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平衡点
29031000000030

第30章 在宽容别人与求得别人原谅之间找平衡点(2)

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的路上将获得更多益处。对生活的热情具有感染力,因此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你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别人身上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自己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如何表示你的歉意

心理失衡的人

陈容答应为左为顺路买一张火车票,可是陈容却忘记了这件事。左为向他要火车票,他尴尬地说:“哎呀,我忘记了。明天你自己去买吧。”左为埋怨陈做事太不讲信用了。陈说:“这跟用信无关,是自己忘记了。你不原谅我就算了。”陈反而觉得自己好委屈,没有完成左为交办的事,竟让对方如此计较。不久,陈容反思这件事,又觉得的确是自己不对,可又不好意思向左为道歉,越不好意思道歉越害怕见到左为,以致两个人之间出现了冷战局面。

回归的站台

生活中,不犯过错的人是没有的。然而有了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过失后不去表示自己的歉意,不做一些补救。其实,犯了过失以后真诚地表示歉意,并尽力做一些弥补,过失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人们会记住你的真诚而忘掉你的过失。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怎么回事,有你这样的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空姐手里揣着水杯,心里感到很委屈,无论她怎样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这位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到达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簿拿来,很显然,他要投诉这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变了,想说些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簿,开始在上面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这才打开留言簿。她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留言簿后,却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在信中,空姐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12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百分百减压

有一种人,当做出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时,会找出一些借口,尽可能去回避,但内心并不会因回避就能得到平静。

不如去真诚面对,请求对方原谅。虽然求人原谅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可以用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得到对方的宽容。你要是躲避你得罪的人,不仅烦恼不会消失,往往还会受到理性的自责。

一个人如果不敢向他人表示道歉,后面可能有一个消极、悲观的设想,比如会想,“如果他会拒绝我怎么办?”“他不会原谅我的。”等等设想阻碍了自己去向被自己伤害的人道歉。如果你想到不怕拒绝,可能会使你更有勇气。“拒绝是别人的不对,而道歉我已做到了。”这样把精神包袱丢给人家。想到拒绝也会有好的结果的时候,就会敢于接受拒绝了。

不原谅朋友还会原谅谁

心理失衡的人

左为安排的行程,就因为陈容没有为他买火车票而耽误了,他很生气,他说:“陈容是个不值得交往的人,朋友交办的事,竟然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和这样没有信用的人相处,只会吃亏,不会有好处。”他为这件事耿耿于怀,不想再见到他。后来,他回忆起陈容过去的为人,觉得他并不是个不讲信用的人。或许那天他事情太多,真的把买火车票的事忘记了。这时,他想去找陈容说已经原谅他,可是他又想,陈容一点都没有向我表示歉意的意思,我为什么先要原谅他?

回归的站台

原谅与容忍是一对孪生姐妹,经常原谅别人的人有容忍他人的能力;学会容忍的人容易原谅他人。原谅是真爱,他比爱情、友情本身要付出更多更多的时间与感情,它是痛苦的,也是美丽的。放弃不等于失去,原谅不等于忘怀,只是我们真的原谅一个人时,也给自己在别处开了一扇窗,原谅有时也是一种解脱,让自己把一切看清楚,让自己的心放个假。

你对朋友越宽容,得到的回报就越多。朋友小李的日记被他的一个朋友无意中看了,小李知道后,流着眼泪,烧光了所有的日记。从此她再也不写日记了。她本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在这次“日记事件”后,却变得孤僻少言,不爱与人交往了,这种状况直到上工作后才有所改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李的日记被偷看事件属于生活中的“重大的消极事件”。朋友是小李最信任的人,所以,她将日记放在自己的枕头边,并没有想到要藏起来。当她发现自己最信任的人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朋友的形象突然在小他心中坍塌了,伴随着坍塌的还有小李心中原有的价值体系。既然朋友都不可信,那么还有谁可以信任呢?于是,她采用了最消极的方式来对抗,那就是再也不写日记,也不相信任何人。随着消极认知模式的形成,她逐渐出现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和自我封闭。

在生活中,被自己信任的人“出卖”的事件为数不少,如:你向密友倾诉的秘密被他告诉了别人;你很意外地发现一个工作机会,告诉你的同学你要去应聘,等你去面试时却发现同学已经捷足先登等等。这类事件发生在你身上,你自然是无辜的,也是受害者。因此,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他人过度的伤害。

