慢性病变,受到乙型脑炎打击,无法很好代偿;(三)乙型脑炎持续高热不退,老年人对高热引起的全身变化无法耐受,新陈代谢会急骤紊乱。

老年人患伤寒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发病。这类细菌侵犯人体后,在肠子的淋巴组织里生长繁殖,会引起局部肠壁坏死或溃疡。老年人得了伤寒比起青壮年病人来,症状上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高热持续时间长,往往达一个月以上,而且体温达39~40摄氏度以上的时间至少达两周;症状比较严重,除畏寒、头痛、腹胀、便秘等症状外,容易出现昏睡或休克;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并发症的机会比较多,尤其是肠穿孔,早期腹痛、腹部压痛等腹膜炎症状甚至还不太明显;复发机会比较多,有时体温恢复正常二三周后,又可复发,病程较迁延。所以,在夏秋季节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要想到伤寒,应该进一步检查,并采用氯霉素等药物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可防止罹患此病。

肝炎

(一)老年人易患哪几种传染性肝炎

传染性肝炎简称传肝,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现代医学已阐明共有三种类型,老年人都可能罹患。第一种叫甲型肝炎,简称为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就是通过饮食传播,吃上接触肝炎病毒的食物,或使用沾染有肝炎病毒的食具等,都可得病,老年人消化道抵抗力很差,得这种肝炎的机会更多。第二种叫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主要通过注射传染,注射器械消毒不严格或者注入带有肝炎病毒的血液等,老年人因病手术输血如不慎输入带有肝炎病毒的血液,很容易患乙型肝炎。第三种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肠胃外途径传播,相对发病率比较上述两类少些,老年人也同样如此。

(二)老年人患传染性肝炎后有什么表现

老年人如患急性传染性肝炎,一般起病急骤,症状严重,表现为明显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往往还有发热与畏寒。老年人急性肝炎发生黄疸的机会也多。如果检查肝功能,谷一丙转氨酶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十分严重。另外,老年人急性传肝治愈病程也较长,至少二三个月以上。老年人如患慢性传肝,可以是急性状况迁延而来,上述这些肝炎的症状不能断根,时好时坏反复出现,称为迁延性传肝。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差,所以由迁延性传肝演变成慢性肝炎的机会远比青壮年人为多,这样病程迁延一年以上,肝炎症状持续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功能会逐渐恶化。总之,老年人患肝炎,程度上要比青壮年人厉害。

(三)老年人患肝炎容易演变成肝硬化吗

肝硬化是一种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的正常结构紊乱,结果使肝脏变形变硬,并由此而得名。肝硬化表现为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营养不良,还会出现腹水与黄疸,严重威胁健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肝炎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病因,有人认为老年人肝脏衰老退化,如果再患肝炎,发生肝硬化的机会增多。其实并非如此。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肝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主要是肝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肝功能的减弱,并没有发生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与再生,也没有纤维组织的增生,即使因肝炎发生这些病理变化时与青壮年肝脏发生变化雷同,并不比青壮年人容易演变成肝硬化。

(四)治疗老年人传染性肝炎

老年人患急性传肝必须严密隔离和卧床休息,这样有助肝功能的改善。治疗急性传肝,倘若症状严重,肝功能损害明显,应采取保肝治疗,通常采用葡萄糖、辅酶A、三磷酸腺苷、维生素等。另外,中药茵陈、金钱草、黄芩、平地木等也有一定疗效,如果能配合使用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人体球蛋白等药物,对增强身体免疫能力也有稗益。老年人患慢性肝炎,不强调隔离,也可适当活动,药物以维生素B族以及葡萄糖为主,如果体力不济可短期少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性激素。总之,治疗老年人传染性肝炎并无什么“灵丹妙药”,最终还得依靠身体免疫力的恢复,才能治愈,现有药物仅仅是起辅助作用。

菌痢

(一)老人患菌痢会有生命危险

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简称,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它有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等症状。老年人罹患菌痢有时病情会十分严重,原因有如下几个:第一,菌痢好发于营养不良、胃酸缺乏、抵抗力低下的人,老年人首当其冲,发病也就厉害;第二,老年人不能耐受痢疾杆菌侵犯引起的全身毒性反应,所以中毒症状特别明显,高热、嗜睡、烦躁、昏迷都可发生,连血压也会下降,成为中毒性菌痢;第三,老年人患菌痢后不能耐受频繁腹泻,短时间里便可发生脱水虚脱。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老年人患菌痢有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二)治疗老年人菌痢有哪些药物

