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弗雷德17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身边,严肃地望着他,却半晌没说话。平时爱大声讲话、爽朗坦率的父亲,忽然变得少言寡语,使儿子感到很蹊跷,心想父亲一定同他谈非常重要的事情,急切地等待着父亲开口讲话。
父亲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他同单个儿子谈话时的习惯动作,说道:
“孩子,你终于活过来了,并且长大成人了……”
阿尔弗雷德注意听着,这样的开场白使他感到有点紧张。
“你从幼年时起就一直体弱多病,说真的,我曾担心过你能否长大成人。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了。你长高了,也长结实了,身体似乎没什么让人担心的了。在学业方面嘛,你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叫人高兴的是,你已经掌握了几国的语言,所以我打算——”
父亲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那是因为人在进行极其重要的谈话时,习惯性地发出的声音。
阿尔弗雷德眼睛睁得大大的,等待着从父亲口中吐出被咳嗽声打断的关键性词语。
“当然喽,这是同你商量。其实,我也有些犹豫。不过,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最后由你自己决定……”
“爸爸,您让我干什么?”他急不可待地问道。
“我打算让你去周游世界,出国考察。”
“真的?”阿尔弗雷德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的。这种活泼天真的表情,只有在与他相依为命的慈母面前才经常出现。平时,他在父亲面前总像个“小大人”似的,显得有些严肃和拘谨。他不仅怕父亲,而且也似乎感觉到在他们父子之间有一种格格不入性格上的障碍。不过,今天的谈话,他却觉得父亲既严肃又亲切。父亲总归是父亲,不管父子性格上合不合得来,做父亲的总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
“嗯。”父亲点头答道。
“爸爸,我愿意去。我早就想出去闯一闯,检查一下我的专业功底和外语能力。”
“你此行的任务是,去学习各国的新科学和技术。在专业方面我不担心,你的基础是很扎实的。我担心的仍然是你的身体,到国外去考察非常艰苦,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外语,而且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
“爸爸,您放心吧。身体方面没啥问题,我会注意的。”阿尔弗雷德接着问道,“我先到哪个国家去呢?”
“先到美国去吧,我的好朋友约翰·艾里克森在那里,他会在各方面热情地帮助你的。”
约翰·艾里克森是蒸汽机的制造专家,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他建造的“莫尼塔号”新型机动船,为北军战胜南军在装备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伊曼纽尔让自己的儿子去周游世界,接触当代一流技术专家,一方面表明了他有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雄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自己的儿子能因材施教、定向培养的远见卓识。
伊曼纽尔在教导后代方面的成功,是基于对他们的潜在才能的透彻把握。他早就看出了儿子们各有所长,不能按一个固定模式来培养。
大儿子罗伯特动手能力强,在机械技术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才能,父亲打算把他留在工厂内;二儿子路德维格善交际,有经商方面的天赋,父亲想让他跑外,招揽生意,搞商品营销;三儿子阿尔弗雷德对科学和文学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父亲想通过周游世界的方式,让他接触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家,把他引向通往科学大门之路。
阿尔弗雷德历时两年之久的世界周游,首先是从德国开始的(并没直接去美国),尔后,去丹麦,接着又乘船到了意大利。
由于父亲给了他充足的旅费,一路上生活很愉快。后来,他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法国首都巴黎。
那时的巴黎是世界文明的一个橱窗,各种剧场、音乐厅和美术馆琳琅满目,世界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也荟萃在这里。
可惜酷爱文学、艺术的阿尔弗雷德因另有重任在身,无暇光顾游乐场和艺术圈。他整天去访问大学研究所,参观各种实验室,参加学术报告会,同科学家、教授和大学生座谈。阿尔弗雷德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想尽快、尽量地多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人在紧张工作和学习中可以忘掉一切。但是,当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结束后,感情便同理智争夺空闲时间了。
当他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旅馆的客房,孤零零地独处的时候,便开始想家了。他望着远处在暮霭中盘旋的乌鸦,他想象着此刻家中的场景:妈妈正在厨房里做晚饭,小弟弟围前围后地给妈妈捣乱。两个哥哥在干什么呢?也许正在交际场中应酬,也许正陪着女友逛公园。爸爸在干什么呢?也许正在工厂里忙碌,也许正与投机商谈判……
