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在每时每刻
29215100000020

第20章 孩子发烧不一定就是有病——小儿变蒸节律让父母看清楚

小儿在变蒸过程会出现发烧(虚热)、不大便,不吃东西或吃东西呕吐等情况。如何分辨是变蒸,还是疾病呢?这才是献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小孩子自出生以后,其生长阶段也不是直线形式的,而是有快有慢,此即为天与人的相应模式,就像树木之生长有缓速之别。

药王孙思邈对此早做了研究,一般是以32天和64天为一个周期。每到这个周期,幼儿就表现出发烧的症状来。药王说小儿发烧乃是滋润其血脉,调整其五脏,所以经过这样的发烧后,声音和举止形态都会有变化,也就是老人常说的,小儿发烧一次,长个儿一次,变聪明一次。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小儿变蒸。

小儿变蒸是阐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脉经·平小儿杂病证》中说:“小儿是其日数,应变蒸之时,身热而脉乱,汗不出,不欲食。”小儿变蒸学说认为,小儿从出生那天算起,每隔32天一小变,简称为“变”,每隔64天一大变,简称为“蒸”,总称“变蒸”。32天是一个准月周期,因此,小儿变蒸节律属于月节律之一。

小儿变蒸的日期是如何推算的呢?《干金要方》中这样说:其变日数,从初生至三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九十六日三变,变者丹孔出而泄也。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变且蒸,一百六十日五变,一百九十二日六变,变且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变且蒸,二百八十八九变,三百二十日十变,变且蒸。积三百二十日小蒸毕,后六十四日大蒸,蒸后六十四日复大蒸,蒸后一百二十八日复大蒸……凡十变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人。从孩子出生到变蒸完毕,一共要经过18个周期,包括了现代所说小儿的整个新生儿和婴儿时期。

小儿变蒸节律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的任何生命活动都存在其固有的时间生物节律是一致的。同时,小儿变蒸学说的这种节律性变化的观点,与现代体力(23天)、情绪(28天)和智力(33天)三个生物节律变化的认识,从思想方法看也有类似之处。

婴儿从“一岁血肉”到“大小蒸毕,乃成人”,揭示了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干金要方》中所说:凡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知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屁股)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戍,能匍匐;三百日髌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揭示了运动发育有自上而下,由近到远,从不协调到协调,先正向后反向动作的规律。

《诸病源候论》中阐述了小儿变蒸的机理:“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这就说明,小儿在变蒸时,会表现出一些症状,程度较轻的只是发烧,但热势不高,会微微出一些汗,上唇出白泡如鱼眼珠子,并微有惊恐害怕的症状,喜欢睡觉,不爱吃饭,静卧时也不感觉痛苦。一般三五日就会好了。重者,体壮热,脉乱,或汗出或无汗,不欲食,食辄呕吐;目白睛微赤,或黑睛微白,亦安卧无所苦,近者五日左右热除,远者十日之内热退。变者其症多轻,蒸者其症多重。这些症状一般多属生理范畴(尽管有少数人认为,变蒸属于病理范畴,但多数医家认为变蒸不是疾患而是小儿发育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因此,这种情况的发烧,与普通的感冒发烧不一样,属于正常的变化,正所谓“烧一烧,长一长”,做家长的不要去人为的干预,否则是对生物节律盲目的、无知的干涉,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看现在的孩子,一遇到体温升高,家长就心急如焚,马上去输液退烧,结果导致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

小儿变蒸热的维持时间,一般以5·10天为期。如果过期不衰者,切不可妄治及灸刺。平和者宜表之,实热者微利之。当超出正常范围时,当以解表或泻下利尿为治。古方用紫霜丸、黑散子、柴胡汤之属,然皆峻厉,非独脏腑不胜,且伤血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临证中不管何病何证,均应用药平和,不可妄折其少阳之气。若有寒无热,吐泻不乳多啼者,宜当归散或调气散主之,若耳热尻热者,此乃生病,非变蒸也,当分别治之。注意!小儿变蒸热与生痫发热的鉴别——耳与尻的冷热表现。一般来说,耳与尻不热就是“蒸”,反之则可能是病。

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变蒸特性,而且这种特性贯穿整个少儿期,而非此处所谓的五百七十六日毕。所以,我们切记两点:一是当小儿发热时当详辨生理变蒸与外感发热。二是小儿的任何病症治疗都以药性平和为度。但也要注意个别特殊情况。

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心肝宝贝都很重视的,孩子发热,什么情况是病,什么情况是变蒸呢?怎么来判断显得很重要了。

小儿在变蒸过程会出现发烧(虚热)、不大便、不吃东西或吃东西呕吐等情况。如何分辨是变蒸,还是疾病呢?

通常情况下,变蒸的症状比较单一,比较轻微,而且孩子的精神比较好。如果孩子多日不大便,但不发烧,不哭闹,精神也很好,只是在食欲上稍差些,你还可以观察孩子的耳朵与屁股。如果孩子的耳朵和屁股都不热,就不是病,是“蒸”。只要注意给他多喝水,太长时间不大便,适当通通便就可以啦,不必太担心。

如果孩子是发烧,而且是一阵阵的,下午和晚上比较严重,通常是大便不通所致的内热引起的。这时可让孩子多饮水,排出大便。

怎样判断孩子是内热,还是内寒呢?如果孩子的大便发硬,发黑,发红,很臭,就是内热。小儿大便发青,很稀,有不消化的东西就是内寒。

变蒸的过程不只是小儿才有,变蒸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发育过程。在人生的很多阶段都会碰到,我曾见过一位40多岁的变蒸病例,被当成肿瘤误诊误治,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比较明显的是7、8岁换牙的阶段,这是个“蒸”的过程,很多小孩换牙前会出现低烧,做家长的要注意,别当成病乱用药。14岁、16岁长身体、来月经的过程,这也是“蒸”的过程。有的朋友20多岁长智齿的过程,也是一个“蒸”的过程。

掌握了小儿变薰节律是我们献给那些年轻父母最好的礼物,相信你们在收到这个礼物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一份健康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