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平衡点
29031000000026

第26章 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平衡点(1)

没有物质就无法生存,所以人是离开不开物质的。当今人们普遍想生活质量高一点,这是非常正常的需要。但物质的富有与地位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快乐,却也是事实。故而生活质量高低,物质条件并不是惟一的指标。人的一生伴随着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虽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一个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完全能做到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处处心理平衡,以致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要从发财的幻想中解脱出来

心理失衡的人

他本来是个很快乐的人,可是自从他做了一笔生意后,他尝到了甜头,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与人合伙做生意,这本来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可是他的大脑里充满了发财的幻想,想一日暴富,所以他没有按规矩去诚实经营,结果栽了跟头,血本无归,还被罚了款。

他不死心,天天想着发财,梦里抱着巨款,醒来两手空空,他的精神失常了,在彩票销售点晃悠,心想能从地上捡到一张拿中大奖的彩票。

回归的站台

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平衡点,我们即不可漠视物质,但也不能成为拜物教,物质至上,欲望膨胀,不能自拔,这是痛苦的,不得安宁的。让金钱支配了自己的生活,财富使心理压力上升,心理得不到平衡,很难有轻松愉快的心情。

人穷则思变是正常的,而陷入发财的幻想与梦想,就会从此失去安宁、失去快乐。为了发财,有的人甚至行为出轨,做出违犯法律的事。贪念一起,不择手段,危险的系数越来越大。或者受金钱的诱惹,容易受骗上当,想要的钱没有赚到反而赔光了自己的钱。有个姓林的小伙子本来生意做的很顺利,可涉足非法“六合彩”毁了自己。他在厦门认识广东人郑某(庄家);受10%的抽利驱使,成为郑某的下线,在海沧钟山村开连云票销售三期非法“六合彩”,共收得销售款3400元,交给上线郑某2000多元,从中抽利200多元,私自做庄截留“彩款”吃注1000多元。林某自以为“聪明”,其实聪明反被聪明误,发财梦破灭成为泡影,在一次做庄设赌时,返赔彩民共计43700元。只好变卖摩托车、电视机等家当,东凑西借先兑现33700元,还有一万元另写下欠条。小林财迷心窍,梦想通过赌非法“六合彩”发财,其结果是给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人们疯狂敛财,多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财富越多就会越幸福。财富的确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享受,能够带来成就感、满足感,带来快乐和幸福。然而任何事情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财富带给我们的除了幸福之外,还有着无尽的烦恼。

过去半个世纪来,虽然发达国家越来越富裕,人们却似乎没有变得更快乐。调查显示,平均来看,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对生活并没有感到比50年代的时候更满意。这的确非常奇怪,因为任何时候富人总应该觉得比穷人快乐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如今人们对物质的占有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实际需要,然而,人们仍然争先恐后,贪婪地追逐着:金钱要比别人多,汽车要比别人高级,住宅要比别人豪华……究其本质,这是“人性之恶(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极端表现,是“赢家通吃”思想在物质世界里的一种外化反映;再深究下去,这其实跟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整体上出现偏差不无关联。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报道,近年来,关于“快乐”的研究——与传统的人均GDP等经济衡量标准相反——正在引起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莱亚德在一系列讲座中通过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成果,再加上自己的研究,试图解开这一矛盾。一种解释是“习惯性”:人们很快适应了生活水平的变化。因此,尽管生活的改善让他们快乐了一段时间,但这种效果很快就消失了。比如,30年前集中供暖还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如今它已经必不可少了。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对《普通社会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后说:“许多人都怀有一种错觉:钱越多,越快乐。我们想方设法赚钱,不顾家人,不顾身体……问题在于,我们意识不到,赚钱越多,物质需求也就越高。”

百分百减压

无边的物欲,无尽的工作,无序的人际关系,笼罩着的,是一个纷繁纷乱纷纷扰扰的世界。这不是我们最初热望的梦幻田园,也不是我们现实追寻的黄金彼岸。这里没有心灵之约,因为仿佛所有的心都只能选择漂泊--这是那种生活在到处的感觉,因为我们没有家。然而我们依然要寻找,因为谁都知道,漂泊得越久,就越需要一个温柔的港口--我们的港口,精神充实的生活。

