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29115600000038

第38章 疏通引导 化瘀解惑(1)

有的学者说,领导是借他人之力把事情办好的艺术。从领导的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把事情办好”是领导活动的目标,而如何“把事情办好”则是领导者施展“借他人之力”的艺术。我们若问:如何“借他人之力”呢?重要的是领导者对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给以尊重、关怀、爱护,要精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循循善诱,疏通引导,不能采取简单生硬、强迫命令、堵塞压服办法。一、思想教育工作要“顺天应人”

古人云:“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意思是,天下的事物,都具有其规律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必然有其固有的规律。“顺天应人”中的“天”,指自然,做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顺于自然(不是人为的)规律,合于人之常情。

(一)注重实效

有成效的领导者在向下级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能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犯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更不是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和被群众所厌恶的“假、大、空”。如何收到实效呢?综合各家论说,列出以下十一点:

1.察之以实要确实弄清实际情况,以便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做思想教育工作。

2.动之以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领导者要有爱人之心,要有真诚之意,不要冷漠没有热情。只有感动了被教育者,思想教育的效果就自然会好。

3.启之以思 应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受教育者,不能硬要牵着人家的鼻子走。要启人之明智,给人以巧慧。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受教育者以思考的余地。

4.晓之以理 列宁曾经说:“我们应当尽量使……每个有觉悟的人,对一切问题都有明确的认识。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广泛地和有计划地进行宣传和鼓动。”领导者要善于讲道理,善于讲真理,通过充分说理,以理服人。

5.激之以义 “人是万物之灵,而理想是人生之灵。”没有理想,无异于没有灵魂。有效的领导者能注重对下级人员的理想、事业心的教育,使他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发奋工作。

6.约之以规 即充分运用各种规范,如法律、政策、条例、制度、守则、公约和通过建立各种正常的工作秩序,把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7.示之以知通过政治、文化、科学、业务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他们改造主观世界和社会主义的觉悟。

8.喻之以标 要向职工明确具体可行的奋斗目标,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先进者更先进,后进者赶先进者。

9.明之以害 运用反面典型,组织职工查根源、找危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微杜渐、以警效尤。

10.帮之以需 有效的领导者能体贴职工,能尽一切努力,解决职工在劳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从而发挥他们在劳动中的积极性。

11.导之以行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为人表帅,率先垂范,以模范行动引导职工群众艰苦奋斗,辛勤劳动。

(二)疏而导之

疏导的本意是指开通堵塞的渠道,使水畅通。传说远古洪水滔天,天上有个哀念受害人民的大神鲧,用偷窃天帝的宝物——一种能生长不息的土壤——下凡在龙门一带来堙洪水。然而洪水横流直泻,愈加泛滥。天帝恼怒,令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后,其尸三岁不腐,腹生禹。大禹则研究水势,因势利导,平定了九州的水患。这种一个采取堵塞、一个采取疏导而结果截然相反的做法,成为历史的经验教训。于是后人因之而提倡“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其意是“治水”的人,要引水使它畅通无阻,“管人”的人,要开导群民使他们畅所欲言。

思想教育工作坚持疏导的方针,是指疏通思想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就是创造条件让大家畅所欲言,把各种意见和心里话都讲出来。实践告诉我们,有时真理并不一定在多数人或领导者手中。因此,精明的领导者能欢迎、支持来自群众中的意见和批评,即使是错误的意见,也不要压制。这样才能真正集中群众的智慧,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改进工作的目的。所谓引导,就是在广开言路的基础上,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方向上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观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疏”与“导”是相辅相成的,疏通是为了正确的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两者不能割裂开来,而是辩证的统一。

思想教育工作怎样疏导呢?

