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平衡点
29031000000022

第22章 在宣泄与控制之间找平衡点(3)

一般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特殊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怖。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愣在当场。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这两类社交恐怖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不能去逛商场买东西,不能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

给人第一印象好坏,决定了与人交往是否能继续下去的关键,有人很快就被人接收,有人一时很难被人接受。无论别人对你,还是你对别人,从开始接触到发展为朋友,速度快慢,印象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大多数人初到一个环境,都有紧张、陌生之感,只要抓住人的人都注重先入为主这个特点,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一策略入手,保证你万事如意。

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大方自然的精神,是优化个人形象的重要因素。与人交往,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显得富有自信力,便能激发对方与你交往的热情,活跃交往气氛。如果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则显得敷衍冷漠,使对方感到兴味索然乃至不快。一个精神饱满、大方自然的人会给人留下自信、乐观、进取和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印象;精神倦怠、涣散或者表现出紧张局促、手足无措,会给人留下缺乏办事经验、不成熟、不专注、看不起人的印象。

百分百减压

如果经历社交恐怖的时间比较长,陷得也比较深,那么,最好还是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帮助解决。对于问题不那么严重的人,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1.深呼吸放松法。当自己在社交场合中感觉紧张时,可以暂且找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以尽可能慢的速度作几次深呼吸,同时在心里默念:放松、放松。

2.想像放松法。平时想像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场景(如草原、森林、大海等),每天练习几次,直到一想到“草原”或“森林”等词时立刻便感觉放松为止。以后在社交场合中感觉紧张时,便可以通过在心中默念这个词以达到放松的效果。

3.系统脱敏法。把自己最感恐惧的场景依次排列出来,如:和人打招呼、在人面前书写、当众发言,然后,从最低等级开始,先做一会儿放松训练,然后想象自己正与人打招呼,停止想像,体会一个刚才的紧张程度,再做放松练习,再想象,再体会,直到不感觉紧张,那么就可以进人第一次想象,直到想象自己当众发言也不紧张时为止。

当我们完成了想象脱敏之后,还应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去逐渐脱敏,直到消除紧张为止。

4.模仿学习法。这也就是向周围那些社会适应良好、性格开放的人学习,去和他们交往并且交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降低不太严重的社交恐怖的捷径。

5.转移刺激法。即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怖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其条件反射在头脑中的痕迹就会逐渐淡漠,有时还可消除。

内疚也是一种病源

心理失衡的人

一婚外情案例:汪某,男,45岁,夫妻感情和睦,但他却与另一位女子保持着长期的婚外情关系,并为此感到内疚,长久地忐忑不安。虽如此,他仍然瞒着妻子和情人幽会。这是婚外情当事人常见的内心矛盾心理。长期受内疚感折磨的人,甚至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这种内疚情绪毫无意义,它既不能改善婚姻生活的质量,也无法享受与情人幽会的乐趣。他们实际上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长期为内疚情绪所困扰并付出身心代价,要么就认真审视自己的婚姻生活并设法改变这种状况。

回归的站台

内疚感包括羞耻感、自责心理、自卑心理、无地自容,觉得自己像是欠了别人的债似的。这是一种消极无益的情绪。为这类情绪所缠绕的人,常常会沉湎于往事,为过去所做的事情而自悔自恨。

许多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内疚情绪的影响,而至精神抑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内疚是导致抑郁的主要情绪根源,它实际上是指向自我的愤怒与不满,也是抑郁症患者惯常的症状表现,因而,极端抑郁的人往往有自杀倾向,他们有一种对自我的极端自责和否定。

生活中基本上存在两种负疚感:一种是健康的,另一种是不健康的。

健康的负疚感就像是功能完好的“心灵报警器”,它提示我们,我们犯了错,有心或无意,伤害了别人。它会提醒我们不再重蹈覆辙。

而不健康的负疚感则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当局者可能并没有做错事,没有必要为之所苦。

