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三国(上)》补正
29133400000016

第16章 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儿吗?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李傕的部将杨奉和董太后的侄子董承等人开始护送天子还京(洛阳)。”

——《品三国》第60页

《品三国》将董承定为董太后的侄子,是有所据的。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称:“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此处易中天先生采取“董太后之侄”说法,本无可置疑。

但细读《后汉书·董卓传》,确有董承其人,河东白波军的头目。当董卓派女婿牛辅前来围剿时,他就率部投降了。牛辅因他主动投降,大加赞赏,也很优待,予以保留原有人员建制。两年后,董卓被杀,牛辅败死,董承即追随李傕等进犯长安,李傕主政时升为安集将军。如果此事确实,董承出身还是黄巾军余部呢,难得他后来在护皇帝逃难时,就近能请得到白波军出兵呢,他与董太后并没有直属血缘关系。黎东方先生也说:“董承并非如裴松之所说,为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儿。他可能是董卓的三族之外的同姓晚辈,曾经做过董卓女婿牛辅下面的军官。不过,董卓死后,在李傕、郭汜胡闹的几年,他确是忠心维护了献帝。”(《细读三国》第72页)

当年裴松之何以说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儿,可能推理彼此籍贯都为河间人士之故;河间董氏,两汉时为旺族,就此界定他们为姑侄关系了的。此处也不排斥是,董承脱离李傕后,见于李傕等凉州籍将军名声太臭,故将己打造为河间人,而非凉州地区人,也是很有可能的,以至得以能将女儿送于刘协(汉献帝)为贵人。

吕思勉《三国史话》有称:“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前辈史学大师多不以董承为然,可见一斑。

易中天先生就董承受衣带诏和他与刘备等人“立券书名”,作了很有意义、颇有分析力度的推理和解说,大有益处。于兹见仁见智,为后人开发思路:

(一)出自刘协(汉献帝)密诏。

(二)出自董承等矫诏(伪造),董承等人为己之既得之权力缩水,并不甘心。

(三)出自曹操编造,莫须有,为铲除朝廷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