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彩的语言艺术:词海拾贝
2872500000021

第21章 趣说三字词拾贝:语言不对称也美

"喝墨水"的来历

人们常用"胸无点墨"来形容一个人没知识没文化,用"喝墨水"来比喻读书。文化怎么和墨水联系起来的呢?考究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历史。

据记载,南北朝时的北齐有明文规定,儒生在考试时成绩非常糟糕者,要被罚喝墨水。此习延续了不少朝代,虽然罚喝墨水可能激励了某些考生再作努力,但是,时有发生因罚喝墨水太多使落选考生生病甚至死亡事件。到了隋朝,皇上恩典,颁布罚喝墨水减量。《隋书·仪礼志》记载,凡文理不通、不精或书写潦草而没考上的,罚喝墨水一升。原来在此之前,罚喝墨水是一斗,文弱书生们根本受不了。

唐朝时此恶习才彻底改变。唐太宗没做皇帝时也曾要考试晋官,但一想到考不上要罚喝墨水,轻则喝病,重能喝死,只好打了退堂鼓。他当上大唐皇帝后,觉得此法害人不浅,不仅是弄病或是害死书生那么简单,而是令更多的有识之士望考试而生畏,严重耽误了国家选拔人才。于是,唐太宗宣布废除罚喝墨水陋习,书生们解除了思想压力,纷纷应试,为唐朝的兴旺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谈"座右铭"

现在,人们常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不断地激励、鞭策自己。

"座右铭"一词始于东汉崔瑗。崔瑗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据《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瑷兄璋为人所杀,瑷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当然,"座右铭"并非一定要置之座右。

后来,就有不少人仿效着写"座右铭"。比如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为了督促自己改正嗜酒的毛病,他写了这样的诗句:"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座右铭"有时也可以用来警诫他人。例如,南北朝时有一位高僧,他见到寺里的和尚偷懒怕苦,就写了座右铭来激励他们:"勤之勤之,至道非弥。"意思就是说要勤奋些、再勤奋些,领悟真理的时间就不会远了。

清道光元年,东阳令陈海楼曾在北京得到岳飞的一方端砚,砚呈紫色,体方而长,背镌"坚持守白,不磷不溜"八字,字为行书。此砚后为文天祥所得,文天祥又刻上铭文:"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铁坚,守之勿失道自全。"岳飞和文天祥就是以这一铭文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

座右铭也常被写成条幅挂在书房内和自己经常休息的地方,如林则徐手书"制怒"二字就是。

有趣的"打油诗"

打油诗原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于平仄韵律。这类诗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有时暗含嘲讽。现在一些人仍喜用打油诗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想。

打油诗据说为张打油所创。唐代南阳有个文人叫张打油,他喜欢写诗,却不按当时作诗要遵循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严格的规定去写,而是兴致一来,信口吟唱,不过倒也十分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听者捧腹大笑,平民百姓非常喜欢。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一时兴起,就吟起诗来: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难说怎么高明,但能抓住眼前景物,既通俗又形象,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张打油"的名字就在附近传开了。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咏诗取乐,岂不逍遥?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作些什么诗?"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其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当时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却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老爷焦急不安。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紧张的局势,便去求见参政老爷,说是作诗逗趣,以解其闷。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天兵百万下江南,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南阳城内缺粮草,外无救援,想到破城之日的惨状,参政失魂落魄,束手无策,何等狼狈!

从此,张打油的名声传得更远了。后来,人们就把类似张打油这种通俗浅显的诗称为"打油诗"。

"老好人"的传说

"老好人"是指那些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但缺乏原则性的人。关于它的来源,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他都回答"好"。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好好先生"。这天,"好好先生"正在家习字作画,家奴来报:"刘员外来见!"司马徽一听,高兴地说了句:"好!"刘员外一进门就哭丧着脸,司马徽问:"刘员外,今天可好呀?"

刘员外的儿子因在外面胡作非为,杀了人,被官府抓住,押进死牢,就等秋后问斩了。他听说司马徽为人不错,朋友也多,让他给想想办法,于是对司马徽说:"我儿不孝,犯了王法。"司马徽没听完话就接口说:"好。"

刘员外一听,强压怒火继续说:"现在被押在死牢,秋后问斩。"司马徽说:"大好。"刘员外气得转身就走。这时,司马夫人上前劝道:"别的事说好无妨,人家儿子要死了,怎可说好?"

司马徽一拍大腿:"夫人,你这话说得更好不过了。"

"马大哈"的由来

"马大哈"是指那些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办事草率之人,其实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20世纪50年代那段《买猴子》的相声,曾风靡全国。故事说有个叫"马大哈"的人,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出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盲从惯了,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一连串令人捧腹不已的大笑话。先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虽然觉得"采购单很离奇",但是仍到处买猴子交货,最后把猴子都运回来了,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

这段相声使"马大哈"一词由此诞生,迅速传遍全国。

"两面派"的由来

"两面派"这种人总是令人感到厌烦,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两面派"呢?有人说,"两面派"总是口是心非,戴着面具做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同志之间挑拨离间,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其实是道貌岸然。

