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有一个民族被称为“巴人”,他们骁勇善战、能歌善舞,在长江流域创造了古老的文明。
然而,2000多年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有人说,是因为战争。《山海经》里说巴人不纺织、不耕作却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地小国却富。据说,当地盛产一种井盐,许多人都以此发迹。也许是因为它,让周边强国分外眼红,使巴人招来了灭顶之灾。
那么,这种滋养了巴人先祖的井盐,究竟是什么?
为了满足人体生活的需要,靠海而居的人们可以煮海得盐,近盐湖而住的人们也能晒湖取盐,而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古代,既不靠海而居,又不能近盐湖而住的内陆地区的人们,只好“凿井取卤,煎炼成盐”,来满足人体对盐的需求。这样制取出的盐,就叫“井盐”。它是通过凿井的方法开采出藏于地表之下的卤水,也就是浓度不同的含盐水溶液,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煎炼出可以食用的盐。
这种盐洁白、质纯,呈颗粒状的晶体。它主要产于我国西南的古代巴蜀地区。由于这里地质条件特殊,所以形成了一眼眼天然的富含钠盐的山泉,它给巴人祖先取卤制盐提供了自然条件。但是在古代,人们的科技知识贫乏,因而味觉敏感、喜欢舔食咸水的动物,成了“找盐能手”,于是身影缥缈而又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白羊、白兔、白鹿等,被编成传说故事,伴随着各口盐井的发现而流传开来,至今仍是当地妇孺皆知、津津乐道的故事。
关于井盐的各种传说,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但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系统地开凿盐井并炼制井盐是在战国时期。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里讲到:“……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穿广都盐井,……”从“李冰为蜀守”推算,凿穿广都盐井应在公元前255~公元前251年间。
我们有幸在四川省自贡市找到了一口至今仍沿用古法制盐的盐井。
走进制盐车间,一股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在车间的中间位置,摆着二十几只圆形的大铁锅,这些是用来熬盐的盐锅,井盐就是从这里被炼制出来的。
用来炼制井盐的卤水分为黄卤和黑卤两种。黄卤是种呈褐色的溶液,其中含有大量的钡离子,用它煮出的盐,味苦而且有毒。黑卤则是一种黑色的溶液,它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也是种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这样说来,用它们炼制出的井盐是否会是种有毒物呢?
古代劳动人民经过实践摸索,发现将黄卤和黑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出的井盐,不但色泽洁白而且口感好。从现代化学的角度看,这种对人体不利的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很容易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这样,两种卤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其中的两种有害物质就会发生反应,产生能被清除掉的沉淀。这一做法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生活中,“卤水点豆腐”是豆腐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古代,这一方法还另有妙用。在井盐的炼制过程中,有一个提纯卤水的方法,那就是反串“卤水点豆腐”的方法,用豆浆来洗卤水。由于卤水中有大量的杂质存在,影响了井盐的颜色和质量。而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众所周知,蛋白质可与一些高价离子发生反应产生能被过滤掉的沉淀;同时,蛋白质的表面还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固体残渣,所以,加入蛋白质,不但能去除卤水中的高价离子,而且还能清除固体残渣,使卤水“渣净水澄”。从另一方面来说,大豆在古代也是种常见作物,价格又比较低廉,所以“用豆浆来洗卤水”可以说是个既经济又实惠的好方法。
在古代,人们为了缩短煮盐时间,节省燃料,提高生产效率,往往还在熬制的盐卤中加入一种叫“母子渣”的渣盐。这种渣盐其实就是已结晶的成盐。
虽然这样已制取出了井盐,但这种盐仍然会带有少量杂质盐,比如MgCl2这种镁盐的存在,它很容易使井盐潮解,因此人们就用清净饱和状态下的卤水去洗涤这些成盐,由于两种盐的饱和度不同,这样就可以溶解掉其中的镁盐,而留下纯净的钠盐。
几千年过去了,今天仍沿用古法制井盐的地方已不多见了。随着机器凿井和制盐工业现代化,电动取卤、真空制卤的出现,古老的井盐生产方式已逐渐被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些曾使巴蜀地区富甲一方的古盐井,现在已人去楼空、衰草萋萋了。只有散落的锈迹斑斑的大铁锅,和断壁残垣的烧卤台,在向人们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