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尊巨佛,顶天立地于崖壁。远远望去,气势恢宏,端庄威严;待走近细看,每尊佛像又面容圆润,慈眉善目,似笑非笑之间,透露出佛陀的高深和睿智,安静和超拔。
中间为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译为“遍一切处、光明普照”,是佛教真理之身。他的智慧之光能遍照一切,使三千大世界永放光明,启发众生之善根,被封为佛教密宗的主尊。在这龛造像中,毗卢遮那佛螺髻褊衣,右手平伸,左手横于前胸,有“拈花微笑”之意。其头顶的“金刚顶仪”,宛若两道闪电,劈开苍青色的山石,直通天宇,法力无边。
毗卢遮那佛的左边是普贤菩萨,头戴天冠,手捧金刚台,威仪庄严。普贤是梵语三曼多跋陀罗的意译,又称普贤大士,是释迦牟尼的右勒侍,专司理德的菩萨。但在宝顶山的这龛“华严三圣”造像中,普贤和文殊的位置恰恰被调换了。据说,这是在暗示理性与智慧的高度融合。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普贤是大行的象征。分别与文殊代表的大智,观音代表的大悲,地藏代表的大愿,组成佛教最受崇拜的四大菩萨。在普贤的行愿中,最重要的有“十愿”,通称“十大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横顺众生、普皆回向。根据《华严经》记载,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善财童子最终就是在普贤菩萨的大行接引下,获得开导,实现“大自在”的。
在毗卢遮那佛右边,便是文殊菩萨。其手托七重宝塔,天冠上卷草花饰,与左边的普贤形成对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妙首”。作为释迦牟尼的左勒侍,是专司智慧的菩萨。由于他在诸菩萨中,辅佐主尊最为得力,又智慧超凡,故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位居菩萨之首。在民间,很多渴望“升学圆梦”的学生,常有叩拜文殊菩萨的传统。这一信仰崇拜,正是祈愿文殊菩萨能赐其智慧,实现“学海泛舟”之意。
这三尊大佛,雕刻细腻,工艺精湛。为避免视觉误差,工匠在雕凿佛像时,故意将佛像头部加大,下身加长,且身躯前倾二十五度。这让世人无论从哪个角度仰望佛像,皆能感受到“三圣”俯察众生的慈悲,而生敬畏之心。
从透视学的角度看,“三圣”像皆身披袈裟,袈裟似有动感,仿佛微风吹来,如水洗一般抖动,衣袂飘飘,亦真亦幻,褶皱处绵软轻薄,有蝉翼舞动之美。然而,就是这袈裟,却巧妙地运用了力学的原理,使“三圣”像伫立石壁千年而不坠。在“三圣”像中,文殊菩萨的手臂悬空支出约2米,手中所托宝塔愈千斤,全靠那件袈裟的衣襟作为支撑点,才使其不致于掉落。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紧邻大足区的铜梁县,是烈士邱少云的故乡。他的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为其塑了一尊雕像。雕像上,邱少云手中平端着一挺机枪,以显其威武不屈,冲锋陷阵的牺牲精神。然雕像塑成后,烈士手中的机枪却几次滑落,始终无法固定。后来,据说设计者在参观大足石刻时,见到这尊文殊菩萨像,深受启发。回去后,重新为邱少云烈士的雕像披了件雨衣,才使其手中的机枪握紧抓牢。
现代人真是应该多向古人学习的。
但佛国里似乎跟人世间也相差无几。你看那毗卢遮那佛,都已经修道至密教主尊的地位了,却也需要借助文殊和普贤的左右“护卫”以显其威。这似乎也说明,一个人任凭有天大的本事,如果缺了别人的帮衬,也不可能事半功倍,顺风顺水。就像唐僧要想取得真经,少不了几个高徒相助;包文正想要秉公执法,除暴安良,也少不了展昭,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鼎力辅佐。
这也是为何生活中,很多梦想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之人,首先要做的即是想尽各种办法礼贤下士,招纳英才的原因。遗憾的是,有不少这样的“梦想家”,身边虽藏龙卧虎、贤达护身,却仍然难以成功。究其根本,在于这些“梦想家”,虽然招到了“文殊”和“普贤”,自己却并不是“毗卢遮那佛”。
倘若自身不是真“佛陀”,邀再多的“菩萨”来助阵,也是白搭。弄不好,反而成了狐假虎威的乌合之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