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43

第43章 论治宜方(4)

(2)西方:是盛产金玉,遍地砂石的地区。故其气候特点是收引劲急,类似于秋令的清凉肃杀气候;环境特点是多高厚土山,其地多风,水土之性刚强;生活特点是不讲究穿衣而披兽皮或穿毛布。吃的是酥酪膏肉一类的厚味饮食;体质特点是比较肥胖,不易为外邪所侵犯;致病特点是多为饮食不节、七情失调等内伤所致;治疗特点宜用药物治其内。所以,药物治病之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3)南方:为阳气最盛,万物生长繁茂的地区。故其气候特点偏于炎热,类似于夏季;环境特点是地势低下,水土较弱,雾露常聚;生活特点是喜欢吃酸味和发酵过的食物;体质特点是经文理而色赤;疾病特点是易发生筋脉拘挛、肌肤麻痹一类疾病;治疗特点是宜用微针浅刺,以祛除在表之邪。所以,九针治病方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4)北方:为天地之气闭藏的地区,其地势高,故其气候特点是风寒凛冽,类似于冬天;环境特点是依山陵而居,习惯于野外居处,生活特点是以牛羊乳为主食,体质特点是由于气候寒冷,乳食又性寒,因此人体多脏寒;治疗特点是宜用灸法来温阳散寒。所以,艾灸疗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5)中央:地区地势平坦而湿润,故其气候特点是寒温适宜;环境特点是地平多湿,物产丰富;生活特点是食物品种较繁杂,较少劳动;体质特点是体弱阳虚,易伤于湿;致病特点是痿痹、厥逆、寒热;治疗特点是宜用导引按摩之法运行气血,以祛除疾病。所以,导引按摩的治病方法是由中央地区传出来的。

“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是什么道理?

“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经文回答曰:“地势使然也。”因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区域不同地理形势亦异,人们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各具特点,常见病、多发病也有所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各有所宜。尽管各地治法不同,但都是根据当地人们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疾病病机而施治,所以都能取得好的疗效,这就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如东方多痈疡、南方多挛痹等。疾病不同,自然治疗方法不同,即经文所举的砭石、毒药、艾灸、九针、导引按。砭石切开排脓;九针疏通经络而解除痹痛,艾灸纳热以驱寒。其道理在于说明不同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经文中“一病”二字,注家均未作注释,根据经文阐发“地势使然”,地理环境不同,决定气候、习俗、疾病的发生各有差异之理,可以考虑“一病”当是“异病”。这就要求医生在临床治病中必须了解情况。

(1)“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即必须了解病人所在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及体质与发病等特点,全面而详尽地了解病情,从而决定采取与之相宜的治疗方法。

(2)“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即古代五方人民积累总结出来的五种治病方法,各有其适应的范围,因此,必须全面地掌握这些治法,从而达到“治所以异,而病皆愈”的良好治疗效果。这就是因地、因人治宜的治疗原则。

“圣人杂合以治”这句话有什么实践意义?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谓掌握了针刺、药物、导引按、砭石、灸焫等多种治疗方法,就能根据天时地域之宜,五方之人的不同体质及具体病情,分别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经文指出,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这就启示一要精通多种医疗技术,二要遵循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灵活施治。

什么是标本不得?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患者的神机为本,医工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为标,如果患者体内的神机衰败,则不能使医工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此论点精辟地论述了病人和医生、疾病和治疗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处理好标本关系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治病要因人因地制宜?

