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29163200000013

第13章 防治

中医不仅在临床医学方面建立了以整体观念、恒动观念与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临床诊疗体系,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由其独特的理论。众所周知,任何疾病都应以预防为要,治疗为次。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肺为娇脏,主气朝百脉。《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诸气者,皆属于肺,”《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有云:“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皮毛是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邪气侵入机体,肺首当其冲,由此可见肺对人体的重要性。

01 预防

预防肺部疾病必须注重多方面因素:饮食节制,加强锻炼,生活规律,顺应自然。

(1)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气的运行,增加气的防御功能,预防疾病。

(2)保持良好的情绪。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情绪不畅时,可导致肝气失调、肝气上逆犯肺及肺部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做人要心胸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内心的澄净。

(3)日常起居要寒暖适宜,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加减衣服。房间应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患者尽可能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等,更应戒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一般忌辛辣饮酒,或生冷肥甘。

02 治疗

肺病包括肺气亏虚、肺阴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5种证型。但基本都以肺气虚为主要病变因素,如肺气亏虚、气滞导致肺失宣降之职而又引发痰饮停肺等病变。

肺气虚证的基本方药是保元汤加五味子,由黄芪、人参、炙甘草、肉桂、生姜、五味子组成,主要作用是补益肺气。日常饮食应多吃山药、黄芪等。

还有根据五脏生克关系对肺进行间接补泻法。如虚证有补土生金,即通过补脾(母)以益肺(子);有金水相生,即通过滋肾(子)以益肺(母)等治法以实现对肺脏的补益。如实证有泻肝的治法,即是通过生克关系治疗木火刑金(肝火犯肺)的病证治法。肺之实证也可通过脏腑表里关系进行治疗,如泻大肠,使肺热或痰浊从大肠下泄以治肺实证。

总结

肺主气,主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的生命。而且,肺朝百脉,参与血液循环,将水谷营养输布于全身。中医学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五脏六腑和经络之气的盛衰,均与肺有着重大关系。肺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表现为咳嗽、气喘、乏力、语音低弱、少气懒言等症状。

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畅,若肺气上逆,则会发生气喘、咳嗽等症状。人体水液的运行和排泄,只要有脾脏的运化转输,还有赖肺气的肃降顺畅,才能水道通调、下输膀胱。如果功能失调,就会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水湿停滞,出现小便不利或发生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