追根溯源,"两面派"来源于元朝的一段血泪史。元朝末年,元军与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有苦说不出,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喜庆的标语以示热烈欢迎,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老百姓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一块薄木板的两面都写上标语,一面写着欢迎元军"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了大祸。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后见家家大门上色彩缤纷的欢迎标语非常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大门上的木牌吹翻,反面欢迎元军的标语立刻映入眼帘。常遇春看到后大怒,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的"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人人喜欢"戴高帽"

说一下"戴高帽"的来历。古时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是高帽,且依身份、官职大小的不同,帽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古代人若说给他人戴高帽,是表示将其视若帝王般高贵。时至今日,也有不少人喜欢起高帽来了。他们不但乐意接受人们奉送的高帽,还不时也给别人献上几顶。所谓"戴高帽",即指那些吹捧、恭维别人的话语。

"戴高帽"一词源于唐代李延寿所著《北史·熊安生传》中的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他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来,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戴高帽"。

"磨洋工"的由来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原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戒烦戒躁,颇耗时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个有趣故事呢。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十四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烦琐。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表达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不满。流传至今,"磨洋工"一词就成了干活不积极的意思了。

"黄粱梦"的传说

"黄粱梦"是用来比喻想得到的好事最终落得一场空。此外,还有"黄粱一梦""一枕黄粱""邯郸梦"等提法。此词出自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

故事记载,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时,在旅店里结识了一个会神仙术的道士吕翁。言谈间,卢生连连叹息自己贫困的境遇,时时流露出不甘寂寞、向往荣华富贵的心情。吕翁觉察后,便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个青瓷枕头送给卢生,并说:"小伙子,今晚你枕着这个枕头好好睡一觉,就可以得到你所向往的东西了。"

当晚,卢生枕着这个青瓷枕头睡下后就做了一个美梦:恍惚中,他梦见自己回家后,娶了本县名门望族崔家的漂亮千金为妻。第二年,又考中了进士,后来由县尉步步高升,青云直上,从节度使、御史大夫,最后官至宰相。期间,他还统率大军,出征外族,开疆辟土,立下赫赫奇功。所生的五个儿子,个个聪明过人,功成名就。后来,自己又被弹劾贬谪,历尽曲折,终于获得皇帝察知冤情,从此更受皇上宠信。为官几十年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正当卢生沉浸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时,突然一觉醒来了,只见自己仍躺在旅店里,一切都是原样,就连店主人在他睡觉前所蒸的黄粱米饭都还未熟。卢生这才猛然明白,人生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短暂的一枕黄粱梦。

以后,人们就把"黄粱梦"喻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欲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

人人不愿喝的"闭门羹"

众所周知,"闭门羹"是拒客的意思。但羹本是煮成浓液状汤、粥之类食物的泛称,如鸡蛋羹、莲子羹等,而"闭门"是关起门来拒绝客人进入,二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唐代冯货《云仙杂记》记载,相传在唐代,宣城(在今安徽境内)秦楼楚馆生意兴隆,出了一位轰动一时、令人倾倒的名妓,名叫史凤,有闭月羞花之貌,并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她那迷人的歌喉、动人的舞姿,更使一些纨绔子弟、风流才子神魂颠倒。许多年轻男子纷纷慕名而来,不惜花重金,以求见佳人一面。

但这史凤虽身陷青楼,却不乱来。她有个倔犟脾气,不是任何人都能求见的。如对寻花问柳的嫖客,或因名誉地位,或因人品相貌,或因才学文采,分成三六九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就是说,她不中意的人来了,就闭门不见。为了顾全面子,使嫖客不失体面,她会客气地款待一碗菜羹之类的粥喝。这样,时间长了,一些嫖客见菜羹摆上,就意识到史凤不愿接待,也就知趣地走开了。由此可见,"闭门羹"隐指主人不愿意接待时所采用的一种婉转客气的拒绝方式。流传至今,"闭门羹"就成了拒客人于门外,不与相见的口头语。当然,现在拒绝来客,只有闭门而没有吃羹的待遇了。

"鬼门关"的来源

"鬼门关"意指凶险的地方,如某人得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医治好了,就会感叹地说:"唉,真是上鬼门关走了一趟啊!"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此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存在于神话中的地名,另一个是实际存在的地方。《西游记》第十一回写唐太宗游"地府"时,"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他就从这"鬼门关"进入了"森罗殿",会见了阴间诸王,并到"一十八层地狱"等处,后来又"还魂"回到世间。另外,在古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经》里所保留的神话传说中也有"鬼门":"沧海之中,有度朔(地名)之山,山有大桃木(树),其屈蟠(枝杈盘曲)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在这些传说中的"鬼门关"或"鬼门",是指通往阴间的门。

而实际存在的"鬼门关"据《旧唐书·地理志四》记载,是一个古关的名称,在今广西玉林北流县西交界的山口上。这里两边山峰对峙,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关隘,地势甚是险恶,是古代通往广西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以及越南的通道,气候温热,在茂密的山林中常有毒害人的瘴气。古代文人官僚获罪迁谪蛮荒,多经由此地,而死者甚多,罕有生还,所以有"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的谚语。后来经过历代的开发,从明朝就已改名为"天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