上海市纺织系统总结了如下十条:(1)启发觉悟,不就事论事;(2)细水长流,不搞立竿见影;(3)以诚相待,不以教育者自居;(4)和风细雨,不搞我压你服;(5)因人而异,不搞千篇一律;(6)表扬为主,不动辄处罚;(7)防微杜渐,不使问题堆积成患;(8)形式多样,不搞空洞说教;(9)关心疾苦,不能对职工的困难漠然置之;(10)言传身教,不能言行不一。

华琪同志借助“治水”的疏导之法,提出以下三点:

1.分而导之。治水泄洪,多在主河道两侧,采取各种分洪措施,即将洪水分散成小股下泄。人的思想问题的形成,往往是各种矛盾的结合体,轻重缓急熔一炉,主观客观汇一体。在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各种矛盾面前,领导者不能茫然无绪,经过分析之后,既牵“牛鼻子”,又会“弹钢琴”,红花绿叶紧相扶,内因外因分而治,化急为缓.变重为轻,最终求得分而导之的目的。

2.浚而导之。大河奔流,泥沙俱下,年久淤积,酿成水患。疏浚挖掘,清理河道,可使大水下泄畅通。做思想工作,也是一种“清淤”工作。清淤之日,便是疏通之时。思想上的“淤积”,有来自各种剥削阶级思想的渗入和侵袭,也有千百年来各种旧风俗、旧习惯的影响和阻力。人们常说一个人思想落后,大抵都是长期积累的“慢性病”。“抗菌”和“耐药”陛颇强,常常久治不愈,久感不化,这就更需清其淤积,治其根本,才能思想渠水畅通,源头清澈如许,赢得“金石”为开,浪子回头。

3.因势导之。治水必须依据地形之高低,水势之曲直,流量之大小,“顺水性所宜”,“纵水流之势”,采取有效工程措施,使之安澜归槽。做人的思想工作,也要讲究因势利导。领导者要善于挖掘和发挥被领导者自身的积极因素,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克服消极因素。历史上有许多人物,青少年时某种缺点相当严重,老师和父母,能从其短处中发现“亮点”,因势利导,使之发扬光大而成大器。

(三)原则与戒忌

原则,就是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思想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2)民主平等的原则;(3)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4)提高思想认识与关心、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5)思想教育与各项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原则;(6)思想教育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原则;(7)耐心说服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8)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9)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符庆隆同志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戒”,摘要如下:一戒隔靴搔痒。思想政治工作要克服盲目性,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戒两相脱节。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业务不能脱节,与职工的实际工作、生活,实际愿望、需求不能脱节。政治工作要紧紧为本单位的实际任务服务。三戒闭目塞听。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公开性、透明度、必须克服决定问题少数人说了算的做法和工作上的神秘化;否则就为个别领导者以权谋私开了“后门”。四戒漠然置之。领导者应把精力放在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上,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为他们排难解忧,在工作上给他们热情激励,使他们振奋起来。五戒单向灌输。要摒除那种居高临下,耳提面命,我命你从,我打你通的封建家长式领导作风。应提倡双向交流,双向疏导,民主对话,这才能提高思想工作的效果。六戒迁就迎合。领导者对各种错误行为不能一味迁就而任其自流,必须严肃党纪、政纪、法纪,应当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教育,同受教育者一起分清荣耻善恶,引导犯错者迅速纠正。七戒拔苗助长。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图省事,不能违背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不要求全责备,要循循善诱。要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捕捉瞬间的“闪光点”,引导人们提高认识,发自内心地不断进取。八戒己邪正人。“己不正焉能正人?理不公安能服人?”领导者要做出表率,榜样是无声的命令,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九戒封官许愿。在遇到调资、晋级、评定职称、奖励、分房、提拔等问题时,领导者不能轻易许愿,如果兑现不了,就可能由许愿时的高兴转化为抱怨。十戒“放马后炮”。领导者要有预见性.注意把人们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二、态度及态度的引导

对于一件事,如果人们态度分歧,就难于形成统一意志和一致的行动。有效的领导者能及时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迅速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扭转那些偏离组织要求的错误态度。

(一)态度及其特征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一个人的态度不同,会影响到他看到、听到、想到、做到什么事时,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

态度包括三种因素:一是认知,指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了解和判断,表现为个体在思想方面的倾向;二是情感,指个体对客观对象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个体在情感方面的倾向;三是意向,指个体对客观对象的预备反应,表现为个体在行为方面的倾向。例如,一个下级对上级的态度可包括这三个因素:他是一个正直的领导,严于律己;我很尊敬他,喜欢他;我愿意和他接近,向他反映情况,只要是他下达的任务,我总是乐于接受。这种态度就分别包括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因素。

