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平衡点
29031000000028

第28章 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平衡点(3)

为什么让那些过失、羞耻和错误继续缠绕着你呢?难道它不是已经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你的皱纹,压垮了你的肩膀吗?难道它不是已经带走了你的欢笑,带走了你生活中的乐趣,并使你的步伐失去了弹性吗?难道它不是已经让你伤心,使你的头发日渐稀少和日益花白,使你变得过于严肃而早衰吗?为什么样还继续让它带走你体内更多东西呢?为什么不把它从你的生活中赶走,把它从你的记忆的石板上抹去,并且彻底忘记呢?为什么让你过去来破坏你的未来呢?随它去吧!

不要再紧紧抓住你不断地反思和彻夜不眠,也不能减少过去事情对你造成的损失,而只会使你丧失精神和能量。如果你把这些精力和能量用在那些值得做的事情上的话,它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现在的工作,以弥补过去的不足和创造更好的未来。但如果你在担心、焦虑和不眠的夜晚中浪费了这些精力和能量,那么你不仅什么都得不到,你还会处在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状态之中。

在事业生涯的最初时期,你就应该懂得,你的生活本身要比金钱和衣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对你来说,由于你的担忧而缩短了一天的时间,或者没能有效地利用一天的时间,这绝对是无益的。你不应该为过去的遗憾,而牺牲掉现在和未来的更多舒适和宁静。

当一个人静下心来做事的时候,他就不需要去为任何人的任何事情担心。因为这没有任何好处,却只会通过破坏思维能力、心灵的安宁和精神上的和谐,而对人造成无限的伤害,而思维能力、心灵的安宁和精神上的和谐对工作的效能和生活的快乐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任何破坏大脑平静的事情,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通过看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我们可以猜测他过去的遗憾和悲伤,并且可以想象出他非常后悔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惟一应该做的就是忘记它们,埋葬它们,并且不要再让它们进入你的意识之中。你应该做的是聚集今天的每一点时间、每一点能量,以让你的未来更成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弥补你过去的失败和罪过。

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你失去的东西,而是那些仍然留学生下来的东西,是生命的储备和积累。一方面,失败和挫折有可能给你带来沮丧、失望和一种完全无助的感觉,甚至使你处在一种极其糟糕的处境中。但是,另一方面,失败和挫折也有可能让你采取一种更伟大的行动,并做出坚定的努力,让你感觉到在自己下落的过程中有一种强有力的反弹,使你带着比以前更坚定的决心重新站立起来,去争取成功。如果是这样,失败和挫折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件严重的或可怕的事情。事实上,它可能只是一种戴着可怕面具的福音。许多人直到遇到一场灾难,并且从中逃脱出来,才会意识到在他体内蕴藏着的强大力量。

就像吉卜林说的:“如果你看到自己为之付出一生的事情遭到了破坏,那么就请弯下身子,从头再把它们建造起来吧!”在一个人的体内,有一种任何失败和挫折都无法将其击垮的东西,一种能够克服任何失败和挫折所造成的磨难的东西。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已经在自己伟大的生命中打开了新的资源宝库,你就能利用一种新的从未被利用过的力量。当人们前无路后有追兵的时候,当人们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这种力量就会在人的身上表现出来。如果他们此时此刻仍然带着一种永不屈服的坚强决心,拒绝承认失败并屹立不倒的话,他们的经历中就会留学生下一些值得自豪的东西。他们不会为过去感到羞愧,他们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利用从过去的失误中得到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新的天地。

百分百减压

生活中的问题、抱怨、烦恼、困扰、痛苦等等,就能搅乱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心理失去平衡,破坏我们的欢乐和头脑的平静,这是多么不明智哟!

有一条箴言是这样说的:“没有关系的。”那么,请记住这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就随它去吧!为什么我们要对那我们无法阻止和改变的事情大惊小怪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主动地面对这些打击,而是把自己搞得非常焦虑和紧张,以至于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双重的伤害呢?

