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身体的"衣"
远古时代,古人们是没有衣服的,《五经要义》一书说:"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兽肉而衣其皮,但知蔽前,未知蔽后……"据传说,中国到了黄帝时候,才开始有穿"衣"之说,而三千多年前甲骨文时代的"衣"字的款式,则领导了中国时装潮流。
先看甲骨文中"衣"字的写法,很像衣服的样子,上边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边开口处就是衣袖,下边交叉的是衣襟。金文、小篆的字体演变,没有脱离甲骨文的原形,只是大部分衣襟是向右拐的。《说文解字》释:"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隶书里,"衣"字逐步失去了衣服的样子。
"衣"本来只指上衣,后来才指为上、下衣的统称。用"衣"作为表意的符号,大都与衣服或布匹有关。作为意符,放在字的左边,写成"衤",如"衬衫";放在字的下部写成"衣",如"袭"。
《说文解字》云:"衣,所以蔽衣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衣"的本义是"上衣",泛指衣服,例如"衣冠楚楚"。"衣"由"蔽体"之意引申指包在物体外面像衣服的东西,例如"糖衣""炮衣"等词。"衣"还用作动词,表"穿"的意思,例如有个成语为"衣锦夜行",指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乘舟办事就是"服"关于"服"字,我们平时既有"衣服"一词的"服",也有"服从"一词的"服"。"服"字本义是什么,从"服"字字源可见一斑。关于"服"字,《说文解字》云:"服,用也。一日车右马非,所以舟旋从舟声。"如上图所示,甲骨文的"服"字左偏旁就是一个舟字。舟作为人类交通的一种工具,"服"字的本义为使用工具,含有乘舟办事的意思。
"服"字由本义使用工具引申为进行某种劳动;进行某种劳动应该是自愿的,因此"服"字又引申出服从、顺从的意思;服从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因此"服"字又有了习惯、适应的意思,例如"水土不服"中的"服"字是习惯的意思,衣服、服装的"服"字就是适应的意思。
我国古代服装的种类、样式和现代是有所不同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服装,比较典型的是胡服、品服和补服。
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他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并沿用了两千多年。
品服,即封建时代官吏所穿的公服,亦称"品色服",出现于我国隋代。官吏的服色,按品级高低各有规定,至唐代形成制度。唐贞观四年(630年)规定:三品以上着紫衣,四、五品着绯(大红)衣,六、七品着绿衣,八、九品着青衣。平民百姓多穿白布。士兵在汉代衣赤,隋代衣黄,唐代衣皂。
补服,是指明、清两代的官服,在前胸和后背都有用金线和彩线绣成的补子,是官员品级的标志。这种制度开始于明朝,清朝作为官服制度固定下来。根据《清朝通典》的记载,清代文官的补服上要绣上鸟类,武官的补服上要绣上兽类。
"巾"是什么东西
在古代诗歌中,"巾"字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字,例如"儿女共沾巾""归来泪满巾",等等。那么,"巾"是什么东西?古人是如何造"巾"字的呢?
关于"巾"字,《说文解字》云:"佩巾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称作"巾帼英雄","巾帼"往往也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巾帼"最初指我国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各式各样。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所以,后人把妇女尊称为"巾帼"。"巾帼"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其中记载道:"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女人之饰。"
东方人的刀叉--"筷"
筷子,被西方誉为"东方的发明",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相传,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治理洪水。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筷子原来称"箸(zhù)",《说文解字·笔部》:"箸,饭欹也。从竹,者声。"王筠句读:"欹,持去也。"《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欹。"由此可知,许慎所说的"饭欹"就是吃饭时所使用的餐具,那么"箸"就是后世之筷子无疑。
"箸"怎么变成"筷"呢?这是因为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同音,"住"有"止""停止"的意思,人们认为以"箸"字作为餐具的名称不吉利,加之古人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永不停止、快快成功,因此另造一个由"竹"和"快"二字组成的"筷"字代替了"箸"。之所以用"竹",是因为这种餐具多为竹子制成。"快"除了发音外,也有表意功能,"快"有"高兴""愉快"的意思。
此豆非彼"豆"
《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是: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得饿死。这里的"豆"字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豆""绿豆""豌豆"等的"豆"字是不一样的。古人创造的"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豆"就其质地来看,主要是木制的,还有竹制的和陶瓦豆、青铜豆等。豆是先民的主要食器,如《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其中的觞是古代的酒器,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豆是盛肉的器具。大约在战国以后,"豆"从盛肉的器具逐渐转变成为祭祀的器具。
"豆"后来由食器引申为量具,又指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意思是一只手装的量叫溢,用两只手捧起的容量叫掬(捧),四掬的容量为豆,四豆的容量为一区。"豆"还可作重量单位,根据刘向《说苑》记载:"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可见,"豆"是分量非常轻的一个单位。