老年人患菌痢应该进行及时与彻底的治疗,以免发生生命危险和避免迁延成慢性菌痢。目前常用的药物是各种抗生素,比较有效的是巴龙霉素,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也可根据病人脓血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来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另外,可用磺胺药、痢特灵、黄连素等抗菌药物。对付危重的老年人中毒性菌痢,那不单是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必须采用升压药纠正休克,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毒性反应,采用静脉输液纠正脱水,甚至还要用强心剂与呼吸兴奋剂维持心肺功能。对付慢性菌痢,则应该坚持不懈地选用抗菌药物,并且设法增加营养,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疟疾

(一)老年人怎样预防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或“冷热病”,因为发病时具有先发冷、发抖,以后又高热,接着大量出汗的待点。疟疾由疟原虫通过蚊子传播侵入人体引起,有的隔天发作一次叫间日疟,隔二天发作一次叫三日疟,发热不规则,叫恶性疟。夏秋季节老年人发生疟疾者很多,因此应该趁早作些预防。具体方法:(一)灭蚊,消灭蚊子的孳生地;(二)防蚊,加强个人防护,如屋子安装纱窗、纱门,用蚊帐,点蚊香,室外也可烟熏,暴露的肢体可涂搽防蚊油等;(三)服药,疟疾发病季节可每周一次服用伯氨喹啉,每次132毫克,或乙胺嘧啶,每周一次,每次25毫克。

(二)老年人发生疟疾怎么处理?

控制老年人疟疾发作可采用氯化喹啉与伯氨喹琳联合疗法。氯化喹啉每片0.25克,采用三日疗法:第一日服四片,以后两日每月两片。此药毒性小,副作用很少,偶有头晕、头痛、耳鸣、恶心等反应都很轻微,而且停药后即消失。伯氨喹啉,每片13.2毫克,采用四日疗法,每日都服四片,头三日与氯化喹啉合用,第四日单独使用,此药毒性反应稍大些,有头晕、恶心、呕吐,不过一般都能忍受。此两药合用可以根治疟疾。倘若采用上述药物治疗。由于毒性反应老人不能耐受,可改用中药方剂:柴胡、黄芩、常山、乌梅、半夏、厚朴、白术、草果仁、大枣肉各九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剂,于疟疾发作前二小时服用,连用三剂,也有疗效。

蛔虫症

(一)老年人患蛔虫症特点

老年人患蛔虫症一般不象儿童那样会在脸上出现“虫斑”,夜间熟睡后磨牙发生率也低,说明蛔虫的毒素影响不太严重,也很少发生蛔虫性胆梗阻。但是老年人蛔虫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有时会引起腹泻,人也见消瘦。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人蛔虫症容易发生胆道蛔虫与阑尾蛔虫的并发症,前者蛔虫钻入肠道里,引起剧烈的阵发性上腹部绞痛,甚至诱发高热、黄疸等症状为特征的胆管炎:后者蛔虫钻入阑尾内,引起右下腹疼痛,酷似急性阑尾炎。这两类情况虽可采用药物治疗,但最终采取手术疗法者也屡见不鲜。

(二)怎样给老年人进行驱蛔治疗

老年人患了蛔虫症。可选用如下一些药物驱蛔:驱蛔灵片,又叫构椽酸哌哗嗪,每日四克,空腹一次服,连服两日,十天后复查大便一次,如未驱尽蛔虫,可再复治一次,此药毒性较低,老人服用颇为适宜。中药使君子15~20克一次口服,服前可将使君子仁炒20~30分钟,使其酥脆,于饭后一二小时服,服后三小时,可服50%硫酸镁溶液20~30毫升,以便蛔虫排出。中药苦楝皮10~15克,水煎空腹服,连服两日。这两种中药,具有显著驱蛔效果,毒性很小,也适用于老年人。万一发生胆道蛔虫及阑尾蛔虫,则应该采用针刺以及中药安蛔散、散痉止痛药、抗生素等治疗,如症状仍不缓解,只能手术取出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