《素问·异法方宜论》从治疗学角度,创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认为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不同饮食生活习惯、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因此,在治疗时,就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际观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医学思想,与现代气候区划理论、医学气象学思想、医学地理学思想相一致,即使在医学、科学发达的今天,《内经》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的意义?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药食有五味,五味分属四(五)时、五脏,药食气味在治病中各有不同的作用。气味偏盛的药食能攻逐邪气治疗疾病,五谷杂粮用以滋养五脏,水果类可以营养脏腑,牛、羊等禽、畜类之肉能补益脏腑精气,葵、藿、薤、葱、韭等蔬菜可补充五谷杂粮、水果、肉类等的不足,从其他方面营养五脏。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既是维持人类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食品,又是驱逐邪气治疗疾病的药品。既能分别补益不同的脏气,又能共同作用,增强正气,祛除邪气,促进康复。但是,五味分别归属四(五)时五脏,所以选择应用,要根据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不同,五脏之气偏盛、偏衰,以及苦、欲等具体情况,以其所宜而用之。

汤液醪醴在不同时期的应用如何?

(1)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因上古圣人注重养生之道,善于适应自然环境,调控精神、嗜欲,身心健康而无病,故“为而弗服也”。

(2)中古之世,道德稍衰,服之万全:到了中古时期,人们对待养生的态度有所变化,不太注重养生之道,使身体素质稍差,故“邪气时至”,但仍可“服之万全”。

(3)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当今之世(《内经》作者所处时代)人们违逆养生法则而致疾病丛生,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言:“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病至如此程度,则非汤液醪醴之所能及也,而必配以药物,针刺艾灸法综合治疗方可奏效。

经文通过汤液醪醴在三个不同时代应用效果的对比,意在说明养生治病的重要性,体现了《内经》预防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对养生的忽视,知识的缺乏,以及从单纯应用汤液醪醴治病,到药物、针石等综合方面的运用,表明了疾病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也说明了医学自身的发展。

如何理解“孤精于内,气耗于外”?

“孤精于内,气耗于外”较大。一种意见认为是精中无气,阴内无阳,故曰“孤精”。气,指阳气。如张介宾注:“精中无气,则孤精于内;阴内无阳,则气耗于外。”第二种意见认为“精”指五脏之精,“气”指肺脏呼吸之气。如杨上善注:“虽有五脏之精,而外少吐纳之气。耗,少也,肺伤竭也。”第三种意见认为“精”是对水肿病机的补充。但对此认识分歧指肾精,“气”指肺气。如高世拭注:“肺主气,肾藏精,精气相交。今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水天上下,不相通矣。”王冰之解可谓第四种观点,他认为“精”为阴精,“气”为阳气。“孤”为损削,“耗”为耗伤。曰:“阴精损削于内,阳气耗减于外,则三焦闭溢,水道不通,水满皮肤,身体水肿。”此上四说似均难合经文本意。结合上文“五脏阳以竭”作阳气虚损、失于蒸化之解,此处“孤精”应指停聚体内的水湿,“气”指上文之“阳”即阳气。当津液化为水湿充斥肌肤为水肿,此种水湿又为阴邪,故而更伤机体之阳。此解正与“津液充郭,其魄独居”相应。所以才有“形不与衣相保”、“形施于外”、“四极急而动中”等全身高度浮肿的症状。

诊治疾病的“四易”和“四难”指什么?

“四易”指的是“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

“四难”指的是“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这些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指出诊治疾病时,必须观察人的形体、神色、色泽、脉象等各种征象,才能辨别疾病的易治和难治。

如何理解“五脏阳以竭”?

一者认为,“竭”通“遏”,即五脏阳气阻遏不通、不能化水,是经文水肿病的病机,这一认识主要是因为原文描述的肿势较重,主要采用“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祛除实邪的方法,因此其证候当属实证,且在治疗后的结果中提到“五阳已布”的缘故。

一者认为,“竭”即衰竭,由于五脏阳气衰竭、无力化水,形成水肿,原文描述的症状虽多为实证,治法也多为祛邪之法,但证之临床,阳虚不化致水肿者较为常见,也往往可形成较严重的肿势,此时虽属虚证,治疗常遵循“急者治其标”的原则,运用“去宛陈莝”和“开鬼门,洁净府”等急祛水邪的方法,且原文在治疗结果的描述中提到“精自生,形自盛”等句,可作为对虚证理解的依据。

两种认识均有道理,当灵活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