小梅今年31岁,原来在一家外企做总经理秘书,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明明和非非是一对双胞胎,聪明可人,就快3岁了。“那会儿我工作的时候总是觉得很不安,虽然家里请了保姆,两个孩子不是没有人看,可我老是觉得对不起小家伙似的,他们那么小,而我这个母亲却不能陪着他们,亲自照顾他们。每天回到家都累得要命,干什么都力不从心。

“我觉得自己既不是好妈妈,甚至也不是好太太。所以,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下决心辞职了。现在我待在家里,可以亲自照顾孩子们了,可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却恶化了”

不健康的负疚感往往源起于童年,那些朦胧缤纷的日子也是你最孱弱无力的日子,年幼的你无能和无助。这时候负疚感仿佛救命稻草,尽管它也并不好受,而你也没有理由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但与空洞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相比,至少它让你感觉有所依托。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病重的母亲,往往会为母亲的状况责备自己,“都是我不乖”——将自己放在责任承担者的位置上,自我谴责,似乎总比陷入绝望要好些。

随着慢慢长大,一触即发的负疚感会让你心力衰竭。日复一日,它可能把你塑造成为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以至于动不动就焦虑沮丧。

我们所希望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与真实的我们总会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些理想形象对我们有所帮助,它会激励我们,使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但是,不幸的是,当一些人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以致难以逾越时,不必要的负疚、羞耻感就可能应运而生。

不健康的负疚感有害无益。因为它毫无根据,它并不是由实质性的错误所引发的,自然也就不构成值得反思的理由,所以体验这种负疚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很难有什么裨益。

百分百减压

有哲学家说:“内疚的人是生活在过去的人,他们不去体验现在的快乐,更没有明天的梦想,他们仅仅在不断的反省自己的错误与过失,从而试图为自己的失误还债。”

控制内疚情绪的积极措施是:(1)设法面对和理解你所一再逃避的问题,对婚姻情感问题和内心冲突做出理性的评估,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2)保证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学会放弃一些并不重要的需要。(3)检查造成内心冲突和焦虑的观念,用新的观念替代陈旧的观念。这需要在精神分析状态下才能做到。

警惕异常心理夺去生命

心理失衡的人

湖南省某县公安局通报了该县一名县委干部于2005年4月18日下午1:30意外死亡情况。经多方侦查取证,认定杨近期在医院进行B超检验,发现肾部有肿块,对病痛极度恐惧,导致跳楼自杀身亡。

回归的站台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如不及时干预、调整,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了解病人的异常心理,找到失去心理平衡的原因,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许多病人家属都抱怨说,亲人病后脾气变坏了,不好侍候。殊不知,这不能责怪病人,而是患病特别是患了较为难治的慢性病之后,病人在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现许多容易被人误解的心理问题。了解这些异常心理,不仅有助于对病人的理解和体谅,而且还能更好地照料病人,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多将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很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劣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往往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病人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有时,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安心养病。

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重病人和病人死亡,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同时,求愈心切,希望早一天确诊,早一天手术、早一天出院。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多安慰、多鼓励、多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振作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百分百减压

在无人的宁静里,和心灵对话,问问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它喜欢什么,它想躲避什么,它还能被什么所激动,它对什么已经麻木。它回答你的也许完全不同于你在人群中工作的想法,那也许也正是你的人生需要修正之处。发现自己心灵一点一滴的渴望,然后满足它,就是在给自己灌注生命的活力,激发感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而一颗鲜活跳动的心,应该更容易开启智慧的大脑。和心灵对话,引入阳光照拂自己,照拂自己的人生,照拂自己的事业。做这样一个关注自己心灵的工作,并不需要多少时间,但它需要一种心态,和浮躁相应的一种宁静心态。完全戒除浮躁是不现实,但时不时从浮躁里沉下去,归于片刻的真正的宁静,还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