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围产期护理学
28680000000032

第32章 新生儿护理(2)

4.低血糖:肝糖原贮存减少,糖异生底物如脂肪酸和蛋白质缺乏,糖异生酶活力低下,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而儿荼酚胺水平较低。出生时如有缺氧情况,使糖原贮存更趋于耗竭,极易发生低血糖。非匀称型由于脑与肝之比相对较大,更易发生低血糖。

5.红细胞增多症: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红细胞生成增多。据统计,足月小于胎龄儿中50%红细胞压积>60%,17%>65%。红细胞增多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而影响组织正常灌注,导致全身各器官受损,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如呼吸窘迫、青紫、低血糖、心脏扩大、肝大、惊厥、黄疸等。

【治疗】

1有围生期窒息者生后立即进行复苏。

2.注意保暖,有条件者置入暖箱中,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减少能量消耗。

3.尽早开奶,预防低血糖。注意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并给予治疗,不足者可给予部分静脉营养。

4.症状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静脉血红细胞压积>0.7(70%)可进行部分换血治疗。

【预后】

1.长期预后与病因、宫内受损发生的时问及持续时间有关。其围生期死亡率是适于胎龄儿的10倍,围生期窒息和合并致命性先天性畸形是引起死亡的两个首要因素。

2.大部分小于胎龄儿出生后体重增长呈追赶趋势,随后身长也出现迅速增长阶段,生后第2年末达到正常水乎,体格、智力发育正常。

3.约8%出生体重或身长小于第3个百分位者出现终身生长落后,但最近研究发现,生长激素治疗可获得满意的身高。宫内感染、染色体疾病等所致严重宫内生长迟缓者可能会出现终身生长、发育迟缓和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学习、认知能力低下,运动功能障碍、甚至脑瘫等。

4.生后发病率高,如易患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脂质代谢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预防】

1.加强孕妇保健,避免一切不利于胎儿宫内生长的因素。

2.加强胎儿宫内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并对孕母进行治疗。

3.如有宫内窘迫,应立即行剖宫产。

【护理】

护理原则和早产儿相仿,为节约小样儿能源,应该维持适当的环境温度,但由于足月小样儿生活能力较强,故保暖和喂养较早产儿容易。足月小样儿生后即应测血糖,偏低者可于生后1~2小时内喂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血糖。对顽固低血糖患儿,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若有症状作部分交换输血疗法,用血浆或白蛋白替换患儿部分全血,以降低红细胞压积。换血量约10~20ml/kg。最近研究表明、小样儿血锌值较正常新生儿低。缺锌导致纳呆、营养及发育不良,因此有人主张小样儿生后宜补锌。预防量从出生到6个月为每天3mg,可给予1%硫酸锌每日0.5~lml/kg口服。如不能经胃肠补充者,则可每日40Ug/kg静脉滴注。

二、大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largeforgestationalageinfant,LGA)是指出生体重大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数的新生儿。凡出生体重≥4000g者称为巨大儿。

[病因]大于胎龄儿可以是生理性的,也有不少是病理性的。

(一)生理性因素:父母体格高大者新生儿也常巨大,但无疾病。有的孕妇在妊娠期食欲好、进食多,胎儿可能巨大,这些是正常巨大儿,属于生理性。

(二)母体或胎儿疾病因素:糖尿病孕母的新生儿、患有Beckwith综合征的新生儿常是大于胎龄儿。这些大于胎龄儿属于病理性。

[病理生理]

孕母患糖尿病血糖高者,胎儿血糖也高,使胎儿胰岛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胎儿的生长。Beckwith综合征,患儿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但原因不明。正常胎盘重量和胎儿重量之比为1:7,大于胎龄儿的胎盘也巨大。

[临床表现]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常表现为肥胖,有时面颊潮红,口唇深红。出生后由于从母体进入的血糖中断,而此时血中胰岛素仍高,故易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母亲的婴儿虽然巨大,但组织器官并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较正常新生儿高。肝功能不成熟使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患Beckwith综合征的新生儿表现体型巨大、突眼、舌大、内脏肿大、脐疝等,有时伴有其他先天畸形,如尿道下裂、腭裂等。易发生低血糖。大于胎龄儿或巨大儿易发生难产,造成产伤和窒息。

[护理]

①发生窒息和产伤时应积极治疗,

②先秤体重,然后作全身体检,注意畸形和其他疾病存在;

③监测血糖和血钙,异常者及时处理;

