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的十月,曹操正式做了兖州牧,力量更强大了;而汉献帝也在次年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的七月,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洛阳,迎奉天子的条件更为成熟。曹操便派他的堂弟、扬武将军曹洪去洛阳,却遭到卫将军董承和袁术的拦截。”
——《品三国》第64页
《品三国》该段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是“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此处曹洪并未冠有“扬武将军”官号。查阅同书《曹洪传》,曹洪在此间,“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即在建安元年(196年)正月,“西迎”时是“中郎将”而非“将军”。当时“中郎将”比“将军”职位低。本来如《品三国》所述,不过是官号,即使出自笔误或凭记忆想当然,于全段无关紧要;但我却以为如从学术角度严谨审视,很易产生误会,似乎曹操在迁都许昌前已另树一帜,自封有“将军”了。
按,当时曹操虽已拜兖州牧这样的封疆大吏,但却末授军中官号(过去有“行奋武将军”是袁绍授与的,不算数)。直至建安元年(196年)二月,即在派曹洪西迎天子(时献帝刘协还在安邑,即今山西夏县西北避难)一个月后,“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武帝纪》)要是如易先生所称,那是曹操在己未任将军前,曹洪竟已跳在主子前先任“扬武将军”了的。
可见若说曹洪在曹操为“建德将军”前已取得将军称号,不可能,即使他是曹操家族的主要成员,但在家族队伍里,其亲疏、地位仍低于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此三人在曹洪出任所谓“扬武将军”时,都未有“将军”称号:
夏侯惇授折冲校尉,建安三年(198年)始加建武将军;
夏侯渊在官渡战初,行督军校尉;
曹仁在迁都许后,以仪郎督骑。
其余后来成为大将、名将的,如建安元年(196年)已在曹操麾下的乐进、于禁等都仅是校尉呢,是非将军的校尉级干部。至于曹洪后来授的“厉锋将军”,乃是建安五年(200年)后几年了。他似乎一辈子没有封过“扬武将军”,尽管“扬武将军”是后世划为四五品的杂号将军。
曹洪被派西迎汉帝,《武帝纪》所记未有〔官衔,严肃的史家是不作添足术的。我手中有本柳春藩编著的《三国史话》(北京出版社1981年3月版第31页),乃是普及读物,作者亦持史家严谨态度,遑论其他。
〔延伸阅读〕
各种名号的将军
两汉时期将军为高级武官名称,三国时期亦沿袭之。所不同的是,盖因此时军事居头等大事,身任要职和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虽系文职人员,虽非统兵或出征者,也授以将军称号,以示隆显。
按,两汉时将军分为两类:一为常设,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四将军。常设将军于掌兵外,还参与政事,有府署,还有属官。二为临时任命,是为某特殊任务派遣出征而设置,通常是在将军名号前加以具体称呼,如伏波将军、楼船将军,待任务完成后即撤销此职。他们通称杂号将军,官阶也低于各级常设将军。
三国时期,常设将军名号编制大为扩充,杂号将军也成为常设将军名号,且亦不与出征、守备任务挂钩,但阶位仍在常设将军之下,通常定格为第四、五品;常设将军除原有外,还增加有以东、西、南、北四方命名的“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将军,虽同品级,但以次为序,通常以“征东将军”为最高(但三国各有不同,曹魏以征东、征南为最,蜀汉、东吴以征北为最),且因人制宜。资深或特许以尊贵者,加以“大”字,如征东大将军曹休、镇北大将军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