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老,镜中人。中者进,惑者遁。除了几位经常和他猜谜的老朋友外,很多过路人对这些话看不明白,也没有人敢进来。一天,有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径直走了进来,门前守卫挡都挡不住。官员闻讯出来问:"你来做什么?"孩子说:"不是你请我进来的吗?"官员一时不明白,又问:"我什么时候请过你?"孩子说:"哈哈,你的门口明明贴着"请入"两个字,怎么就不认账了呢?"官员闻之大喜,连忙请进那个孩子,两人一起猜谜、论谜,相处十分融洽。谜语中的"镜中人"就是猜作"入"字。
"为":徒手牵象
现在大象不多见,但在遥远的古代,大象曾经遍布于我国黄河流域。有些古书上说,舜在历山,用大象耕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又说"禹葬会稽山下,有群象耕田",黄河流域出土文物中也发现有商代君王捕猎大象的图文。自古以来,大象被人们看做是瑞兽,喻义"太平景象""喜相升平",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上古时代就已能驯化和驾驭巨象的事实。这个事实同样反映在"为"字的造型中。
"为"字反映的是人用手牵大象,从事劳役。这一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不仅有大象,而且那一带的人们还曾经广泛役使过大象。大象性情温顺,能比其他动物执行更繁重的劳动任务,这一事实是先民创造"为"字的一个社会基础。后来大象为何又在我国中原一带消失了呢?其原因是复杂的,据学者的考证,很可能是由于中原气候逐渐地变化,致使性喜热带气候的大象南迁了。
"斤"与"斧"的统一与分歧
《庄子·徐无鬼》记载了一个"匠石运斤"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古代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溅了一点白石灰,这层白石灰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这个郢都人很爱清洁,就叫石匠把它削掉。石匠"运斤成风",把"斤"挥舞得呼呼作响,白石灰被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自始至终,那个郢都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毫无惧色。这里的"斤"为何意?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公斤""几斤几两"意思一样吗?现在的"斤"字,多用作重量单位名称。有人认为是因为古人将一把"斤"制成后,总要称称它有几斤重,"斤"由此便引申为表示重量。这种说法太牵强。其实"斤"用作表重量的单位是借用,后来"斤"索性将自己的本义交给与它同义的"斧"字表示,自己专门表示重量单位。
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斤"字被借用作表示重量单位后,古人在"斤"字的上面加一"父"字为声符,造出了"斧"字,用以表示"斤"的本义。这种说法也不确切,因为甲骨文中既有"斤"又有"斧","斤"和"斧"是不一样的两种工具。例如《墨子·备穴》中"斤、斧、锯、凿、钁"五者并列,可见"斤"和"斧"确有不同。不过,由于"斤"和"斧"常配合着使用,所以常合称"斧斤"。
"丁"只是一颗钉子
有个成语叫"目不识丁",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常用来挖苦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的确,"丁"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一横一竖钩,好写又易认。然而,看似简单的"丁"字,其来历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丁"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语言中,"丁"字多借用为天干的名称。丁是天干中的第四位。"丁"字的本义,则保留在少数的口语中。如口语"丁是丁,卯是卯",丁指凸出的榫头,卯即卯眼。"丁是丁,卯是卯"表示做起事来认真严肃,不肯随便通融之义。
《说文解字》中云:"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所谓"丁实",就是健壮结实的意思,这是"丁"的引申义。成年强壮的人口,体魄"丁实",因而也称成年男子为"丁壮",或者为"壮丁",成年的男女则分别称为丁男和丁女。又引申为家庭中的人口,如添丁、人丁兴旺等。"丁"还用来特指从事某种劳役的人,如兵丁、庖丁等,而园丁则是指从事园林培育护理的人,现在多用来比喻教师。
与"丁实"的意思相反,由于钉子是一种较小的物体,因此"丁"还引申为微小的意思,如"一丁点""鸡丁""肉丁"等。
"奇"为骑祖
在中国畜牧业史中,以养马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已开始养马。由于马在战争、交通、礼仪及耕垦曳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很早就被称为"六畜"之首。历代政府因战备需要,多大量养马,并设官吏管理。民间也养马以供耕驾。"奇"字正是古人基于这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创造出来的。
"奇"还指数目不成双的数,跟"偶"相对,如一、三、五、七、九等。关于"奇"字有一个成语是"六出奇计",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该成语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故事的缘由是:楚汉战争中,陈平投奔刘邦以后不久,正好赶上刘邦先后被围荣阳城、晋阳平城白登山,韩信称王等棘手之事。陈平为刘邦连出了六条奇特绝妙的好计谋,使刘邦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牵强附会的"矮"和"射"
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很有才学,对文字也有所研究。一次,她对群臣说:"我发现,"射"字由"身、寸"构成,一个人身高只有一寸,这不是"矮"字吗?"矮"字由"矢、委"构成,委原是发放之意,把矢(箭)发放出去,这不是射吗?所以我说,矮、射两字应该互相掉换过来使用,大家说对吗?"