不要对什么都抓住不放

心理失衡的人

倾诉:其实我知道老这样下去一定会吃不消的,想晋升让我身心疲惫。我每天上班其实动机就只有一个,等待老板喊我与他谈谈。我总是想让他知道我最近的工作进展状态。这样的功利是不是健康的?我在怀疑。不能得到领导赏识,对我来说工作将毫无益处。可我满腔热情等来的却是失望,眼看一个个同事晋升了,而我还在原地踏步,这种感觉让我难受不已。唉,我怎样才能实现晋升,得到我需要的利益?我一直很想摆脱这种心境,可不行,冥冥之中还是那么在意这的一切,从工作以来,我脑子里装的95%的想法是提高自己的地位。我都奇怪自己的感觉了,害怕自己的执着了。我为什么一直抓着得不到的东西不放呢?我已经陷进去了,不知要在这旋涡中挣扎多久。

回归的站台

在我们周边常听到抱怨生活不公平、不如意的声音,他们总是跨不过那扇快乐之门,被抑郁、忧伤困扰。其实这只能让烦恼更进一步消耗人们的意志和自信,损害自己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对改善自己的境遇毫无帮助。

在时间的流程中,我们常常审视自己的脚印。当所有的形体、色彩和音响都淡漠之际,惟有心灵的印痕更值得追忆。但你不必过多地留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时间无暇后顾,人生总是在诀别和放弃中前行,何必总是苦苦寻觅那一串串被蒿草覆盖了的足迹,那一粒粒褪色的相思红豆,那被岁月风化了的贝壳……

《列子·周穆王》里有这么一则记载: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患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经一高明医生治好了病,使他把平生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都记忆起来,回到了现实的人生。但他又记得太牢,“忧忧万绪,须臾不忘”,以至怒而黜妻罚子,操戈逐人,弄得鸡犬不宁。这简直成了怪物!

《世界科技译报》载文说,据精神病学家亚历山大·卢里亚对一位十分不幸的男子的科学检查,此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他大脑中所有留下印象的东西,各种信息使他窒息,大脑中充满了各种事情,以至运转混乱,根本无法看书,也不能合乎逻辑地思考。现代医学认为,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细胞的消耗。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脑细胞每天大约死亡十万个。但是如果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大脑每天死亡的细胞就要增加几十倍。长此下去,大脑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对身体健康来说,遗忘是绝对必要和有益的。正因为有了遗忘,才保证了必要的记忆和大脑的健康。

吐故方能纳新。只有忘掉一些旧东西,观念和知识才能不断更新。只有善于遗忘的人,生命之树才能常青。难怪有人说,“只有遗忘点什么,才能记住点什么”,“善于遗忘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轻松的人”。

学习忘怀,把许多愤恨的往事放下,日子久了,情绪激动也就越来越少。心灵和精神的活力就可以再生,恢复原有的喜悦和自在。

不愉快的记忆,有时如影随形一样,恼人非常,弄得自己焦躁不安。这时你不妨采用心理学上所谓的减敏感法。转个念头,去想想轻松愉快或有趣的经历。这种用愉快经验代替悲愁情绪,或以成功的喜悦代替失败落魄的心情,帮助我们忘怀。

一个人若能忘怀心中的不得志、忧郁、怨恨等情绪,那么不愉快的心情自然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则是朝气蓬勃的新生,精神和勤奋将再度在你身上发出耀眼的光辉。

人不但要忘怀不愉快的往事,也要放下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因为那些情绪,往往使我们陷于虚妄。当我们忘了它时,真正的活力才显现出来。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无论你惦记的是快乐的往事或悲愁憎恨,长期生活在过去的记忆世界里,就与现实生活脱节,它会严重威胁心理健康和心智的发展。

