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原意
"牺牲",现指为了正义或者其他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是一种无私的行为,而在古代,"牺牲"却是指宗教祭祀仪式上所宰杀的牲畜,仿佛与今天的意思相差甚远。
牺牲都从牛字旁,因为牛在古代是贵重的牲畜。"牺"是指宗庙祭祀时毛色纯正的家畜,它是祭牲之专名。《礼记·曲礼下》:"诸侯以肥牛,天子以牺牛。"这是说,古代礼制,祭祀诸侯用肥壮的牛,天子则要用纯色的牛。"牲"指供祭祀的家畜。孙诒让《正义》:"祭牲必毛纯体完。""体完""全体"都是指整只的牛、羊、猪。这里的"牲"便是指用于祭祀的全只的家畜。对于祭祀祖先的飨宴,不仅要毛色纯(牺),而且要整只的(牲)。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不忘根本,对于祖先非常重视,祭祖是隆重而讲究的。
牲畜,指人饲养的动物,如"家畜""农畜",含义较广泛。古时有所谓"三牲六畜","三牲"指猪、牛、羊,而"六畜"则包括鸡犬、猪、牛、马、羊。古时常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形容农之丰年。据郑玄注:"始养之曰畜,半用之曰牲。"这便是说,刚开始饲养的牲口叫"畜",养壮大而可宰的叫作"牲"。
由此可见,"牺牲"的现代义是根据古代宰杀牛羊猪以供作祭祀这一事而引申出来的。对于被杀的牲畜来说,是为了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生命的,于是凡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便是做出了牺牲,牲畜如此,人亦如此。
"大夫"原来是官职
现在,人们很自然地把医生称为"大夫",而在古代,"大夫"是指朝廷的高官。不过,要注意,它们的发音是不一样的。那么,朝廷的高官是怎样成为医生的呢?
"大夫"是个官职,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大夫"之称,而且按照职位高低不同,还分上、中、下大夫。屈原就曾以"三闾大夫"的官位主持楚国的朝政。唐代以后的"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等都是皇帝身边的重臣。
医生在古代地位极低,是排在九流十家之外的不能入流的低贱职业。医生在那时当然不能与官位高的大夫相提并论。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吏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致使官衔泛滥。当时,人们习惯以官名相称,读书人称"相公",卖茶人称"茶博士",有钱人称"员外",这样一来,医生被称为"医大夫"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真正称医生为"大夫"是从宋代开始的。在宋代,随着医学制度和医学管理的发展,医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医生也越来越受尊重。宋代设有医官,官阶分"大夫、郎、医效、祗候"几个等级。这样,称医生为"大夫"就成了正式的称呼,并一直沿用了下来。到了现代,封建官员"大夫"不复存在,医生便独占了"大夫"这个名称。
"流氓"原指无家可归的人
今天,一提"流氓"这个词,我们就产生厌恶、反感的心理。按现代汉语的解释,"流氓"从广义上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从狭义上指侮辱女性的人。然而,从词源上来看,"流氓"最早并不是指坏人。
流氓的本义是指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在古代并不含贬义。流,是像水一样流动,无立足之处的意思;氓,古代指的是"民"。民,按郭沫若解释,甲骨文是画的一支锥子刺瞎一只眼的形状。上古各社会集团互相征战,抓的战俘都是奴隶,为了不让他们跑掉,不但戴上木枷,还刺瞎一只眼睛。"民"因此就指那些失去自由的劳动者了,所谓"以锥刺目者为民"。后来,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和小生产者也可以称为"民",这是因为他们与过去的奴隶一样从事劳动的缘故。这一来,"民"可指固定的耕作者了,过去它所指的逃亡农奴的本义则用"氓"来表示,字形加个"亡",是因为这些人离国离家,流亡在外。"亡"不是死,而是"逃走"的意思。
既然"氓"是抛家离国、四处迁徙的人,那么"流氓"也是四处漂流、无家可归的人。在统治者眼里,这种贱民是无所顾忌的,他们没有职业,没有家庭拖累,为了活命,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们没有妻子,因而爱说粗话,下流地侮辱妇女。这样一来,词义发生了变化,"流氓"便成了对坏人的鄙称,产生了贬义,含有"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意思了。不但有这种行为的人被骂为"流氓",这些行为本身也可称"流氓",比如放刁撒赖、侮辱妇女等行为都被称为"耍流氓"。
总的说来,"氓"和"流氓"本来在古代无贬义,指"无业游民",是个中性词,《诗经》就常把普通人称为"氓"。"氓"的中性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见到迹象。由此可见,"流氓"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人的主观认识是起了促进作用的。
"借光"的由来
"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人们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用于向别人询问或请别人给自己方便的谦辞。比如在人多拥挤时,请求别人让一下路,我们会说一声"借光",搭乘别人的车时,也会说一声"借光"。但是,"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叫甘茂的将军因受人诬陷,不得已逃往齐国。走出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南),正碰见苏秦的弟弟苏代要到秦国来。两人闲聊起来,甘茂问苏代:
"你听说过江边姑娘们的事吗?""我没有听说过。"苏代回答说。
甘茂接着说:"江边上有一个姑娘,家里很穷,点不起灯,总是到别的姑娘们点着灯的屋子里去做针线。别的姑娘见她老是不带灯油来,就很讨厌她,准备赶她走。这个姑娘说:"我因为买不起灯油,所以每次都先到这间屋子里来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座席安排妥当,让你们舒舒服服地做针线活。满屋子都是亮堂堂的,你们为什么对我要吝惜一点多余的光亮呢?如果不赶我走,让我继续在这里干活,对你们有什么妨碍呢?但对我而言,借一点光却大有好处,何必赶我走呢?"大家觉得她说的话很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甘茂接着提出请求:"现在我犯了错误,被秦国赶到关外来,打算到齐国去,情愿替你们做打扫屋子和安排座位一类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把我赶走!"苏代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马上爽快地说:"好。你到齐国去吧,我一定叫齐国尊重你。"苏代到了秦国,先对秦王说甘茂离开秦国,实在对秦国不利,并劝秦王用隆重的礼节把甘茂迎回来。秦王接受了这个意见。后来苏代回到齐国,又对齐国说甘茂如果被秦国迎回去,实在是齐国的损失,并劝齐王重用甘茂。于是齐王就留请甘茂在齐国,并拜他做了上卿。