④大于胎龄儿不一定成熟,应作为高危儿处理。

新生儿保暖和暖箱技术

1.新生儿保暖

由于新生儿由于自身体温调节机能欠佳,体温容易受外界气温的影响,特别是寒冷不仅使新生儿体温下降,同时还会带来多种不利影响。

①降低新生儿的抵抗力:新生儿的抗病能力本来就差,而寒冷又会降低其抵抗力,故容易引起伤风、感冒,甚或引起呕吐、肺炎、硬肿。

②增加氧耗量:如果体温在36℃以下,每降低0.6℃,即增加10%的耗氧量,这样容易使肌体氧气供给不足,无氧酵解代谢增加,其代谢产物乳酸蓄积,从而造成代谢性酸中毒。

③引起低血糖:新生儿体内糖的储备不多,寒冷时为了保持体温,往往使糖消耗增加,可以引起低血糖,而低血糖又将影响脑的功能。

除此之外,如患黄疸时,体温过低易引起核黄疸,寒冷也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体重增加缓慢。有鉴于此,新生儿要特别注意保暖。

保暖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调节好室温,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清洁,但通风换气时避免穿堂风(即对流风),如在炎热夏季,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可在地上经常洒些冷水或放置冷水盆帮助降温,冬季除通过防寒设备提高室温外,更应注意通风换气。

2、根据室温的变化调节好衣服和被服的穿盖,避免因保暖过分引起汗疱疹,脱水热等。居住条件好的卧室,最好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室温最好在18—24℃之间。早产儿应在25—26·C,湿度在60%一65%左右。

3、以下情况应适当减少被服:吃奶或哭闹时都容易出汗;开包换尿布时易感冒,经常性皮肤潮湿且易发生湿疹者。另外,使用热水袋时,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或离皮肤太近。要放置于包被外,严防烫伤。热水袋的水温不得超过60℃,如没有水温计,可将热水滴在大人手背皮肤上不感到太烫就行。冬季空气干燥,不能让新生儿靠近煤炉或暖气包。最好在火炉上烧水蒸发水气,或在暖气包上放湿垫,使空气湿润,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加湿器,以防新生儿呼吸道粘膜干燥而引起呼吸道疾病。

2.早产儿的暖箱应用

早产儿因其发育期短,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均不成熟,体重低于2500g,身长不足45cm,易发生窒息、溶血、低温、感染等疾病,且死亡率高,因此早产儿应特别加强护理,如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暖箱是早产儿保暖、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极低体重早产儿,体温中枢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为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抢救成功率,在使用暖箱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1、暖箱的放置

暖箱保暖采用的是辐射、对流、传导等几种散热方式,其中辐射和对流是主要散热方式。暖箱温度的维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因此,暖箱应避免放在空气对流处,以减少室内温度对暖箱温度的影响。

2、调节最佳箱温

早产儿脱离母体后,体内外环境变化大,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因此早产儿放入暖箱前,应先调节暖箱内预置温度,一般暖箱预置温度达到30-35℃,然后根据早产儿体重及体温情况再选择最佳箱温。最佳温度:指在这一温度下能维持早产儿的正常代谢和正常体温,而超过最佳温度±2℃即会影响早产儿的代谢和体温,一般日龄0-1天早产儿体重低于1200g者,预置箱温35℃,早产儿放入后,再调节至34-35.5℃之间;体重1200-1500g者,预置箱温34℃,早产儿放入后再调节至33.5-34.5℃之间;体重1500-2500g者,预置箱温33.5℃,早产儿放入后,再调节至32-34℃之间。日龄越小,所需最佳温度越高,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温度也逐步降低。因此置入暖箱的早产儿应按体重的日龄调节最佳箱温,在调节箱温时,注意室温对暖箱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3、调节湿度

暖箱内湿度过高,机体水份散发慢,患儿不适,呼吸不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机体水份散发快,,大量散热,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故暖箱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

4、早产儿体温异常的箱温调节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心肺功能及病情,监测体温次1次/4小时。体温超过38℃,可松解包被,或降低箱温,调节箱温时,应根据体温每次降低0.5-1.0℃箱温,并随时观察,避免箱温突然增高或降低而诱发早产儿并发症。

5、暖箱的消毒

暖箱有湿化装置,而热湿度有利于细菌繁殖,故隔日应用1:50084消毒液擦拭箱壁内外,消毒时患儿更换暖箱。患儿出箱后应对暖箱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以免再次使用时发生交叉感染。

