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习突破
29133800000033

第33章 巧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具有快捷、流畅、变通和独创等特征,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学习指明方向。

发散思维是人们对已知信息过程的拓展思考,是应用科学的基础思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和赫兹,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中验证了近代电磁波理论。人们从对这一非常成熟的电磁波特性认识出发,将其运用到人类的信息传递之中,从而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时代的步话机、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等各种设备。

□关于发散思维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目标为中心,让思维不依常规、不拘一格地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法。它又叫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等,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科学家们创造、发明主要是依靠发散思维进行的。

发散思维是将已有的信息作为基点,然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资料,通过分析、综合、推导、想像、比较等,从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进行思考,重新加工组合头脑中存储的信息,从而想出多种思路,加工出新的信息。

发散思维的目标是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体现出立体型特点。

二、发散思维的特征

发散思维具有快捷、流畅、变通和独创等特征,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学习指明方向,为探索提供多种途径,帮助同学们快速、灵敏地克服心理定势的影响,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用前所未有的新视野、新角度,去学习那些有价值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从而使学习者形成新的知识系统。

同学们在小学时就学过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加深对发散思维的理解。

一只乌鸦想喝水。它看到一只瓶子里装有水,但水不满,瓶口又小,自己的脑袋伸不进去。怎么办呢?乌鸦想呀想,突然,看到瓶子旁边堆放着许多小石子,于是它把这些石子一粒一粒地叼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等快到瓶口时,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

乌鸦为了解决喝水的问题,将石子叼入瓶子,似乎与喝水无关,但这样却使水位升高了,因而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喝水这个问题,这正是发散思维的妙处。

在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新思维最明显的标志。”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因为我不到最佳感觉,而不能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发散思维可以让你从其他领域,或者从似乎与学习对象关系不大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产生新的设想,得到意外的收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尽量提出多种设想或答案,以增加选择对象;善于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诸多因素中的某种因素,以产生新思路。

□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像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性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开阔思路,丰富想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一、培养发散性思维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想像力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善于思维,主动学习。为了培养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需要做到: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增强求知欲和好寄心。

◎让学习内容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比如和同学一起将课文编成小短剧、歌曲等。

二、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因此可使同学们产生许多联想,来全面考虑问题,并形成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如在听讲课为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讨论时说出独特而新颖的见解,在阅读时能对材料进行对比和联想,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方法确很多,这里仅举几例进行说明:

(1)大脑激荡法

大脑激荡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迅速联想,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建议。如就某一个问题“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办法”或“列出你所想到的全部事实”等。

(2)讨论

讨论是同学们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和同学或老师在一起讨论问题时,每一方为了讲清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并批驳对方的基本思路和观点,需要调动各自的智慧和积极性,使自己的思维状态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同时,由于每个同学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相同,通过讨论也可以互相启迪,达到思维的互补性。

途径提示:

如果能运用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诀窍。

只要能够大胆想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你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