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在每时每刻
29215100000051

第51章 哮喘的时间疗法

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除了过敏、感染等因素外,还与神经精神因素以及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有关。

中医里讲,肺主气,司呼吸,激清扬浊,吐故纳新,是为常态。如果呼气不利,吸气不畅,就会出现哮喘,这种情况就是病态。简单地说,“哮”是呼气的时候发出鸣响;“喘”是吸气的节奏加快。一呼一吸,病本不同,两者如果同时出现,我们就称之为“哮喘”。

现代医学发现,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在吸入尘螨、花粉、冷空气的以后,或吃鱼虾(海鱼)、芝麻、贝壳类、坚果类(如腰果、花生等)、奶制品甚至小麦制品以后,会引起支气管壁发炎、肿胀,同时产生黏性重的分泌,痰涎积聚于支气管内,产生哮喘。

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除了过敏、感染等因素外,还与神经精神因素以及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有关。有些女性哮喘患者,每当行经前或行经期,就会哮喘发作,或有夜间哮喘症状的加剧,医学上称之为月经性哮喘。

我最近接待过这样一位女性记者,她在发育期就患哮喘,以后每到月经来潮前几天哮喘就发作。看来,这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浓度周期性增高有关。还有一位纺织女工,从小患有哮喘,以前在行经期不发作,但近两年来每次行经均伴有哮喘发作。经观察发现,她的哮喘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近两年来由于体质虚弱,月经失调,每次月经要来潮时,她总是心情不安,十分烦躁,情绪剧烈波动。这可能导致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大量分泌能引起支气管痉挛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支气管平滑肌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也可能增高,结果使哮喘发作。

从月经性哮喘的发病原理看,它完全可能被预防。平时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当月经来潮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切勿恐惧、忧虑和过度烦躁,否则易诱发哮喘或使哮喘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有月经失调者应去医院医治。月经期前容易发作哮喘的妇女,可在周期性哮喘发作前数天口服酮替芬(每天2次,每次1毫克)。若月经期前有胸闷等哮喘发作先兆时,可采取静坐,全身放松,情绪安定,饮热水一杯或少量用些支气管舒张药,如氨茶碱、舒喘灵等,或用喘息定气雾喷剂吸二三下,往往可阻止哮喘的发作。症状严重者则还应去医院急诊治疔。

哮喘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生物节律,它虽说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但多在寒冷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此外,它还具有昼夜节律。20世纪中期,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哮喘患者在夜间及清晨的发作,要比下午及傍晚多得多,哮喘所致的死亡也多发生在清晨。其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在中午和下午最低,清晨4~6时最大。

因此,我们治疗哮喘时也要把握这种节律性,在正确的时间给药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药敷时间

厦门市中医院根据阴阳四时寒热的变化规律,创立了“三伏日敷贴穴位”治疗哮喘的新方法,经过三年对810人次进行了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4.36%他们认为,哮喘虽可分为“冷哮”和“热哮”两大症候,但以“冷哮”为最常见;好发季节在秋、冬,春季次之,夏季较少。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在三伏天治疗呢?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太阳光照强,人体“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对本病的防治,还有人主张在入冬发作前的秋季补肾,肾水足则肺自健。也有把冬天发作的病,提早到夏天治疗,即“冬病夏治”。还有人提出,寒喘与脾虚寒的患者,可用夏天给温中补阳法培本治疗;血亏阴虚者,可在冬令进行滋阴补血的方法。

夏天治喘的理由还在于,这时人体经气趋向体表,经气所在的部位是:“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血溢肌中。”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皮肤血管舒张,血液流经皮肤的速度加快,汗腺毛孔开豁,肺气随之畅达,给哮喘病人提供了一个肌表皮肤卫外机能得以代偿和自我调节的机会。按照《黄帝内经》四时用药的理论,“夏月宜加辛热之药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辛温之药顺化成之气。”既不伐天和,又可防太过。

具体方法:白附子、吴茱萸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研为末,加入麝香0.6克,调和均匀。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于肺俞、膏盲、百劳等穴位,约1—2小时去之,每10日敷1次。

用药时间

通常哮喘症状在夜晚会加剧,同时肺部的活动功能会降低一半,因为人体的生物钟会在夜晚自动降低荷尔蒙的分泌,从而缩小气管的宽度。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说:“在下午3.4时吸人类固醇,能在凌晨3~4时减轻哮喘的症状。”

为防止清晨哮喘发作,有专家建议最好的方法是在整个夜间维持适当的药物水平。如给予夜间哮喘患者缓慢性释放剂型的拟交感药物舒喘灵,可使患者峰流速的清晨下降现象消失,或给某些患者应用缓慢释放剂型的氨茶碱或芬忒醇,同样也可以消除峰流速(峰流速是用一个简易的峰流速仪来测定患者的一个肺功能指标,主要反应的是患者呼出气受限制的程度)的清晨下降,改善夜间和清晨的哮喘症。

用药禁忌

我的朋友患有哮喘很多年了,听说某些药物也会引起哮喘,因此就向我咨询哪些药物会引起哮喘?

一般来说,药物引起的哮喘并不少见,临床上许多常用药物均可能引起哮喘。因此我们在服药时一定要了解自己是否有无药物过敏史。引起哮喘发作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甲灭酸、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2.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心得平等可阻断一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因此,哮喘病人要避免应用此药。

3.喷雾吸入剂:大多数喷雾吸入剂可因刺激咽喉而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色甘酸钠、痰易净、多粘菌素B、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等。

4.碘油造影剂:碘油造影剂也可引起哮喘发作,一般症状较轻微,但也可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呈啤喘持续状态或过敏性休克。

5.添加剂:许多食品、饮料以及药物制剂的添加剂都也会引起哮喘,如酒石黄、氯化苯甲烃铵、次亚硫酸氢盐等。

6.其他:磺胺类、降血糖药及青霉素等都可以引起哮喘,一些生物制品,如丙种球蛋白、乙脑疫苗、牛痘疫苗等对过敏体质的儿童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