态度有以下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它是在后天生活、工作中,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步形成的。(2)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孕育过程,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而持久,并在行为反应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3)态度的潜在性。态度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它深藏于内心,但一个人的态度可从他的言论、表情、行为,间接地进行分析与推测。(4)态度的核心是价值。态度来源于价值,事物对人的价值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等认为事物的价值有六种:经济的价值、理论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权力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宗教的价值。同样一件事,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态度。(5)态度的具体性,通常是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或某个观点。

一般来说,态度有下列几类:其一,按态度的复杂程度分成单一态度与多重态度。前者如“某甲是好学生,我很喜欢他。”后者如“他的聪明伶俐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可是那个傲慢劲,真让人看不惯。说起他的自私,那就更是让人气愤。”其二,按态度被意识的程度分成自觉的态度和不自觉的态度。前者如对人的喜爱或厌恶;后者如对烟的喜好。其三,按态度促进活动力量的大小,分成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其中,按态度同社会行为规范的态度,分成正确的态度和不正确的态度。前者符合社会规范,后者则不符合社会规范。

偏见是不正确的态度。其特征:一是它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二是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如企业领导者一谈到个别表现不好的小青工形象时,容易类别化,误将所有的青工都看成有问题的、有毛病的。三是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如企业的领导者喜欢某一班组,可能对属于该组中的成员不加分析地全面肯定。四是先入为主地判断。有了偏见的人即使面对相反的客观事实也听不进去。

(二)研究态度对领导的意义

一个人的态度不仅决定着他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方向和强度、而且支配、调节着他的外部行为、动作。一个人观察什么、注意什么、记忆什么、思考什么,是与他的态度密切相关的。

1.态度与学习效率。人们对学习抱有积极、好感的态度,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记忆效果好。而与个体愿望、信念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往往产生厌恶情绪,记忆效率低,有时甚至被歪曲。

2.态度与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工作态度好的职工比工作态度差的职工工作效率高。

3.态度与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对人或社会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态度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体适应环境的习惯性反应,很可能使人抱有一种固定的看法,用老眼光对人对事,形成心理反应的惰性,影响社会性判断准确性。例如,一些人认为英雄人物完美无缺,山东人直爽而肯吃苦,上海人机动灵活,等等,这种看法会影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4.态度与忍耐力。人们在遭到同样的挫折时,所表现的反映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敢于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有的人却一蹶不振,精神崩溃。这种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即挫折的容忍力,与个体对引起挫折的事物的态度密切相关。

5.态度与群众关系。一般来说,对人持刻薄态度的人,群体相容程度低,关系紧张,容易引起无原则的纠葛。而对人宽容态度的人,群体相容程度高,与人相处亲切、融洽。

(三)态度改变的含义及过程

态度改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态度的方向,如对人或事物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不肯定。二是态度的力量、强度,如对人或事物感觉强度、感情强度。三是态度的中心趋势,这与个人的理想、品德、需要、经验及生理、心理息息相关。态度的中心趋势是自我行为的指南针。四是态度的明显度,它与前三个方面有密切联系。态度的中心趋势明确、强度大,态度就明朗;否则。态度就含糊。

态度改变是有规律的,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阶段:

1.服从(顺从):这是在表面上转变自己观点和态度的阶段。由于外界环境和舆论的作用,在行动上不得不服从,但认识、感情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个人只是在外显行为上与别人保持一致,内心仍持怀疑、抵制甚至反对态度,这是一种缺乏自觉性的被迫、被动服从,是受强化原则制约的。如某人有随地吐痰习惯,为避免他人责备,在公共场所就较注意,而一旦脱离有关情境,就依然故我。

2.同化(认同):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某一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但这种态度还缺乏稳定的结构。如某人已自觉认识到随地吐痰有碍公共卫生,也很注意,但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3.内化: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经过内化(或同化),个人把他人的思想、观点、信念变为自己的思想、观点、信念.使态度中的认知、感情、意向三个因素达到了新平衡与统一,完全形成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