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29111300000015

第15章 中西医疗法与调理(6)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疖、痈等软组织感染,故保持皮肤清洁非常重要。勤洗头、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床铺清洁平展。一旦发生疖、痈等,要及时处理。平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包括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要勤打扫室内外,及时清除垃圾和杂物,不使蚊、蝇有孳生场所。保持个人卫生,要勤换洗衣服、洗晒被褥、洗头、洗澡、修剪指甲,食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读书和点钞票时不要用手指蘸唾液的习惯,不使用不清洁食具,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这样可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保护牙齿,每日刷牙2~3次,刷牙要顺牙缝竖刷,每次刷牙时间最好不少于3分钟,选用的牙膏以含氟牙膏为最好,有预防牙齿龋坏的作用。阅读书籍半小时后即应休息片刻、走动走动、眺望远方,这对保护视力有利。

6.防止意外

人类死亡的原因,意外伤亡占第四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因此,要根据一切可能产生的情况和自身条件考虑,做事前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不要风风火火。关键是自己要了解自己、把握自己。

晨起防晕厥。夜间睡眠时,气血运行缓慢,起床后则通达全身。糖尿病病人多数有气血不足,若醒来后陡然下床,气血下行,未曾通脑,脑失所奉,神明失聪,可发生突然晕厥。因此,醒来时应先起坐于床上,稍作活动,然后缓慢下床。大便忌久蹲:糖尿病病人多数津液不足,大便干燥。大便时,应用心排便,勿看书读报,或思路纷纭,延长大便时间。久蹲不起,经脉阻滞,气血不和,便毕起立时,也会下肢麻木,加快下肢并发症的发生,或血不上供,出现头目眩晕。

老人防跌倒。老人患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如高血压、冠心病、足部病变、眼部病变等。因此,常见步履不便,反应较慢,易于跌倒。老人骨质松脆,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且愈合迟缓。因此,跌跤为老人安全之大敌。防止跌倒,除了日常多加小心之外,“持杖”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手杖长短,以肘臂下垂时刚好触及地面为恰当。持杖在手,站可倚身,行可助脚,雨天防滑,能大大增加安全性。

7.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机体容易感染,公共场所少去,天气变化时要注意防范,注意口腔卫生,按时清洁口腔。一旦发生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并向医生说明自己有糖尿病病史。

1.面宜多擦

擦面又称浴面,常以晨起时为主。浴面可以舒展面部皱纹,焕发光彩,振作精神,这对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自我安慰法。方法是双手搓热,放于鼻部两侧,中指置于鼻翼外,手掌贴面。以中指带动其他四指,沿鼻侧由下向上,擦至额部两侧,再分开沿两面颊部向下。这样可反复操作20次。

2.发宜多梳

梳发能够疏散肝火,明目清脑。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眼部疾病者特别适宜。方法是清晨以手轻柔梳理头发,由前至后。一般反复操作50遍左右。

3.目宜常运

又称运睛,具有保健眼目的作用。可于早晚及较长时间用眼后施行。方法是缓慢转动眼球,自左开始,然后向上、向右、向下、还原,14次后,调转方向,从右方开始,向上、向左、向下、还原再作14次。闭目片刻再睁开。

4.耳宜常弹

经常弹耳有健脑聪耳作用。方法是两手掌贴左右耳门,以食指和中指叩击后脑枕部,略略作响,每击七八次后手掌离开耳门一次,重复三四遍。

5.齿宜常叩

唐代诗人自居易有“叩齿三十六”的诗句,可见当时已经盛行。叩齿能健齿固牙。方法是上下牙相对叩击作声,先叩臼齿,再叩门齿,各18次。可于早晚施行。

6.舌宜舔腭

舔腭可生口中津液,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口舌干燥。舔舌又有宁心安神作用。方法是以舌尖舔上腭,自左向右、自右向左运动,各30次。并将口中唾液,汩汩有声咽下,以意念送至丹田。

7.腹宜常摩

叉称摩脐腹、摩生门,能顺气消积,疏通肠道。方法是搓热两手,相叠,直接或隔单衣,掌心按于脐部,逆时针方向转摩,先小圈,后中圈、大圈,各12次。

8.足心宜常擦

足心为涌泉穴,常擦有固肾强腰、交通心。肾、引火归元之效。晚间洗足后,以手掌心缓缓擦涌泉,先右手擦左足,后左手擦右足,以热为度,每足50次左右。

9.肢节常动摇

肢节动摇能活动关节,舒筋通络。方法是用两手握对侧双肩。先左后右向前转,左右各转24次。接着平稳坐好,提起左脚,脚尖向上缓缓伸展,快到伸直时蹬脚跟,做完5次,换右脚再做5次。

