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佛像石刻,富含神韵的涓涓细流,给人一种自然细腻、栩栩如生的美感。有人可能以为这是某位现代大师的手笔,然而它却是产生于我国唐代时期的作品。它就是位于重庆市的大足石刻。虽然历经了千年风雨,但这里的石刻依旧完整如初。那么,它“永葆青春”的奥秘究竟在哪儿呢?
中国古代的人们非常崇信佛教。由于宗教的传播,那时期诞生了许多以佛教为题材的石刻作品。1000多年过去了,许多石刻都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些没有保留下来的石刻除了人为毁坏的因素外,自然风化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大足石刻所用的岩石是疏松多孔的砂岩,相对其他石质来说,质地较软、易于雕刻,但渗水性强、极易风化。这对石刻的保留而言,是极其不利的。那么,这大足石刻又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呢?
石刻的所在地大足县宝顶山是一个东高西低的马蹄形山湾。山湾的东、南、北三面是峭壁,佛像恰恰就雕刻在这三面石崖上;而它西面的出口却正对着一座高大的山梁。封闭的地形,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盆地”气候。“盆地”中,高耸的毛竹和参天的古木遮天蔽日,阻挡了直射的阳光。这样一来,风和阳光也就难以损毁佛像的容颜了。古代的工匠们在地形的选择上真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不但为石刻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且还让山体和植被撑起了一把“遮阳伞”。
既然风和光都不会构成威胁,那么石刻的保存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俗话说“水滴石穿”,水对石刻的侵蚀也是不可忽视的。大足县位于我国的西南,这一地区常年潮湿多雨。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足石刻却能够历经风雨、千年不毁,其排水问题的解决,足可堪称“精妙”。
在宝顶山,每幅石刻都是依山而建。在石刻的上方,都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屋檐结构,而且在它的前端还有许多的凹槽,它们可以像瓦楞一样疏导雨水。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会顺着这些凹槽直接流到地面,而不会侵蚀到佛像的身体。
雨水侵蚀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巴渝地区有山就有水,山间岩缝中的暗流同样会侵蚀佛像。在宝顶山,处处能闻水声,见水流,可仔细观察,这些水流并非随意流淌,而是经过了雕刻大师们匠心独具的设计。水流与石刻完美融合,又巧妙地被引入设计好的水道之中。
有一幅石刻,当地人称为“九龙浴太子图”。相传释迦牟尼太子出生时,曾飞来九条龙,为他洗浴。而在这正中的龙口处就有一条涓涓的细流终年不断地流淌着,静静地讲述着这个古老的佛教传说。其实,这幅石刻所在的岩面原本是一大缺口,山上的水流汇集后,从这个缺口流出。若不想办法将水流排走,不但会破坏附近的石刻造像,也影响了整体美观。
所以,工匠师们就用条石把那个缺口给堵住了,然后造了九条龙。中间的一条龙嘴特别大,而那龙嘴里边就是一条暗沟,这个暗沟和上面的水池相连接。
暗沟上方的水池是山上流水的汇集处。当池里的水汇集过多时,就会通过这条暗沟流到龙口,然后形成“九龙浴太子图”的画面。
而在龙口的下方,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相传是“太子”的浴盆。在这水池底部又有排水暗沟与山下相通。这样,山上的流水经龙口流到水池之后,再由池底的暗沟排到山外。然而从外观来看,水流、水池和排水暗沟与石刻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只要仔细观察,像这样构思巧妙、工艺精湛的排水系统在大足石刻中随处可见。
还有一组是牧牛道场,在这里是以牛喻人,以牧牛者比喻修行者。在它外在的形式上看,就好像是老百姓正在放牛的一个场景。实际上,宝顶山石刻总是处处都在根据地形来雕刻佛像,而且它的地质构造里面有很多的构造裂隙,这种构造裂隙就要渗水,所以就形成了很多的水系。工匠师们当年在开凿这些佛像的时候,肯定也发现了有渗水的地方,所以就要想办法把这些水给排走。但是,单纯地把水排走,如果光修排水沟,形式上肯定就没有美感。因此,古代匠师们总是把艺术的造像和排水的系统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有一幅造像,刻画的是一头牛正仰着头悠闲地饮着山泉。而实际上,这山泉恰恰是这幅石刻的排水道。
解决排水问题,原本简单地凿一条水沟便可。可是,古代的雕刻工匠们却匠心独运,将石刻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寒来暑往,大足石刻屹立千年,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光彩和神韵。对于石刻“长寿”秘密的探究,也只能流于表面的判断。这些历经千年依旧容光焕发的石刻,是不是还有它更绝妙的养生之道呢?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