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界--"梨园"
梨园是对中国戏曲界的称呼,旧时常将戏曲行当叫作"梨园行",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子弟",将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一直沿用至今。它的由来呢?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术,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术的代名词。据传说,早年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戏曲、音乐的爱好者,他自己不仅爱听、懂欣赏,还能唱上两口,玩玩乐器,指挥排练。他最爱大型歌舞,于是,这位皇帝主持选拔了三千名乐师,常亲自光临指导,将艺人集中于皇宫中的梨园演练。后来,人们用皇上提供的演练场地"梨园"指代戏曲音乐行当。
国粹"京剧"的由来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以其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并有一大批爱好者继续发扬光大。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俗称"皮黄戏"。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他们把汉调、秦腔、昆曲的曲调及表演方式融入徽剧,并将其演变成一种更为美妙的声腔,称为"京调"。清末民初,京班掌控着上海的全部戏院,于是"京调"正式被称为"京戏"。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称为"皮黄"。经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程式。京剧在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武术技巧,多用虚拟动作,节奏感强,技艺高超,唱腔悠扬委婉,念白也带有音乐性,形成了中国戏曲"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表演艺术体系。
"舞蹈"的起源
《诗经·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是艺术之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记忆范围。
今天的民间仍然流传着许多有关舞蹈起源的传说。景颇族著名的节日祭祀歌舞"目脑纵歌"有一个历代相传的起源传说:
当时只有天上才有歌舞。据说有一年地上的百鸟应太阳公公之邀到天上去做客,参加天上举行的"目脑纵歌",由此百鸟学会了唱歌跳舞。它们很愉快地回到了地上,之后公推学得最好的孔雀做"脑双"(意为领头的),聚在一起跳了起来。正好被景颇族的祖先腊贡扎夫妻看见了,便偷偷默记下来,传给了世人。从此"目脑纵歌"既作为歌舞的节日,也作为祭祀民族祖先的日子流传于世。至今"脑双"仍须戴孔雀羽毛,以纪念孔雀的功劳。
侗族也有一个传说:过去侗家没有歌舞,后来到天上讨来歌舞,但在回人间的路上,又不慎掉进了龙潭。多亏一只水獭下龙潭帮他们取了回来,侗家才有了歌舞,才有了"踩歌堂"这个节日。古老的东巴舞谱《祭什罗法仪跳的规程》中,记下的第一个舞蹈是《舞的起源》。经文上说:"远古的时候,在人类生长的丰饶辽阔的大地上,三百六十个东巴还不会跳舞。这时,米利达吉海(传说是人类最早见到的海)长出一株叶细如发的树苗,叫赫依巴达树。树梢上栖息着大鹏、狮子、飞龙三个胜利神。跳舞的方法和本领首先是由它们三个从住在米利达吉海的金色神蛙那里学来的。至于金色神蛙,它的舞蹈本领又是从住在十八层天上的盘珠萨美女神(纳西族传说中智慧美丽的歌舞女神)那里学来的。三百六十个东巴跳的舞蹈最初就是来源于这里。"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至今依然在流传。
品品"小品"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种形式不一的小品总是惹得观众捧腹大笑。那么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小品"一词最早始于晋代,本属于佛教用语。《世语新说·文学》"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加重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而受到人们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初喜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被搬上荧幕,它汲取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此外,还有一种专供阅读的文学小品。
起源于清朝末年的"双簧"
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人在前面表演,另一人躲在椅子后面说,这种形式的艺术就叫"双簧"。"双簧戏"主要流行于北方各地。它起源于清朝末年。据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唱单弦的艺人黄辅臣是众名角之一,慈禧太后很喜欢他演唱的滑稽戏。有一次,慈禧太后传黄辅臣速到内廷,恰逢黄辅臣喉咙痛,本不能去,但又不能抗旨,于是他带了儿子一起进宫。上场时,老黄弹弦子做面,小黄藏在椅子后面演唱做里,谁知给慈禧太后看穿了,黄辅臣父子吓得不敢抬头。不料慈禧太后见他父子俩的配合天衣无缝、妙趣横生,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开玩笑道:"你俩这叫双黄啊!"
从此"双黄"(以后写成"双簧")就成了一门独立的曲艺形式。
"黄梅戏"的由来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原名"黄梅调",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在剧目方面,黄梅戏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
关于黄梅戏起源何处,目前尚有争议,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几种传说。传说之一:安徽桐城是黄梅戏的源头。传说之二: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四: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北方曲种--"相声"
相声,中国北方曲种,在我国广受欢迎。它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曲艺艺术。含有相声艺术因素的文学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俳优,后来经过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吸收了其他表演艺术的积极因素,如魏晋时的笑语、唐代参军戏以及宋金杂剧里滑稽含讽的表演等。到了明代,隔壁戏与笑话艺术统称为"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普及与发展,为相声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兼备说、学、逗、唱艺术形式的相声形成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之前。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
历史悠久的"杂技"
"杂技",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兼并激烈,群雄角逐,竞相养士。这些士中当然也有口把式,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说客为特征,但更多的是身怀奇技异巧或勇力过人的大力士。这些就是杂技艺术的正式形式。
汉代百戏,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当时,并没有"汉代百戏"的叫法,而是多半沿袭秦朝的称法,叫作"角抵",如"角抵戏""角抵奇戏""角抵诸戏""角抵百戏"等。"汉代百戏"是东汉以后对上述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统称。由于百戏实际上是以杂技为主导的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所以后人也习惯把百戏看成是今天杂技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