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风是年少的故乡
29128400000015

第15章 青春走过

十四岁那年,我走进了初中,一如走进我的青春,何时开始,青春离我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遥远,近得伸手就可以紧紧地握住,远得即使在你的眼前,你也触摸不到。

繁杂的记忆是从哪儿开始的,我意识到脑海上在慢慢地积累着琐碎的事物。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我都会感到开心或是忧伤。它们积少成多,犹如窗外朴实的泥土上的风沙,久久地为我的记忆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

谁也不知道,尘埃的出现会带来些什么改变。而我,只想着远远地抛开它,却怎么也抛不掉。

烦恼,压力。它们无情地吞噬我幼小的心灵,试图让我抛弃原有的童真,我没有办法,最后只有与童年挥手告别。

是谁告诉了我,这一切的一切并非有谁在有意破坏,而是命中注定的一个过度,好好的想想,那叫什么?

远处吹来的一阵风,它说:那叫青春。

青春,是什么?手里的笔尖在白色的纸张上丈量着。

我不懂得什么叫青春,它是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词。原以为我会一直天真地活下去,一直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快乐的时候,父母为我用相机照下每一刻的美好;伤心的时候,父母又为我擦拭流下的泪水,然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不哭不哭。”

但时间终究要过去,十四岁后,我第一次在课本上接触到“青春”二字,这个陌生又必须了解的名词。我知道,所谓的童年真的一如云烟般消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又会与这个“青春”告别。

让我好好地想想生活中具体的青春。它是一个我们摔倒时,要懂得自己站立的动作;是一个我们兴奋时,会懂得为自己喝彩的声响;是一个我们挫败时,得自己面对和解决的行为……也许,这时候就这么随便来定义青春未免过早了,事实上,从十四岁到现在,我仍然处于正直青春。

那个时候我被烦恼、压力之类的东西压抑太久了,以至于我常在想着,会不会有哪天,我挣脱了琐碎生活这个庞大的铁笼,站在人烟稀少的天堂里好好地呼吸四周清新的空气呢?但我所说的天堂不是先人去过的天堂,而是放下手里的烦恼与压力时,到哪里哪里的风景都是天堂。

先前,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机会,因为我已经被固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太久了,以至于我不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坐在桌子上,对着的总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那时候,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或者说是疑问更贴切。为何某人会这样,为何某物会那样。我不知道,按道理说谁也无法知道,但唯一可以说的,那就叫青春啊。

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念头,我把童年和青春都看作是一个狭隘的季节。

当然,很多人都说过青春有着或多或少的烦恼与压力,但更多的是在这个花季所绽放的花朵的馨香,轻轻地闻一闻,沁人心脾。但青春依旧被我局限在狭隘的概念里,或许是因为我把它想象得太过于残酷,它会一如冬天的寒冷。也因此,我所看到的是布满阴霾的季节,酷热、寒冷,纵横交错。

我的一位好朋友,看我木讷的样子便跑过来问我原因,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谁知他对我笑了笑,笑我的无知。然后,他告诉我,青春是你愿意漫长它就漫长、愿意短暂它就会短暂的过程,没有人能够定义得了。

他的解释让我陷入沉思当中……

青春就像一条漫长的路,我们在这路上走一步,遇到了从未见过的事物,再走一步又会如何呢?这不是我激励过很多人的话吗?原来,我是一个能医人却不能自医的“医生”,普普通通的“病痛”,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都变成了“疑难杂症”。

我试想着,既然青春难以捉摸,难以定义,为何不心怀一份“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呢?事实上,青春走过,我们没有办法阻挡,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如果我们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埋怨它什么,那么我们只会落入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中,那岂不是自讨苦吃?

这也是我说过很多次的话了:高考后,我卸下“应试教育”的铠甲,一如卸下多年的桎梏。

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青春可以如此轻松地面对。对于青春走过的痕迹,我可以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凉风,比如微光,比如涟漪……但那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真实地站在青春的肩上,我为我狂。

现在,我依旧会感到烦恼、压力,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盛开的花儿的馨香。一句熟悉的广告语是怎么说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对着青春,我可以什么也不用想,因为我就是青春。

也终于,我明白了青春本来就不该只属于烦恼与压力,让人处于无谓空想而不能自拔。它也不只属于低幼的童话。青春需要的不是一个活在大人脚下的影子,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渐渐成长……

青春走过,带着我们走过,你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