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弄清楚三国的历史真相,很难。因为我们已经找不到当时的原始档案,也不能起古人于地下,亲口问一问”。“《三国志》中的有关记载,竟是‘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
——《品三国》第5页
易中天先生说得好,我们现在当然找不到当时的原始历史档案了。若干年前,我曾读到一篇小文,说是湖北某地发现了一张刘备向当地百姓的借粮欠条,还有诸葛亮作担保。如此之事真要令人笑掉大牙。但还是有人信了,作为天外来客,白纸黑字地公布出来。可是毕竟随着科学发展,人类认识历史,对它日渐缜密的考证不仅让今人作伪行不通,也能将历史上多个斯芬克斯之谜解读。
我以为,说找不到三国原始档案是实在,但似也不能一言以蔽之。近年长沙废井发现了大量东吴木简,就是货真价实的文书档案。此外我还认为,《三国志》也是保存有转载的档案文献,当也可视为是原始档案。它在《三国志》多传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若干传还可以说就是由档案堆积的。
随便翻翻:
《魏书·曹植传(陈王传)》是《三国志》里很长的一篇传记,全传5025个字;而引用曹植黄初四年(223年)疏有810字,太和二年(228年)疏(231年)861字,又1190字,共4072字,可见比重是相当大的。
《魏书·高堂隆传》有3884字,几乎是章疏堆积,其中最长的如景初元年(237年)为惜民力,所上疏有1379字,病重时遗疏617字,共2995字,加上其余几个章疏,几近4000字。
《蜀书》更甚。盖陈寿撰《魏书》、《吴书》,多有他人所撰同类志书可参照、摘录,唯《蜀书》要自己躬行。好在他生长、从仕于蜀,又是大儒、史学家谯周的学生,而谯周又是秦宓的门生,一脉相承。但毕竟缺乏前人同类著作,所以也广录文献、档案。这些文献、档案,我疑即得自秦宓、谯周。他是大量采撷的,如《蜀书·许靖传》,全传仅1571字,而许靖与曹操的信却占有870字;《谯周传》全传3417字,包括谏后主出游疏553字,劝投降疏346字和《仇国论》470字,《邹正传》载所作《释讥》1357字,而其余行事仅次387字,《杨戏传》载所作《季汉辅臣赞》有2400余字。
这些都是原始档案吧。泱泱一部“二十四史”,尤其是私撰的《前四史》的编撰,都离不开文献档案,哪里能说“找不到当时的原始档案”呢?至于《三国志》里所引用的档案有删有改,那又是另一个题目了。难道能说现今公布的档案是一字不漏吗?
善于修史,重视修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是世界其它民族所罕有的。当然它的真实性、可靠性有时空的局限。但总不能据此便说“找不到当时的原始档案”吧!
〔延伸阅读〕
董卓焚书
古中国图书多有浩劫,据《隋书·牛泓传》,自周秦至隋有五大劫,其中之一即是董卓之乱。按,见于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好读书,兴办太学,倡导著作之风,在洛阳兰台积聚图书数以万千卷计,且多写于竹片、木简和缣帛上(中期虽有蔡伦发明了纸,但还未大力推广和应用)。它在董卓彻底毁坏洛阳时,被将士用以制作帷囊,贮藏掠夺来的金银宝器,或用以生火做饭和取暖,致使书卷多毁灭和散失。其中劫余残剩的极小部分,被汉廷官吏,装上70余辆车,运到长安保藏;不料后来仍因李傕、郭汜等在长安城里武斗,也几都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