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脾的部位与形态,中国古代医学早有描述。《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医学入门·脏腑》曰:“扁似马蹄;”《医贯》曰:“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是指胰而言。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来看,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以上说明,脾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在体内的转化关系密切,脾在物质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