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彩的语言艺术:词海拾贝
2872500000019

第19章 艺术词拾贝:人类的精神食粮(2)

经过魏晋南北朝一百六十多年的大动荡和民族文化的大融汇,至公元589年隋代统一中国,杂技艺术已经极为成熟,至唐代成为宫廷和民间共盛的艺术。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有了各种街坊、市场的演出场所,当时称瓦子乐棚。杂技、舞蹈、武艺、说唱各种形体表演艺术,同场献艺、互相观摩,无疑对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元代在元杂剧中因为当时的戏剧艺人和杂技艺人同场献艺,并在元代鼎盛成熟起来,研究者认为,"杂剧"所以有此名称。

明清两代杂技与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很少在宫廷演出,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但戏曲却勃兴起来,形成以武戏为主的繁荣景象。清代杂技艺人生活凄苦,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蹬技"和"古彩戏法"都有了新的创造,"耍坛子"、"剑、丹、丸、豆"系列幻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如今,通过影视等媒体,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杂技。在竞技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汉代百戏的倒立、顶碗、杂耍、驯兽;在歌舞台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汉代百戏中舞女们优美的舞姿和小丑诙谐的表演。

民间戏曲--"皮影戏"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盛兴于清代的河北,它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民间戏曲。

皮影戏,俗称"影子戏""灯影戏"或"土影戏",有的地区还叫"皮猴戏""纸影戏"等。它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其剧目、唱腔多汲取地方戏曲营养,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器乐伴奏。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戏的人物也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为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皮影戏的内容,多为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

起源于汉代的"剪纸"艺术

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起源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剪纸又叫"窗花",因劳动人民常把它作为年节装饰贴在纸窗上,故而得名。它由手工制作,再配以明快鲜艳的色彩,所以独具特色,令人爱不释手。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羽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深为群众喜闻乐见。剪纸艺术,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和刀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创造出这样一个艺术品种,后经过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植根于劳动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刻窗花,通过勤劳灵活的双手,把他们的朴实情感、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反映了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剪纸艺术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在漫长的年月中,经过无数不知名的农民作者的千锤百炼,创造出了大量日臻完美的优秀作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术家。剪纸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以"阴刻"为主和"色彩点染"上,它以其饱满朴实的构图、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强烈的色彩对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东北独有的"二人转"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劳动人民中间的一种独具地方风味的综合艺术,它作为东北独有的地方曲艺曲种,已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二人转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其中拉场戏已具成型的戏曲样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带。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1934年4月27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如今,二人转已深入东北农民的心里。东北民间有句话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当地人也比喻说:"二人转好比车轱辘菜。"形容它长在乡间的泥土里,踩不死,轧不败,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的心坎上。今天,它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民间雕塑艺术--"泥塑"

泥塑,中国民间一种传统的雕塑工艺品,俗称"彩塑"。它的制作方法很有趣:先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再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后,再施彩绘。

泥塑的产生,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策》中在记述苏秦劝阻孟尝君入秦这个故事中,曾有抟泥做土偶的记载。做泥俑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鼎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朝的宫女像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个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其中,"泥人张"指天津捏泥人张长林,他是一位民间捏塑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古筝"的由来

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国就已经有筝了。那么筝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可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当时,秦国有一种乐器叫瑟。有个叫宛无义的人,弹瑟的技艺非常高,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喜欢弹瑟。有一天,姐妹俩都争着到父亲那里学习弹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里,爱撒娇的妹妹哪里肯让,赶忙跑过去,双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两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让。忽然,"咔嚓"一声,瑟被掰成了两半。

父亲闻声急忙赶过来,不由得愣住了。只见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气,忙把两个女儿手中的瑟拿过来,唉声叹气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拨,让他吃惊的是,半边瑟竟发出了更好听的声音。

宛无义早忘了责备女儿,他把半边瑟分别做了些修缮,结果这半边瑟比原来好弹,声音也更好听了!他欣喜万分,就把这"二女相争,引破为二"的瑟,叫作"筝"。从此以后,"筝"就在秦国流传开了。

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乐器,同样历史悠久--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产生于东胡的奚部,因此被叫作"奚琴"或"奚胡"。北宋欧阳修有"奚琴本出奚人乐"的诗句,其中的"奚琴"就是马头琴。清代称之为"潮尔"。

马头琴的由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赛马会上,王爷因嫉恨赛手苏和的小白马赢得了冠军,所以害死了小白马。苏和十分想念心爱的小白马,于是用木头依照小白马的样子雕出了马头琴杆,用马尾作琴弦,制作了马头琴。粗犷深沉的琴声杂糅着他失去小白马后的哀思之情以及对王爷的愤恨。苏和的遭遇得到了牧民们的怜悯,一人唱万人和,马头琴很快就在草原上盛行起来。随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蒙古族同胞对马头琴愈加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