群臣听了,无不拍手叫好,齐声道贺圣皇的金玉良言!武则天的说法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从字源方面分析一下。"射"在金文中是个由弓、矢、手三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意即箭搭弓上,以手发射,故其本义是射箭。"矮"字右边委的甲骨文形体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女奴隶手拿一蔸干枯蜷曲的禾稻的形象,禾稻枯萎蜷缩,比盛长挺拔之时显得短小;矢加委,表示枯萎的禾只有一箭之长了,故矮的本义为短小。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武则天解字的方法貌似有理,实际上是类似于算命先生"拆字法"的牵强附会,是经不起琢磨和考证的。
"贝":古老的钱币
从古至今,人类就与贝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远古时代,贝类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被广泛用于人体装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和随葬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最早的商品交换媒介,就是贝类。
在大约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先民们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商业经济开始发展。最初的交换活动只是"以物易物",后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便把贝壳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因为贝壳大小适中、坚固耐用、便于携带,而且便于计数。"贝"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贝"作为历史货币,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现行汉字中大多数与钱币有关的字都有贝旁,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家长将贝佩挂于孩童的身上以期望其健康成长、驱邪生财,更有父母干脆把儿女直呼为"宝贝"。"贝币"虽小,但集经济、历史、文化多重含义于一身,颇受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进而成为当今收藏的一大门类。
两挂贝为一"朋"
普希金说:"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古今中外,友谊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贝"用作商品交换的媒介后,人们将它称为"货贝"。古代以贝五枚为一挂,两挂为一朋。如上图所示,甲骨文、金文中的"朋"字,正像两挂贝的形状,其本义即指贝两挂。后用作货币计量单位,如《诗经》:"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作为货币计量单位的"朋"字,是如何具有"朋友"之义呢?有学者认为,"朋"由两串紧密相连的货贝组成,以此比喻关系密切,故后来"朋"字多用为朋友之义,又指党羽、同类,引申为比附、勾结之义。例如"朋友",古代指同师同志的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今指彼此有来往、有交情的人;"朋党",指为私利目的而勾结同类,又指那些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朋比"指依附勾结,多用为贬义。
"朋友"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构成的复合词,这当然是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民间流传着一则关于"朋友"一词来历的传说。从前,有两个孤儿,一个叫阿朋,一个叫阿友,两人都过着穷苦的日子。阿朋和阿友虽不是亲生兄弟,但相处十分友好,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有一年夏天,天降暴雨,阿朋家的两间草棚因年久失修,被雨水浸泡,轰然倒塌。阿友的草棚牢固些,才避免了这场灾难。阿友见阿朋遭难,十分痛心。他一边叫阿朋暂且住在他家,一边帮助阿朋又造了两间草屋。阿朋和阿友的友谊被传为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同甘共苦、志同道合的人称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