陶铸同志说得好:“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百分百减压

要学会遗忘,就要胸怀天下,心想大事,破除私心杂念,克服个人主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要经常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想大一点,想远一点,想开一点,从名利得失、个人恩怨中解脱出来,对已经过去的无关紧要的事物,要糊涂一点,淡化一点,宽容一点,朦胧一点,及时将这些东西从大脑这个仓库中“清除”出去,不让它们在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人学会了遗忘,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成熟的人,就能放下过去那日益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现在,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未来,就能开拓新境界,创造生命的亮丽的风景线。

如何走出精神的空虚地带

心理失衡的人

报载:精神空虚的刘某拨打恐吓电话,称某机场候机大楼内存放的包裹有炸药马上要爆炸,致使机场工作人员极度紧张。刘某逮捕后交待,他没有别的动机,就是活得太空虚,闲得无聊,一天在家看地图,突然想搞恶作剧,于是利用联通公用电话向某机场拨打恐吓电话。结果因精神空虚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回归的站台

精神空虚所导致的“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精明能干,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然而,他们赚了钱有了名之后,有些人却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醉生梦死;有些人被“白色幽灵”所俘虏染上了毒瘾。有人说什么这是愚昧。其实,他们谁也不愚昧,有谁见过愚昧无知者能挣大钱干出业绩来?他们何尝不知适寻花问柳、吸毒会导致病魔缠身,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呢!

现在已步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也是最易让人们感受生存挫折的时代。不少人感到精神空虚,活着无意义,陷入这种沼泽而无法摆脱。这种生活意义的迷失和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便会使人感到生存受到挫折,觉得活着没意思,心灵空虚精神苦闷,这便是“生命意义缺乏症”,心理治疗学上称为“精神神经症”。它与传统心因性神经症的区别在于,其病因不是情绪方面,而是精神方面出了偏差,人性方面出了问题。

人是地球上惟一追求意义的生物,追求人生的意义是人的本性。红尘扰攘中的芸芸众生,为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东奔西跑,拚搏奋斗,以求过得快乐幸福,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不少人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物质享受,却不觉得有什么幸福,也不感到它有什么价值。于是便去寻找其它东西,想来弥补空虚的心灵,不少人去吸毒,让毒品来麻醉自己,过那种“飘飘欲仙”的虚幻生活,明知会毁了自己也不在乎。

正是精神生活的空虚,便想方设法去寻找一种精神安慰剂。为此,有必要对患“生命意义缺乏症”者进行心理剖析。关于生命的意义,见仁见智,人对它的渴求是极为强烈和迫切的。可以说,任何不考问人生意义的生活,都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只有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之光才会得到升华。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迟早都会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就像我们去登山看日出一样。攀登就是意义,就是追求,因为心中憧憬着拥抱太阳的希望。

丰子恺说:“只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全的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人们要想幸福,但人们想要值得的幸福。”但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会迷失自我,患上生命意义缺乏症呢?从客观上说,他们面对身体的逐渐衰老,开始考虑死亡这一问题,尤其是垂暮的病人,容易产生恐惧和空虚,一切希望随着死亡而灰飞烟灭,便认为人生是一场空,最终是无意义的。因此.对待心灵空虚必须给予心理治疗。

生命意义缺乏症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功名利禄,逐世转移”,莫陷入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泥潭。应以正确的态度对人生,认识到人生并不空,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还应看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命的有限性是人类生命的实质特点,也是生命意义的真正的组成要素,正因为人生是有限的,才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为实现人生的目的去工作去奋斗,珍惜光阴也就是珍惜生命,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坦荡豁达地去生活。

百分百减压

无论凡人还是名人,无论庸者还是智者,一生的历史,就是生活。虽然活得有所不同,可又何其相似?油盐柴米,上班下班,生儿育女,养家糊口,年复一年,人人如此。生活,就像一棵野草或一粒石子,随处都是,到处一样,平淡而又平庸。但是,只要我们让生活有爱,平淡的生活就不会平庸,平淡的生活就会有滋有味儿。

让生活有爱,并不是说只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有爱,而是给生活以爱。是要我们去学会热爱生活、倾情生活,让我们的爱为生活点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