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播音员
28670800000020

第20章 如何朗读好短文(2)

⑤跳动的小红爪∧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专程前往悉尼。

⑦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二是主谓句的前面如果有连词或修饰语时,应该在连词或修饰语与后面的主谓句之间有所停顿,否则可能出现断句错误。例如:

①那时∧天还没有亮。

②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

③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出光芒。

④渐渐∧它胆子大了。

⑤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

三是动宾或介宾结构,有时宾语往往较长,而动词、介词则很短,显得结构不对称,为了缩短距离,朗读时常把短的部分拉长,即在动词或介词后作适当的停或延处理。例如: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

②在∧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

③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④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

⑤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2.避免断句错误

断句错误主要是因为停顿不当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不该停延的地方停延了;二是在该停延的地方却没有停延。下面是朗读材料中断句错误出现率较高的句子,我们在该停延的地方做上记号“∧”,在不该停延的地方做上“×”,供分辨。(例句后附作品序号)

\[1\]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

\[2\]射得人∧眼睛×发痛。

\[3\]她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她的∧人。

\[4\]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5\]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6\]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8\]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9\]朋友新烫了×个头。

\[10\]已×经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已×经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

\[11\]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12\]您老∧是×金胡子了。

\[13\]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

\[14\]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15\]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

\[16\]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17\]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

\[18\]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19\]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20\]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21\]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22\]小姐,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儿×患小儿麻痹?

\[23\]使我这个∧有生以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

\[24\]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包括他们×信仰自由在内的∧许许多多。

\[25\]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鱼。

\[26\]丽娜不厌其烦地描述∧她×八岁那年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走到城东。

\[27\]知道了∧男人×常常追求女人却又追求不到。

\[28\]决定∧把一棵直径×超过英尺的松树锯倒。

\[29\]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凯希尔∧应×担任乐团总指挥的好友古申斯的请求,……

这里举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例子,相信仔细琢磨后,大家会悟出一些道理,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另外,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长句子,推敲如何停顿才能避免断句错误。

(五)作品朗读的情感处理

到底朗读短文时要不要动用感情或要不要表情?能有表情地或动情地朗读当然是最好的,说明你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要真正理解作品才能准确地动情,否则就有造作之感,让人听来觉得肉麻。我们在这里结合一些作品谈谈几种情感的处理。

1、慈爱之情一般适用长辈对晚辈的关切、怜爱、鼓励等情景,朗读时面部作亲切和蔼状,用气徐缓,声音柔和。体味以下几句的朗读处理:

(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落花生》

(2)“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和时间赛跑》

(3)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第一次》

(4)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蓝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珍珠岛》

2、喜悦之情的表现方式是面露喜悦兴奋之色,气息饱满,声音高亢。试读以下各例:

(5)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海上的日出》

(6)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在扑翅膀。《小鸟的天堂》

(7)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

3、悲哀之情可这样表现:面显悲痛之色,气息下沉,声音缓慢沉重。如:

(8)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儿又一圈儿在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9)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小河》

(10)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位在艺术上日趋辉煌、前途不可估量的小“猴娃”,竟然被白血病这个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年仅16岁。他的英年早逝,着实令人痛惜不已。《生命在于奉献》

4、愤怒之情可如此表现:面带怒意,怒目圆睁,气粗声重。例如:

(11)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父亲的爱》

(12)猫一下子全明白了,瞪圆双眼大声说:“是你给吃见底了?”《猫和老鼠》

5、嘲讽之情的表现方式可这样把握:面露嘲笑讽刺之色。气息浮漂,声音跳跃。如:

(13)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燕》

此外,还有恐惧之情,冷漠之情、急切之情、憎恶之情、凝思之情、谄媚之情等等,读作品要仔细体味。准确地运用情感,并把情感表现与气、声的处理结合起来。

(六)快慢合体,节奏鲜明

节奏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语流中的回环往复等。

1.制约语速的各因素

首先,语速的快慢与文章的节奏类型密切相关。一般将文章的节奏类型区分为二调六型,即阳刚调和阴柔调,阳刚调含轻快、高亢、紧张三型;阴柔调含凝重、低沉、舒缓三型。阳刚调三型语速较快,阴柔调三型语速较慢。阳刚调三型的例文如《春》、《海燕》、《难以想象的抉择》等;阴柔调三型的例文如《小河》、《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济南的冬天》等。

其次,语速的快慢与人物说话时的心境有关,一般是激动时—如快乐、激怒、慌乱等就说得较快;而心情平静或沉重时则说得较慢。

最后,语速与人物性格也有关,性格活泼开朗的人说话较快,性格内向沉稳的人说话较慢。细究起来,还与年龄、性别等有关。

2.节奏变化与语速转换

前述节奏类型是就一篇文章整体节奏而言。实际上,一篇文章里往往包含几种不同的节奏类型,语速有快有慢,只是主次有别。这里就有个节奏变化带来的语速转换问题,转换得恰到好处才叫合体。我们举几个实例来分析一下这种转换(“//”处为语速转换点)。

(1)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身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原来,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2)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出水面,泼水打仗。我好羡慕他们啊。//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小河》

(3)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学校是一座小土庙,破破烂烂的,冬天里四面进风,学生们就常常冻了手脚。寒冷的早晨我们读着书,窗外亮亮的阳光一照,我们就急切地盼着下课了//。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跑进干冷的阳光里,一齐往中间挤,咬牙,弓腿,喊号子,挤掉了帽子是顾不及捡的,绷断了线做的腰带,也只能硬撑着,一来二去,身体就暖和起来,甚至冒出汗来。//这种游戏,我们叫挤油,天天要做的。《挤油》

例(1)(2)均属于欲抑先扬的写法,语速处理为先快后慢。二例前段均为兴奋或欢娱的内容,属阳刚调型;形式上多用并列句式,且语气衔接很紧。而后段则表现突然发现或出现不如意的令人难过的情况,语速自然要慢下来,而且越来越慢,音色也越来越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