三、让烟酒走开

对普通人有一定程度害处的酒和烟,当然对糖尿病患者更是有害的。

1.饮酒的利与弊

饮一定量的酒精饮料,对糖尿病的控制不会出现不良影响。但是有一些患者饮酒精饮料,却不把实际情况告诉医生。事实上,患者如果想饮用酒精饮料,应该和医生商量后,按医生要求饮用。内服降血糖药的患者饮酒有时会出现严重头晕现象。有的患者在饮酒精饮料后,有时会出现低血糖症。有的患者由于很想饮酒,便将酒的热量计算出来,然后减少食物摄人量,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饮酒前减少食物的摄取,会造成低血糖症发病率的增加。大量饮酒会造成糖尿病的控制紊乱,即使没有特殊的肝脏疾患的病人,大量饮酒也会出现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

酒精主要在肝脏内分解,理论上,1克酒精可产生29.3千焦热量。但是饮后并不是全部热量都能有效地被利用,约70%被人体利用。经常饮酒会使人放松注意力,使不少人的体重增加。因此,对饮酒者首先要注意观察体重的变化。控制不良的患者是否可以饮酒,需征询医生的意见。

2.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

吸烟最主要的害处是:

①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大约等于不吸烟者的数十倍;

②长期吸烟者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支气管炎,还可引起肺气肿;

③吸烟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患过心肌梗死的人如果继续吸烟,容易再发生心肌梗死;

④吸烟会促使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增加了发生中风的机会。吸烟对心血管疾病有害,而糖尿病患者因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因此,应该禁止患者过度吸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香烟中的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少量的烟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量的烟碱则可抑制或麻痹中枢神经,对糖尿病病人极为不利。吸烟可因末梢血管的收缩而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临床观察发现,I型糖尿病患者吸烟比不吸烟者要多注射15%~20%胰岛素才有效,因此,糖尿病病人尤其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更应尽早戒烟。

四、外出期间的起居养生

糖尿病患者也可外出旅游、探亲或出差。外出旅游是调剂精神的最好办法。通过游览山水风景和人文景观,往往会使人感到置身于世外桃源,忘却了烦恼,对糖尿病引起的不良情绪也确能起到调整作用,但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别忘了按时服药打针

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时应随身携带足够注射的胰岛素、注射用具、酒精棉、尿糖试纸,每天应按时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是非常稳定的激素,在室温25℃以下,不会影响它的性能,即使温度稍高也不至于影响太大。旅途中没有冰箱冷藏也没有关系,可放在随身携带的皮包或行李箱内。遇有爬山或长距离行走等体力活动多的时候,要适当加餐或者将活动前注射的这次胰岛素荆量略减。

2.控制好膳食,避免暴饮暴食

膳食的热量基本上与在家时相同,仅在体力活动多时略增。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之类的食品,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在旅游时必须把握饮食定时定量的原则。最好在平常预定进食时间的30分钟前,就找好用餐场所。长途汽车中途都有休息,让乘客方便或进食,火车上也有餐车或卖食品的,随身电应携带些干粮。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备错过吃饭时间时随时补充。吃饭时间不得已需要延迟时,以每延误1小时摄食20克食物为原则。如苹果半个、香蕉半条、两块维生素方糖或6片全麦饼干等。还应随身准备1~2粒巧克力或糖果,以便在有轻微低血糖症出现时,可派上救急的用场。

3.携带病历卡

凡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可随身携带一张卡片,注明诊断情况、单位地址、家庭地址,一旦发生酮症昏迷,便于治疗抢救,便于联系。

4.注意劳逸结合

外出时比较劳累,要注意忙中偷闲,适当休息,保证睡眠。

5.准备好舒适的鞋袜

旅游时走路的时间比平常多得多。由于糖尿病病人除脑血管、心血管容易发生硬化外,脚部血管也比常人容易发生硬化。为了确保途中不出问题,绝对不要穿一二天前刚买的新鞋上路,即使要穿新鞋子,也应该在旅行前至少两个星期即开始试穿,以便有充分调适的时间。同时长途坐车或搭机,在无法平躺情况下,脚部容易发生水肿而增加磨破皮肤的机会。因为糖尿病病人若磨破皮肤,极其容易发生感染,并且难以痊愈,这样不但影响旅游,而且足部感染后引起发热等,使病情恶化,严重者危及生命。另外,袜子也需要留意,最好是买没有松紧带的袜子,以免阻碍下肢的血流。在旅途中,如有机会就把鞋袜脱掉,光着脚抬高摆放,使足部血流保持畅通。