暖箱是早产儿保暖、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在患儿使用暖箱的过程中,如遇到高温或低温报警,护士应用时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帮要求护士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应急能力,冷静沉着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现有十余种疾病可以进行筛查,我们国家目前法定的筛查病种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听力障碍,其中前两种是通过足跟血筛查,听力筛查需通过电生理检测。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某些先天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造成的儿童智力低下最有效的办法,可以检查出30多种遗传疾病。其中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等就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苯丙酮尿症发生率全国为万分之一。患儿若能在出生1个月内服用一种低或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一般不会出现智力损害。但如未经处理,95%的患儿智力会呈重度或极重度损害。其筛查如同通过手指验血一样,在新生儿足跟取血测苯丙氨酸浓度便知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俗称“呆小病”)发生率为万分之五,是患儿在胎儿时期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患儿身高和智力发育。由于患儿在新生儿期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家长往往拒绝作新生儿疾病筛查。而一旦患儿出现眼距宽、塌鼻梁、躯干长、四肢短等临床症状后,即使再经治疗,智力低下也已无法挽回。其筛查也是在新生儿足跟取血,作甲状腺功能检查。此症患儿如及时服用甲状腺激素,就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先天性听力障碍在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发生率在万分之十~万分之三十,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万分之十。先天性听力障碍新生儿出生后没有明显异常表现,只有通过听力筛查才能早期诊断,在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即出生后12个月以内实现早期干预,便能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否则患儿将失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新生儿机能筛查

1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在出生前听的能力便已经具备,在生后自然是能听到声音的,但是,在新生儿刚出生的头1~2天里,由于中耳的鼓室还没有充盈空气,并有少许羊水的残留,听觉是靠骨传导来完成的,故听力比较差。在生后3~7天,开始出现明显的听觉。

新生儿从一出生即有声音的定向力。在新生儿觉醒状态,头向前方,用一个小塑料盒,内装少量玉米粒或黄豆,在距新生儿右耳旁约10~15厘米处轻轻摇动,发出很柔和的格格声,新生儿会变得警觉起来。先转动眼,接着转动头向声音发出的方向,但动作很微弱。有时他还要用眼寻找小方盒。如果你将新生儿的头恢复到正前方,在新生儿左耳旁轻摇方盒,他的头和眼又会转向左方。这样可以连续多次准确地转头向声源。好象小婴儿的头是自动天线,能自动地移动到最好的接受声音的方向。他们不但听,而且看声源物,说明眼和耳两种感受器内部由神经系统连接起来了,这种连接使新生儿能尽可能完满地感受外来的刺激,更好地适应外环境。

如果格格声过强时,新生儿会表示厌烦,头不但不转向声源,而且转向相反方向,甚至用哭来表示拒绝这种噪声的干扰。

2新生儿视力筛查

新生儿看东西最合适的距离一般为20厘米左右,相当于妈妈在哺喂新生儿时,妈妈与新生儿脸间的距离。

新生儿对光反应敏感。当新生儿一觉醒来时,如果妈妈的面孔出现在他的眼前时,他会注视着妈妈的脸,当妈妈的脸向一侧慢慢移动时,他会目不转睛跟随着。新生儿还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喜欢色彩鲜明的颜色,并对红与蓝色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由于新生儿眼角膜的曲度较平坦,眼轴较短,调节功能差,新生儿初期眼球呈现无目的的运动,视觉不能集中,两边眼球运动也不协调,有生理性远视,或有一时性斜视。但在两三周以后,新生儿两眼的运动不协调现象就消失了,而且有了眨眼反应,就是当一个物体很快接近眼前时会引起新生儿的一个保护性眨眼动作。这个阶段的新生儿对一定视距内的艳丽鲜明的物体,尤其是灯光,逐渐有了集中视觉的注视能力,即固视反应,并能追随物体而使眼球运动。

3新生儿触觉筛查

实际上胎儿生命一开始,当他们被子宫内软组织和羊水包围时就开始有了触觉。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的灵敏性,出生不久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的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嘴唇、手掌、脚、前额、眼睑等处。

新生儿大部分最早的反射都是由身体不同部位的触觉引起的,因此触觉对新生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刺激方式。经常用手轻轻抚摸婴儿的后背及全身,用手指轻捏婴儿小手、小脚,或亲吻宝宝的手脚,可以减缓新生儿的紧张。

4新生儿的味觉、嗅觉筛查

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他们能区别4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他们喜欢甜味,不喜欢过咸、酸味和苦味。比如给新生儿的舌头上滴糖水或橘子汁,他们乐于接受糖水,而对橘子汁的酸味表现出皱眉、闭眼、张嘴。如果给予浓度不同的糖水时,新生儿吸吮浓度高的糖水比浓度低的糖水的速度要快,间歇的时间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