权力是个好东西,能够带来一些物质的享受,带来心灵的愉悦,但有时候也是一个坏东西。在权欲熏心的人看来,权力是满足欲望的一个工具,权力就是一切。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可谓煞费苦心,机关算尽,到头来大多数时候反而一无所获,甚至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在权欲熏心的人看来,权力是满足欲望的一个工具,权力就是一切。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可谓煞费苦心,机关算尽,到头来大多数时候反而一无所获,甚至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在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的今天,完全抛开物质谈精神是不现实的。不过,认清楚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调整自我心态,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上,何乐而不为?

别人发财,你的心态平衡吗

心理失衡的人

一家知名企业下属的一个研究所的技术助理,一天用他的安全通行证从研究所偷走了价值很高的计算机和设备。他把这些设备拿到国际市场出售,还在网上进行拍卖。结果此人被警方逮捕。他说:“一些人因公司给他们的股票期权成为百万富翁,可是我没有,还时时面临着被解雇,所以心理很不平衡。本来我也是有希望得到公司股权的,可经济衰退使我做富翁的美梦变成泡影。我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快要享受的时候却出现经济滑坡,大裁员,太不幸了。我认为,我是拿走我应该得到的东西。做这件事的,不止我一个,大家的心态是一样的。”

回归的站台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某人赚了钱,某人升了官,某人买了车,某人住进了别墅,等等,自己本来比别人强,可却不如别人风光体面。

对比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而这种心理不平衡又驱使着人们去追求一种新的平衡。如果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你能不昧良知、不损害别人,自觉接受道德折约束和限制,通过正当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称道和庆幸的;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不择手段,毫无廉耻,那么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由此,你的人生必将陷入难以回旋的败局之中。

周某原先曾是个表现不错、工作很能干也很有实力的地方官员,因政绩突出,不断受到提拔。但在最近这几年,当他知悉过去的同事、同学通过各种途径生活条件都比他好的现实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想想自己能力至少不比他们差,职位也比他们高,可钱却比他们少。而且自己作为一地之长,担子比他们重,责任比他们大,工作也比他们辛苦,经济上却不如他们,于是深感不平衡。由此也就有了一定要超过他们的想法。于是在他任职期间,大肆收受贿赂。这样,他思想上警惕的闸门在不平衡心理的驱动之下终于撞开了,欲望的洪水顿时倾泻而下,一发不可收,最终成了一名被判“死缓”的囚犯。

有一名年轻的教师,原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对学生无私奉献,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看见一些人很富有时,心里不舒服起来。此后他总在想,我怎样也能富有呢?于是,他经常利用上班的时间做发财的梦,开始对教书不负责任。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他得到学校的黄牌警告,但他毫不悔改,每天还是想着发财,一次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去做走私生意而被抓。其结果是财没有发成,却做了阶下囚。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他们满腹牢骚,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走上了危险的钢丝绳。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怎样才能从这种不平衡的心理误区中突围出来呢?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首先不可乱比较。因为不平衡心理源于比较,源于比较方式的不当,源于比较“参照系”选择的失误。例如刚才所说的地方官和教师,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系”自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是多么不公平啊!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心理又何尝不是有这样多多的焦虑、急躁与夫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的普通人,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多一分平静豁达,甚至多一分愧疚。还有什么不平衡可言呢?

其次保持心底无私。心理不平衡导致人生创伤,而心底无私则是治愈心理不平衡的良药。当今社会种种诱惑特别是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一些人目眩头晕,忘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守则,在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向腐败、堕落的目标迈进。在他们身上缺少的是一种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缺少的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持续、刻苦的改造,不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能够达到一种高尚人格的修炼。

百分百减压

心理不平衡会成为工作甚至人际交往的一个障碍,由于不能用理智来评价自身,也就不能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别人,从而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也由于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势必会造成别人的心理反感,从而在工作造成一种不满妥协情绪,在人际交往上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对抗”;还由于心理不平衡就难免不与人发生争执,从而影响与人的思想交流和融洽相处。不平衡而过于固执就无法与人沟通,会使你处于孤立无援、举目无友的境地,最终导致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自信。