"豆"的初意在古代指食器,那么古代的豆科植物称什么呢?称"菽",就是"叔",后来加个草字头,便是典籍里面通用的"菽",例如《诗·采菽》"采菽采菽"。到了汉代,"豆"就用来表示农作物的大豆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假借,即借用古代食器的"豆"指菽豆的"豆"。
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豆"在古代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有个成语叫"布帛菽粟",其中"帛"为丝织品,"菽"为豆类,"粟"指小米。"布帛菽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出自《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食以米为先的"米"
"米"指的是去掉皮、壳的谷物,如大米、小米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米。那么,"米"字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说文解字》云:"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古人在说到年龄时,有一个说法是"米寿","米寿"即为88岁,因为"米"字便是八、十、八三个字组成。
关于"米"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杜甫自幼聪慧,祖父杜审言(唐初有影响的诗人)十分喜爱杜甫。在金秋的一个黄昏,祖孙二人漫步田野,农夫正忙着收割,杜审言触景有感,便吟诗四句,考考孙儿。诗曰: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立中间。杜甫沉思片刻,便说出了答案。祖父喜上眉梢,笑在心间。原来,诗谜的谜底为"米"字。
历史悠"酒"
酒是中国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酒产生于何时,现在已无可考。《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今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则传说,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但它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酒便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关系,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酒的产量与日俱增,饮酒习俗自然渐渐形成。酒俗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原始功能是用于祭祀活动,供神享受;作为民俗事象,它包含着庄严之美,表达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感情。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渐渐由娱神变为以娱人为主,酒便大量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之中,具有交际和娱乐的功能。
关于酒的发明创造,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则:相传当年杜康造酒时,无论如何总是造不成,后来就请教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要在某地某日的酉时取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这样酒才能造成功。于是杜康就在指定的地方去等人取血。不一会儿,过来一位文人,杜康上前说明缘由,于是那书生便在杜康的酒里滴了一滴血。书生走后又来了一位武士,杜康再次上前说明了原因,武士也在酒中滴了一滴血。武士走后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眼看着酉时就要过去,正在着急时,远处来了一个傻子,杜康本不想用傻子的血来造酒,但一想这可能是天意,于是就取了傻子的血。酒造成后,后世喝酒的人却逃不了这三滴血的影响:开始喝酒时,像书生一样斯文;喝了一会儿,像个武士一样声高气壮;酒醉后,就像个傻子一样糊里糊涂。
"醋"是杯苦酒
醋和食盐一样,属于最古老的调味品,人类食用醋的历史非常悠久,有人认为约有一万多年。有关醋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我国在数千年前已经掌握谷物酿醋的技术,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专门酿醋的作坊。关于醋以及"醋"字的产生,历史上有两个传说。一是相传在远古时期,夏代杜康的儿子叫黑塔,成人后他带领自己的部下东迁到现在的江苏靠近长江的镇江市一带定居下来,并在长江边上开设了一家酿酒的作坊。当酒糟用水泡至21天后,他打开缸盖,突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他一尝,感到这种东西又酸又甜,与酒不同。他想给这种物质取个名字,想了想,这东西是用酒糟经过21天后才制成,于是他用"二十一日",即"昔"字加上"酉"字造了一个"醋"字,以此字作为这种又酸又甜的物质的名称。自此,镇江的醋闻名遐迩,直到现在,镇江的醋仍然是以21天为一个酿制周期。
另一个传说是杜康造酒时,将酒糟浸在缸里,21天后的酉时(下午5~7点),他揭开缸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再尝尝缸里的水,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味道很好。于是,杜康又照此制作,并把它推广开来。后来,造得多了,得有个专名才好。杜康想了许久,猛击一下脑门,这是二十一日酉时成功,"二十一日"加上"酉"不是"醋"字吗,就叫做"醋"吧。
以上只是古代传说,不足为据。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醋本作"醯"或"酢",曾被先人称为"苦酒"。最初的制法是用麦曲使小米饭发酵,生成酒精,再借醋酸菌的作用将酒精氧化成醋酸。春秋战国时醋还是比较贵重的调味品,汉代才普遍生产。
从结构来看,"醋"字的左边为"酉","酉"本为古代的盛酒器,此处指酒。它说明了"醋"与酒有关,或者说"醋"是酒类物质,其右之"昔"字据许慎说为声符,因此,人们认为"醋"为形声字。
"茶"父--神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