小李应该原谅朋友,宽容可以加强朋友的关系。另外从此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要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朋友之间彼此分享隐私应该有个限度,知道了别人的隐私同时也有了替人保密的义务和替人解忧的责任。所以你在和朋友谈及自己的私事时要考虑到他能否承担这些额外的压力。

如果事情发生了,则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尽量归因于偶然事件,不要以偏概全,得出人人都不可信的偏激结论。在事情发生之后,要用积极的态度与行动去应对。比如,日记当然可以照写,朋友照样相处。

最后,与人相处不要把对方理想化和绝对化,世间很少有绝对的善和恶。要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你对人越宽容,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百分百减压

如果你的朋友、同事无意中伤害了你,你在恼怒之前,不妨认为他也是无辜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反击、报复以及无休止的争论什么才是对错要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某种行为中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你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不对。生活中许多人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遇他人无意伤害便认为是对自己不怀好意,于是去打击、迫害与否定对方,几句话不投入,就剑拔弩张反唇相讥。事实上,很多反目成仇的原因,恰恰是一方或双方过于敏感,不能摆正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不能接受别人正确意见,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如何防备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失衡的人

自述者:系主任姓史,每次见到他,就恨从心中起,恶从胆边生,恨不得立即上去抽他几个嘴巴子。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有一天我敲响老史同志的门时,我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这是共振。开门的是一个和我不相上下,年龄相当的美女。看到她,我才知道什么叫惊艳。瞬间发楞之后,她问我找谁?我支吾地问,史主任在家吗?她看了一眼我手中提的东西,然后以一种不只所以然的眼光瞟了我一眼,冲屋里喊,爸,找你的。说完就走了,门也不关,也不请我进屋。站在大大的客厅,看着装潢和摆设,我有一种羡慕,有一种嫉恨,还有一种幻想,如果我把老史的女儿聚过来,将来这就是自己的家……

回归的站台

每个人都会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这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会活动的基础。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语言功能,展示自我。相反,心理状态不健康者,在与他人交往中会不时出现心理不平衡,阻碍关系的发展,这样的人也难以适应社会。因此,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病态心理。

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

那么怎么样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人际交往呢?例举如下:

心理上有自卑感: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魅力和独特个性。

常常产生怯懦: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抛弃。无端猜疑他人: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抱有成见和排他心理:对自己不满的人抱有成见,因此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利用他人和作戏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百分百减压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防止不健康心理的产生:

1.培养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

2.使自己的活动、生活内容多样化。

3.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人生遭遇挫折在所难免,应以积极的方式应对。

4.换一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生活中不乏真善美,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对生活很冷漠的青年应善于从亲人的安慰、朋友的关怀、师生的情意中去寻求温暖、抚慰,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使冷却的心重燃青春火焰。

5.及时运用心理平衡法,自觉摆脱不健康心理。当出现情感冷漠、意志淡漠、观念成见的苗头时,应及时对自己施加一些积极的暗示:如“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这样下去很危险,会毁了自己”“做人应该大度”等。同时,有意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自己胜任且又有乐趣的活动,特别是欢乐、美好的集体活动中,对于恢复自己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大有益处。

怎样理解别人的批评

心理失衡的人

面试官问小曹:“你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曹回答:“上司喜欢批评人,有一次,公司来了一个客户,谈了一会儿,他离开后忘记把皮包拿走,我连忙拿上包去追赶他。回来后,上司却批评我处理方式不对,应该先打手机给对方,征询对方的意见,‘是送包下楼,还是你亲自上来拿?’我很生气,因为我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那个客户非常感激我跑下楼把包送给他,他对我表示感谢。我在这样的上司身边干,感到压抑,委屈,所以出来了。”面试官笑了笑,他认为不会理解与接受批评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的,工作上也很难出色,所以没有录取小曹。

回归的站台

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要你与人接触,就难免被人批评,受人指责。你越是有成绩越受到别人的妒忌和非议。别人心理失去了平衡,但你不能失去心理平衡。你觉得别人对你的批评不对,你得宽容人家,进行有效的解释;别人批评是正确的,你就要请求对方原谅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