由于江湖险恶,人心隔肚皮,职场上很多人都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遇他人指责便认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就剑拔弩张反唇相讥。事实上,很多敌对关系的形成恰恰是因为过于敏感、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引起的,从而使自己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假如在得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把自己的心态安置好,会让你减少许多火气,也有助于你赢得良好的认可。

你可以主宰你自己吗

心理失衡的人

自诉者: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我不会处理,所以酿成了今天的后果。我受物质的刺激和别人的影响,拼命地敛财。我以为有钱人都活得开心,吃香喝辣,车子女人,风光无限。我羡慕他们,不甘心不如他们,却不知道物质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我的心理疾病这么严重,原因就是我不能主宰我自己的命运,心理有病,所以发疯地搞钱,越陷越深,无法回头。别学我,钱是好东西,但不能贪,知足常乐。搞钱不能玩火,玩火必自焚。别人要是学我,那就是主动找死。只有当你面对死亡,明白生命是最宝贵的,就会知道放纵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我现在已无法避免降临的灾难……

回归的站台

有些人快乐与烦恼非常容易受环境左右,他们常常喜怒无常,搞得别人束手无策,别人只好对他避而远之。结果使他的心情很压抑、沉重,更加苦恼、烦躁。他十分想得到帮助。

其实,这样的苦恼仍需自己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认知评价系统如何对外界刺激进行应答和选择。

古代有一位学者,他向南隐禅师请教禅学,南隐沏茶招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溢了出来,但他还是继续地倒。学者说:“师傅,茶已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你如果不首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只有心虚才能容道。”

可见,你如果心中有自己的成见,认为人们不可能征服烦恼,那么,就听不见别人的箴言了。

人,一旦降临这个世界,便陷入动荡不定的境遇之中,悲哀、愤怒、忧虑、愧疚和烦恼可能会不间断地困扰着每个人。给人们的精神套上沉重的枷锁。面对现实的挑战,你能抵御消极情绪的袭击吗?你能征服烦恼吗?你能够主宰自己吗?

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相信: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你的认知评价系统。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大小,刺激大,烦恼大;刺激小,烦恼小。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中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自己头脑的加工。例如,面对火车晚点这一不良刺激,有的人大发雷霆,急得团团转,焦躁上火;有的人到服务部买点东西吃,买本书或报纸消遣,坦然等待;有的人坐在候车室给朋友写短信,充分利用时间。很明显,这三种不同的反应,绝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对同一刺激的不同态度决定的。火车晚点绝不会因为你大发雷霆而改变。

可见,仅仅是环境并不能使人们快乐或不快乐,快乐不快乐是我们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选择。也就是说,事件本身没有压力,它们是否使我们感到紧张、有压力,在于我们以什么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看待它们。玩玩滑车道,对一些人来说,是痛苦,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令人快乐的刺激。如果你选择悲伤的事思考,浑身会充满凄凉的感觉;如果你选择恐惧的事思考,你会感到毛骨悚然,浑身冒冷汗;如果你选择生病的事来思考,自然会愁容满面;如果你选择令人喜悦的事来思考,定是眉飞色舞;如果你毫无信心,失败会接踵而来……总之,我们快乐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上,把握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找到了心理平衡点,穷也快乐,富也快乐。

百分百减压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幅画,总会有留白的地方。俄国一位作家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失去的比获得的更为重要。种子消失之后,才能发芽。”人生是个大舞台,要想活得精彩,活得壮美,活得有气魄,就不仅要学会给生命留白,而且要有一颗平常心,淡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

所谓平常心,乃是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能抑制自己不受影响的一种心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若想在各种压力下保护自己,平常心是良药中的精品。有了平常心,你才能尽快地从竞争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去,鼓起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有了平常心,你才能在挑战中不畏首畏尾,全身心投入。

如何走出人格的障碍

心理失衡的人

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娱乐圈成功人士张国荣的坠楼自杀,引起华人世界一片哗然。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愚人节荒谬的谎言,可它却的的确确是一条真实的消息。曾给观众塑造了不少难以忘却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形象的张国荣,就这样在愚人节中给人们开了个令人不得不相信的“玩笑”。

回归的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