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29163200000015

第15章 脾的生理、病理特点

脾,位于人体中焦、横膈之下的腹腔内。脾的阴阳属性被称为“阴中之至阴”,在五行中属土。脾与六腑中的胃相表里。脾在志为思、藏意,在体合肉,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其华在唇,与自然界的长夏相通应。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

一 生理、病理特点

01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能消化食物,使食物变成精微物质,以及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渐转化为人体的气血及津液。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主运化水谷

脾主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等作用。

人体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为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水谷精微方能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虚损,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可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病变,甚则面黄肌瘦、倦怠乏力。

脾主运化水液

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以及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二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人体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02 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

脾之所以能够统摄血液,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转输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也较健全,血液不会逸出于脉外而致出血;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气的固摄功能减退,则可导致出血,临床可见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

03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是指脾气具有把轻清的精微物质上输于头目、心、肺及维持人体脏器位置恒定的生理功能。

脾主升清的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如果脾不升清,则清窍失于水谷精微的滋养,可见面色无华、头目眩晕;清阳不升,水谷并走大肠,则可见腹胀、泄泻等症状。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如果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就会导致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症状。

二 脾的系统联系

脾在腑合胃,是指脾与胃相表里。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点:一是受纳、腐熟水谷;二是主通降。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将其形成食糜的作用。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只有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胃主通降,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如果胃失和降,则会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呕逆等症状。

02 在体合肉,其华在唇

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能反应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

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保持肌肉丰满、健壮有力。若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则肌肉失养,可致肌肉瘦削无力,甚至痿软不用。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充盈有关。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不但能反映全身的气血状况,而且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映。若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则可见口唇色淡无华,甚则萎黄不泽。

03 开窍于口

脾开窍于口,是指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口为消化道的最上端,其生理功能是摄纳水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食,并参与言语活动。只有脾气强健,饮食、口味才能正常。若脾失健运,则不仅食欲不振,还口味异常,如口淡无味、口腻、口甜等。

04 在志为思

脾之精气为思虑的物质基础,思虑是经脾气气化表现于外的精神意识的思维活动,故称脾在志为思。

思属于情感范畴,与其他情绪如喜、怒、忧、恐等并提。正常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则可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与气结。因此,思虑过度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而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状。

05 在液为涎

涎为脾之阴精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故称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是口腔中分泌的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帮助消化的生理功能。涎的分泌是靠脾来维持和调节的,即脾对涎有固摄作用。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法。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可导致涎液分泌的急剧增加,从而出现口涎自出等现象。

06 与长夏相通应

五脏应四时,脾主运化,与“长夏”生化之气相通应。

长夏,即农历六月。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而长夏之气以湿为主,为土气所化,与人体脾土之气相通,故脾气应于长夏。但长夏之湿虽主生化,但湿之太过,反困其脾,导致运化失常。故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亦因此而起。

三 脾在五脏关系中的特性

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气健运、水谷精微,才能得以正常消化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