在孤独寂寞的时刻,文学是他最好的伙伴。每到晚上,他喜欢躺在床上阅读小说和诗歌。他特别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他不仅爱诗,而且还以雪莱的风格写诗,梦想有朝一日也能成为雪莱那样的大诗人。
在孤独寂寞的时刻,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欲望在骚动:他渴望同异性交往,他向往着爱情。就在这时,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少女,然而那令他销魂的初恋,以那女孩突然夭折而告终。
当阿尔弗雷德心灵受到沉重的创伤,痛苦得难以自拔的时候,他接到了母亲的一封来信。
信的开头是一个慈母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关怀和祝愿,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性的柔情和慈母的钟爱。
接着母亲介绍了家庭近况,以及表达了对游子的期望。
信中说,爸爸和哥哥们都在工厂里劳动,妈妈和小弟弟总是把他当作谈论的话题,全家都期望他带着丰硕的成果从海外归来……
母亲的信使他猛醒:他肩负重任,不能在男女恋情中沉沦。
他连忙打点行装,含悲忍痛地离开了巴黎。他先到英国参观了世界博览会,然后动身去美国。
阿尔弗雷德乘坐的客轮横渡大西洋,驶进了纽约港。这是北美一座新兴的大都市,城市建筑风格充分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规划意志。那是一种单纯讲究经济效益的功利思想,不考虑城市建筑布局的和谐,也不考虑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只取决于所在地的地价。在地价高昂的黄金地段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纽约港岸和曼哈顿大街就是这样的黄金地段,扁盒子式的高层建筑堆挤在一起,大小不等,高矮不齐。从海上望去,就像杂乱竖起的墓碑似的。这与欧洲中世纪营建的大都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后者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那是一种权威派规划思想的产物。凡是与权势者相关的建筑物一般都是富丽堂皇,雄伟壮观,而不考虑这样做对一般市民的生产和生活是否有利。
对饱览了斯德哥尔摩王宫的威严、巴黎凯旋门的雄伟和伦敦伯明翰宫的壮观的阿尔弗雷德来说,乍看纽约城的高大建筑群,越发撩起他身在异国他乡、形只影单的孤寂之感。
正在阿尔弗雷德对异域的景观感到惊奇的时候,一位衣冠楚楚的学者笑容可掬地走到他的面前,并热情地向他伸过手来:
“先生,你就是我有幸接待的贵客,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吧?”
“是我,您是——”其实,他已经知道来者是谁了。
“艾里克森,”他紧紧地握着小客人的手,说道,“你父亲的同学和好友约翰·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先生,您好,感谢您专程来接我!”
艾里克森对这位沉静而有礼貌的孩子顿时产生了好感,一面叫过仆人接下客人的行李,一面热情地说:“欢迎,欢迎啊!听说你父亲在圣彼得堡闯出了一番事业,我真高兴啊。你的情况,你父亲在信中都提到了。好哇,这么小的年纪,就敢闯荡天下,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呀!你暂时留在我的实验室里吧,要是想研究汽船嘛,我会竭诚相助的。”
阿尔弗雷德十分喜欢和敬重这位和蔼可亲、友好坦诚的前辈。每天到他的实验室去,更是一件令他兴奋和激动的事。艾里克森的实验室仿佛是科学珍品的储藏室,五光十色的实验品、各式各样的精密仪器,使他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天他都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当他恋恋不舍地离开实验室时,盼望着明天快点到来,想到明天又会学到一些宝贵的新知识时,心头又是一阵激动和喜悦。
在美国,他的生活情调与在巴黎完全不同,他彻底告别了失去恋人的哀痛和单身独处的孤寂,他每天都很忙碌、很充实。白天他去实验室,在他的笔记本中、在他的头脑里,记录着、积累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实验知识;夜晚他躺在床上,像过电影似的回顾当天在实验室里的学习经历,想着想着他好像又飘然地进入了实验室。在紧张学习的日子中,他白天的经历常常潜入梦境里。
在艾里克森实验室学习的那个时期,不仅使阿尔弗雷德的头脑充实了许多新知识,而且对他选择人生道路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学习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认为自己离科学的大门并不遥远。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想当科学家,用自己的发明为人类造福。
当他下定这样的决心之后,便想尽快返回圣彼得堡,立即投入到科学实践中去。
分别的日子来临了。艾里克森怀着慈爱和惜别的心情,说了一句既是评价又是期望的话:
“阿尔弗雷德,你既聪明好学,又能埋头苦干。你父亲素有‘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诺贝尔’之称,你不愧为他的儿子。以你的超凡的天资,只要勤奋努力,一定会成为优秀的科学家的。努力吧,孩子,我盼望着你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