以后,人们就根据甘茂说的江边上那个姑娘借灯光的故事,用"借光"这个词,表达请求别人在不妨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给予方便的意思。
"经济"的原意
关于"经济"一词,词典中的解释:一是指国家或个人的收支状况,如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经济结算""把经济搞活",等等。二是生活上的节省或节约,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例如有些餐馆门前挂的招牌写着"经济小吃""经济早点"等。然而,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并不是以上这两层意思,而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晋书纪瞻》中"识局经济",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有"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它们都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李白有一首诗《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大意是:鲁地的老头子一开口就谈五经,一辈子只知道死啃经书的章节、句读,如果有人问他们治理国家的方略,他们就像落在烟雾之中,茫茫然,一无所知。"经济策",既不是管理财经之策,也不是节约之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痛恨"仕途经济",也不是说他讨厌同金钱打交道。这里"经济"都是"经世济民"的意思,比现代的"经济"含义要广泛得多,因此古代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高低,往往以是否善于"经济"为尺度。
由此可见,"经济"一词发展到现在,与古时相比,词义已发生了改变。
"红尘"原指繁华的都市
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有人发出"看破红尘"的感慨,说把人间的事都看透、看明白了,对尘世间已无所眷恋。其中,"红尘"一词,指的是人间俗世之意。那么,它的原意是什么呢?
在古代,"红尘"原是指繁华的都市。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在《西都赋》有诗云:"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的地方,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城池,平民宅子亦被笼罩,尘埃四起,与云联结。南北朝诗人、骈文家徐陵的《洛阳道》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用以形容都市的繁华热闹。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描写的是驿站信使不送信,却千里飞骑为杨贵妃送荔枝。这里的"红尘"主要指驿道、闹市街衢的飞尘,也是用来表现都市的繁华。
到了近现代,"红尘"由"繁闹尘世"演变为作"人世间"解,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第一回在释题中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意思就是说,那块石头无才补天,便被"大士""真人"带到人世间来了。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出轨"原非指外遇
现在我们经常用到"出轨"一词,含义大家都明白,那么它的本义是什么呢?"出轨"一词中,"出"是"从里到外、离开、超出"的意思,而"轨"指的是"轨道"。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按字面理解,就是"离开了轨道","出轨"的本义即为如此。
《礼记·曲礼上》有这么一句:"国中以策彗恤勿驱,尘不出轨。"这大概是"出轨"一词最早的出处。这话是说,车马一进入都城范围,赶车人就不能再用马鞭抽打驱赶马匹了。这个时候,你只能用竹叶笤帚轻轻地碰触马匹,以驱使马匹慢慢往前。与此同时,赶车人也必须让马车沿着旧有的车辙前进,只有这样,路上的尘土才不会飞扬起来,这是保持都城清洁的一种办法。
这里的"出轨"用的是其本意。路上本来就有车痕,这些车辙就像现在的铁轨一样,保证马车在上面自由安全地走动。轨道既然已经存在,那么轨道上的车辆便只能按着轨道或前进或后退,一旦离开了轨道,就很容易翻车。从这一点来说,这轨道和既定的规则、制定的律法有些相像,这些规则不正约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吗?
后来,人们便把"出轨"引申来形容语言和行为脱离了原则,超出了界限。常见的用法是夫妻二人中,若一个有了外遇,对另一人感情上有不忠的行为,则说其"出轨"了。
"名堂"的由来
生活中,我们形容猜不懂某人的意图时,就会说:"搞不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不过,这里"名堂"原本却是写作"明堂"的。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祭天敬祖、封官行政、立学讲课等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相传汉武帝有一次登临泰山,看见山上有一处古时明堂遗址,他一时雄心大发,便要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的明堂,以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可是,明堂的建造方法很早就失传了,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样儿,也就只好作罢。
唐朝武则天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则天本人好大喜功,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面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是清水环绕,其中有响履木铺成的复道通到岸上,非常豪华。
武则天看后感到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于国无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后明白了刘允沦的一片苦心,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
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就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