沐浴疗法

糖尿病患者易患皮肤瘙痒症,易生疖、痈等软组织感染,故保持皮肤清洁非常重要,保持皮肤清洁的最佳方法是勤洗澡。

一、日常沐浴

在浴盆里放少量痱子水或花露水,使浴后皮肤清爽滑润,避免疖肿的发生。洗澡时要注意浴室宜温暖,浴后忌风吹,饥饱不入浴,不频繁使用肥皂。尤其是老年人,频繁使用肥皂(特别是碱性肥皂),会洗去皮肤表面那层菲薄的脂肪层,失去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变得干燥,容易脱屑。加上老年人皮脂腺萎缩,分泌缓慢,皮肤自身的保护能力显著降低,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另外,洗澡水的温度不能过高,洗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足够了。还有,糖尿病患者要少用化妆品,以免化妆品堵塞毛孔诱发疖肿。

二、矿泉浴

矿泉水是具有医疗价值的地下水,由于它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或含有某种气体,或具有较高的温度,或者兼而有之。矿泉水对人体的多种疾病能起到一定的保健治疗作用。我国业已查明的矿泉水3000余处。矿泉水的机械浮力和静水压力,可对人体起到按摩、收敛、消肿、止痛的作用,它的温度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而它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疗效。

温泉之所以有治病保健的疗效,是因为泉水对人体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方面的作用。非特异性是指温泉水温、水压等对人体的物理作用,比如,温热(一般在25℃以上)的泉水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水的机械浮力与静水压力作用,则可起到按摩、收敛、消肿、止痛之效能。温泉的特异性作用则是指泉水的无机盐的化学作用,大多数温泉水中都含有锗、硅、铂、锰、锌、碘、硒以及碳酸盐、硫酸盐、硫、铅、铁、氟、硼等无机盐,对防病治病均有一定效果。

碳酸氢钠泉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比较适宜。放射能泉的水中含镭10毫克/升以上,氡在30×102居里以上时称为放射能泉。放射能泉一般都有刺激作用,特别对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易起控制作用。当人体浴用这种含适量氡的温泉水时,氡的电离辐射作用能够调节和改善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功能,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人的睡眠,减轻疼痛,并使血压下降,对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血糖和尿糖,具有良好的医疗作用。

矿泉浴疗有全身浸浴、半身浴、坐浴、足浴等。糖尿病病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而任意选用。一般以15~30天为一疗程,隔1日治疗1次。1个疗程后如需继续进行,应停1~2周再进行。浴疗期间一般会感到精神愉快,身体舒适,睡眠较佳等。有个别病人可在浴疗之初感到精神抑郁,出现头痛或眩晕、心悸、疲倦、失眠等症状,这是不良的浴疗反应,一般是暂时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经数日或停浴2~3日可自行消失。如果这种反应发生在浴疗1周后,而且显得严重,则应停浴,必要时请医生作对症处理,观察一段时间,再考虑是否继续浴疗。

三、药浴

药浴疗法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选用天然草药加工制成浴液,熏蒸洗浴人体外表,以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书中就收载有洗浴、熏浴等药浴方剂。药浴时可以进行全身浴、半身浴或局部浸浴。近年来,药浴的研究应用也在不断加深,药浴器械、方法、剂型等方面的开发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药浴治病的机理

药浴疗法与内服药物的给药方式、途径均不同,其作用机理也有其独到之处。药浴疗法的作用机理包括了刺激作用和药效作用两个方面:

(1)刺激作用:是指洗浴时浴水对体表和穴位的温热刺激或冷刺激、化学刺激和机械物理刺激等。水的温度的刺激、静水压力等物理作用,以及水中(水蒸汽中)含有微量的无机盐的化学刺激作用,可以通过经络、腧穴将刺激信息传人内脏或至病所,发挥调节或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此外,药浴时水的热力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开放的皮脂腺、汗腺等渗透吸收,一些挥发性的药物分子还可以经上呼吸道进入人体。现代研究表明,药浴对体表某一部位的刺激可以通过反馈作用将刺激信息传人体内的相应部位,从而产生生理效应。一般说来,药浴疗法对人体无害,只要辨证施治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它是一种皮肤给药的方法,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可以用来弥补内服药物的不足,可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尤其适用于外科病。

(2)药效作用:人们在药浴后。浴液中的药物可以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或全身的血药浓度提高,从而产生治疗作用。药浴可以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而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再发挥其药理作用。药浴方是根据不同的病症来选择相应的药物配伍,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