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这么严重吗
29018200000014

第14章 一点都不爱我

悲观的人,总是绞尽脑汁要为自己找到痛苦的理由。

你是不是过于保护自己,以至于忘了,别人也有对的时候。

你是不是也认识这样的人——看事情总是抱着负面的想法,喜欢挑人毛病,注意错处,吹毛求疵,成天抱怨着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事。

这类人习惯于由别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出“弦外之音”,凡事总往最坏的一面去解释,并拿着“放大镜”把问题过度放大,因而把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搞得“鸡犬不宁”。

阿美就是这样,她老爱看事情的“黑暗面”。自从嫁到丈夫家后,她更是变本加厉——进了门有人忘了招呼她,她就认为是“瞧不起她”;有人聊了些她不爱听的话,就说成是“敌视她”;当全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她说大家都“冷落她”;吃完了饭,要清洗碗盘,她又说:“凭什么把事情都丢给我。”

丈夫当然很无奈,原本希望向她好好解释,哪知话才说一半,她又抱怨了:“谁不知道,你就只会护着你的家人。”所以,一直以来她与婆家总是不和。

为了知道丈夫的心是不是“向着她”,有天阿美心血来潮,不断缠着丈夫问:“你爱不爱我?”

丈夫或许碍于羞涩,或许无心回答,一直默不作声。

阿美问得兴起,尽管丈夫不作答,仍是腻声直问:“你爱不爱我嘛?到底爱不爱我……”

丈夫仍不作答,到了末了,她竟假戏真做,哭了起来:“你不回答,我就知道你不爱我了。”

丈夫也急了,忙道:“我怎么会不爱你呢?我若是不爱你,又怎么会娶你当老婆?”

哪知,阿美哭得更伤心:“你看,我就知道你不爱我了,你的两句话当中,都有‘不爱你’三个字……”(除非自讨苦吃,谁敢爱啊!)

悲观的人,总是绞尽脑汁要为自己找到痛苦的理由。当你愈发地找,你就一定会找到,而且会找到比原先想要找的更多。

曾听朋友说过一则趣事——

某天早上他还在睡觉,却突然被吵醒,睁眼一看,原来老婆正气呼呼地对他叫骂着:“你真的好过分,昨晚我梦到你和一个女人眉来眼去,你还牵着人家的手。”

一脸错愕的他,白了太太一眼:“神经病,那只不过是个梦嘛!”

“什么只是个梦!”太太更加气愤,“你在我的梦里都敢这样了,在你的梦里那还得了!”

就像阿美一样,如果我们想找到事情不对劲的地方,只会愈找愈多,毕竟这世界上谁没有错失呢?

“一只满身是泥的狗,总会甩得别人一身泥。”这就是问题所在。

有位高傲的女人,在一家非常有格调的餐厅用餐,她一会儿抱怨这样不对,一会儿抱怨那样不好,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

但这女人的气焰反而愈发嚣张,随即指着一道菜对侍者说:“你说,这叫做菜?我看连猪都不会吃。”

侍者终于按捺不住,对这女人说:“小姐,真是这样吗?那么,我去替你弄点猪吃的来。”

为什么要找出错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只要不断证明别人是坏人、是罪人,是别人欺负你、对不起你,每一个人都是错的,那么相比之下,你显然就成了对的、好的,是受委屈的一方。如此一来,你就不需要去改变自己,既然你是“对的”,又何必改变呢?所以许多人才乐此不疲,一再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别人的过错上。因为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不是吗?

妻子问:“你觉得这个世界上,哪一个人最完美?”

丈夫回答:“当然是你。”

妻子乐在心里,问道:“怎么说呢?”

丈夫说:“因为其他人都被你批评得一无是处啊!”

这的确是个好方法,非常有“说服力”。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问题又不在我,而是他(她)——有这样的公婆我怎能不生气——讨人厌又没水准!难怪我老是情绪失控。”“有这样一个老婆,我怎么受得了——管东管西又啰嗦!”只要一再否定别人,把责任都丢给别人,这样就可以再次证明自己是“受害者”,证明自己没有错——批评也就成了保护自己的武器。

然而,问题是“你还是你”,你还是没变啊!你不会因为批评别人没道德,自己就变得很有道德,对吗?

你可以用批评来卸除自己不负的责任,并继续把别人说成是“黑的”,这或许能给你一种幻觉把自己当作是光亮,但这并不能让你成长,也不可能使你发亮。因为黑暗就在你的内心,负面的想法不能使你光亮,只会将你带入更深的黑暗。

麦克吉瑞说:“人也好,机器也好,发出的噪音愈大,具备的力量就愈小。”

英国文学家詹森也感慨地说:“发牢骚者给人的印象,与其说可怜,还不如说受人轻视。”

我非常同情喜欢吹毛求疵、愤世嫉俗的人,因为在他们尖刻讥讽和轻蔑不屑的盔甲之下,我看到的是渴求自尊的怯弱灵魂。你是不是过于保护自己,以至于忘了别人也有对的时候。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请记住,命运的好坏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在于我们怎么去看这件事。没有任何人或事能够使你痛苦或快乐,都决定于你自己。

很多认识我的朋友和同事常会问我,为什么你总是笑口常开,凡事都能大而化之,我总是笑答:“真的吗?”最近我才认真去思考,“一个人的幸福与不幸究竟是依靠什么?”不就是自己的心态吗?

正如希腊哲学家伊皮克提图斯所说:“环境不能塑造一个人,它只是让他反观自己而已。”

不要将责任丢给别人。不要说:“我会痛苦是因为这个男人(或女人),如果换个人我会不再痛苦。”你可以换,不断地换,但结果是不会变的——因为你无法逃避自己,就算是换了再多的伴侣、朋友、环境,你还是你,你将重复制造出同样的问题。人生原本可以非常美好的,然而许多人却因为自己的愚昧而受苦,也连累了周围的人。批评,就像口头禅一样只是一种坏习惯,我们只是做惯了,甚至养成批评别人的需求。

试想,当你忙着找出错误时,又怎么有多余的时间去欣赏更多的美好呢?

轻松一下:

如果你也有喜欢批评抱怨,有挑别人毛病的习惯,记住这三件事:

每当你觉得受到伤害,要记住,那是因为你有一个伤口,不要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就因为你有一个、甚至很多的伤口,所以只要别人不经意地触碰,你就敏感地又叫又跳,要别人为“你的”伤口负责。

拉丁有句谚语:“别人撒盐伤不了你,除非你身上有溃烂之处。”

想想,如果伤口发炎的是你,却要别人去治疗去吃消炎药,你的伤口会好吗?试着去治愈你的伤口,那么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

每当你对某些人感到厌恶时,要记得,那是因为他拥有你最讨厌自己的某一点。

外在的世界会反映出你内在的真实自我。你最爱的人以及你最恨的人,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你批评别人的地方,往往是你最无法接受自己的某部分;如果别人身上的负面特质会激怒你,往往反映你也有相同的特质;反之,你最喜爱的人或事物,也就是你最希望自己具备的东西。将这种“反映”当成一面镜子,用它来照出自己。当你抚平敌对的情绪时,你的旧创也就自然痊愈了。

如果你一时还无法改变批评的习惯时,那就弄一条有弹性的橡皮筋,套在你的手腕上,松紧不致阻碍血液循环就好。

每天早上起来就戴上,一发现自己又开始批评时,就用力弹一下橡皮筋,手自然会痛,如果你能确实“用力”地执行,我想不久就能闭上尊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