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在每时每刻
29215100000002

第2章 阴阳平衡,长寿何难

阴阳交替就是让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平衡的状态。所以生物钟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我们身体的内部结构虽然错综复杂,但终归可以用“阴阳”来代表。《素问·宝命全形论》这样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其意是说,人体可以用阴阳来划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使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生命物质基本条件。

中医认为,一切生命节律都受着昼夜、季节阴阳变化的主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什么是阴阳呢?最简单的理解是,那些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那些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人体也分阴阳: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则人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

生物钟的实质是阴阳交替,怎样理解阴阳交替呢?举例来说,男、女生物钟与各自的性周期有密切关系。如女性的生物钟就对阴阳的消长有明显的反映。在月经净后的阶段,雌激素逐渐增多,阴分变浓,阴主静、性沉、质重、运动速度慢,故在此阶段感到体沉肢重,人懒而发困;而月经前一阶段,雌激素水平下降,黄体酮水平增高,阳性成分偏高,阴分变淡,因为阳主动、性升、质轻、运动速度快,故在这一时期,觉得身体变轻,灵活而好动,兴奋性增高。这些现象都说明生物钟的基础是阴阳交替。

而阴阳交替就是让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平衡的状态。所以生物钟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阴阳相对平衡呢?请大家记住这四点: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这就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

我的一个患者经西医诊断是慢性支气管炎,看了中医说是阳虚所致。他说他这个病在秋冬季最容易发作,有几次都在预知的发作前期急补了一些补阳的药物,可感觉效果并不大,于是经友人介绍找到了我,希望我给看看是什么原因?经过简单询问之后,我告诉他,这是因为,秋冬季的阴气很盛,阳气不足,补的力量太微弱了。如果你在夏季吃一些补阳药物或食物,如鹿茸、附子片、金匮肾气丸、羊肉等食药,冬天就不会那么怕冷,也不那么容易发病了。建议他回去试一试。后来给我打过几回电话,说按照我的方法,支气管炎确实很少发作了。

其实都是用药,但在什么时间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维持阴阳平衡《黄帝内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说明,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时间过程具有周期性相适应的节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种节律性变化也就是人体内部的生物钟现象。

春天万物开始生长,能量逐渐释放,所以养“生”;夏天,能量释放的程度最大,对应的要养“长”,要多出汗,多运动;而到了秋天,能量开始渐渐收起,相应的我们的运动也要收敛些,而且这个时候天气转凉,需要多加衣服,也是对自己能量的收的过程;冬季,万物收藏,人们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敛阴护阳。

当然,这都是一些基本的道理,但往往养生的真理就在这看似平淡的道理之中。如果大家真的能够按照这些来做的话,和谐平衡,那么长寿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