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在每时每刻
29215100000052

第52章 7高血压的时间疗法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心、肾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肾阴亏损、肝阳上亢所致的病症中。

当我们感到不舒服去医院时,医生常常先给我们量血压,那么究竟什么是血压呢?首先让我们设想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流动着的河水不停地冲击堤岸,就会对堤岸产生一定的压力。人体内的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心脏推动血液在此回路中流动,当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时产生一定的速度和压力,这个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就称为血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的血压称为舒张压。在正常情况下,当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克时,我们称之为高血压。

我们人体的血压常表现为比较稳定的数值,但也具有一定的变动范围。统计资料显示,正常人的血压峰值在傍晚前后,最低值多在清晨。病理性的血压增高称为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由于其他疾病影响血压的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心、肾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肾阴亏损、肝阳上亢所致的病症中。

我们前面说过,气血循环周流于十二经脉,一个时辰注流于一经,十二辰流注于十二经。而血压的变化与人体气血的十二辰流注节律具有同步关系。一般来说,原发性高血压常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多半是原发高血压的病理基础。一天中16~20时是气血流注于膀胱、肾、心包三经的申、酉、戌之时。由于肾虚不足,因而,阴虚阳亢更加明显,表现为申、酉时血压升高。而成为心包经气血流注时,心包代心行令、代心受邪,心病常反映于心包,因此戌时血压也升高。寅时流注肺经,肺朝百脉,辅助心脏运行气血;而肾气不足影响肺脏最小,故寅时血压最低。

从血压的这种变化节律中,我们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我们如何在正确的时间来治疗高血压呢?

用药时间

传统降压药的服用法一般为一天3次,或临睡前服用。应该说,这种服法是欠合理的,不仅不能理想地控制血压,甚至增加了诱发脑梗死的危险性。

合理的服药时间是:应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加以选择。如短效降压药每日3次,第一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要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最后一次应在下午6时之前,也就是在血压高峰幽现前半小时至1小时内给药效果最好。不可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长效控、缓释制剂每日只服用1次,应清晨醒后即服用。经研究发现,这种服用方法对防止上午血压升高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使白天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又不会使夜间的血压过度下降。起到稳定24小时血压的目的。同时,实践已证实这样服药比均衡给药脑中风发生率低50%一70%。

此外,了解血压波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提高降压效果,并防止降压过度。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降压药物对日间血压波动影响较大,加之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不一样,因此在开始服药或改用新药时,应测定日间血压变化情况,并据此谓整用药的剂量、时间和次数。一般说来,降压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治疗量,以防止降压过快、过度,造成机体不适应,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或损害肾脏功能。

2.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最好在上午服药后2小时测量一下坐位和立位时的血压,如差别较大,说明有体位性低血压存在,这些患者应注意久坐或蹲位时不宜突然站起,否则可能会引起暂时性脑供血不足而跌倒致伤。

3.由于血压一般在冬季较夏季为高,夏季降压药剂量或次数可适当减少,入冬后根据血压状况稍作增加。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到南方过冬也宜适当减少药量。

按摩时间

按摩头部两侧也是降血压的一个好方法。按摩头部两侧的重点在三焦经的角孙穴,把耳朵折向前,耳尖对着脑袋的位置就是角孙穴。其实没必要将这个穴位弄那么精确,我们只需从额头往后脑勺方向推脑袋两侧,既疏通了三焦经,也疏通了胆经,一举两得。当然,时间最好选择在亥时进衍按摩,此时气血流注三焦经,按摩效果最好。

需要提醒的是,一直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在采用以上方法的时候,不能立刻停药,因为人体从依赖药物维持的药理平衡到最终形成无需药物的生理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按摩(或锻炼)一段时间后,血压逐步下降,服用同等药量的降压药就会有不适的感觉,这时量血压,会发现血压明显下降了,这时可酌情减少药量,以此类推,直到最后完全停药。停药后,必须继续坚持锻炼一段时间,直到完全稳定。

调理期间,高血压会出现反复现象,特别是刚减少药量的时候,不必担心,从长远来看,血压还是会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