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记者
28670100000012

第12章 采访时要全力投入(2)

上面我们讲了记者要记下听到、看到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记想到的。因为记者在采访时,大家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记者不应该只做“记录机器”,还应随时跟着采访对象的思维转,随时产生联想——这个材料好,问清楚一点,可以充实报道内容;那个材料还可以,但不够具体,还要再深入问下去;刚才所谈到的这件事,和这次报道没多大关系,但也很有新闻价值,可以计划另一个新的报道……这些联想,有时只在脑子里一闪,如果不快点记下来,很快就消失了,所以记者必须简要地记下。这样一边问、一边想、一边构思新闻稿的结构,写新闻稿就不是很难的事了。

2.做好笔记的窍门

上面我们介绍了记录的几项内容,同学们也许会想:哎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得记,要记这么多,怎么应付得过来呢?老师常说,一心不能二用,我光听还来不及,更别说都写下来了!

其实,不用着急,也不要把笔记当作是负担,因为做笔记不但能让我们记下真实的新闻材料,还能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专心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和他们一同思考。所以,做笔记不会分神,关键是在于是不是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下面就教你几招实用的小窍门。

(1)选适合的笔记本

现在小记者采访时用的笔记本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有的用作文本,有的用练习册,有的干脆用通讯录;大小也不一样,有的有音乐、美术教材那么大,带起来很不方便,有的却才巴掌大小,带着挺方便,但记不了多少字。采访笔记本到底应该怎么选呢?很简单,两个原则——便于携带、便于记录。一般我们可以选用硬皮的、语文书大小的笔记本,就比较适合。硬皮封面不容易磨坏,写字时也有支撑,另外大小适中,携带比较方便。

(2)设计好笔记本

有的同学说了:“笔记本就是笔记本,还设计什么?”其实,我们设计的是便于小记者采访作记录的笔记本,也就是根据笔记的几项内容而设计的特殊笔记本。打开笔记本,你可以把空白页分为大小两栏,见下图:

左页右页

左栏右栏装订线左栏右栏

左栏记下你所听到的:如采访对象的个性语言等;右栏记下你所想到的:疑点、联想,以及你所看到的。左栏是记录的主体,所以占整页的大部分(70%左右),右栏用来记下你自己的感受、想法,是随采访对象一边谈,你一边思考而产生的,所以占用不了太大面积(30%左右)。

这两栏一分,你就可以把听到、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区分出来,再适当地分配注意力,有效地利用采访的时间。另外,这样做,整理采访记录也很方便。你想,如果是从头到尾记满几大篇,几项内容都混杂在一块,区分不出来,整理记录时找不出头绪、条理,要花更多的时间。这种方法看起来麻烦点,要把每页都分成栏,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设计好特殊的笔记本,可以帮我们控制好注意力,对提高采访效率大有帮助。

(3)写好文字与符号

做采访记录,字迹要尽量工整、规范,尤其是涉及到人名、时间、数字、地名等关键内容时,要一字一字问清楚、一笔一笔记下来。另外,要学会用符号。如重点的内容、精彩的话语,下面可用“~~~~~”(波浪号)勾出来;对疑问点,可以在右栏只用“?”(问号)标出来;对几种是并列关系的事实材料,可以用相同符号标记出来(如用★、▲等)。还要注意,在行与行之间要留一行空白,便于随时插进去补充或修改后的材料。

(4)用好录音机

小记者在采访时,由于笔记速度慢,用录音机也是可以的。但用了录音机会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有的小记者过分依赖录音机,心想反正都有录音,回家整理就行了。抱有这种想法,就往往会既不专心听,又不专心记,心不在焉的,这是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另外一个问题是,有的采访对象一见到录音机,立刻就会紧张起来,语言也不那么自然流畅了,恐怕就不会放开地谈,谈不出精彩的东西。要知道,录音机只是个辅助工具,它绝对不能代替我们观察、思考,更别说录音机一旦出现故障,还会使我们前功尽弃。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要尽量以笔记为主,这样才能全神贯注,采访到真实、生动的好新闻。

(5)加强平时训练

有的小记者苦恼于自己写字的速度慢,跟不上别人说话,就是记要点也不容易。其实,这对大记者也比较难,方法在哪里?除了上面告诉你的技巧之外,加强平时听写的训练也很重要。同学们都做过听写练习,写出整个句子,而小记者要做的听写练习呢,则可以只记词语。在写新闻稿的时候,只要不是引原话,一看这几个词,就能知道别人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把这个意思写到稿子里就可以了。要掌握这个技巧不难,平时,让父母随便说几句话,自己记录下来,或者听广播时也练习练习,加强速记训练,就能锻炼好听力和书写的技巧,为采访时做好笔记练好基本功。

四、注意采访礼仪

礼仪,是指在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礼节和仪表;而采访礼仪呢,就是指导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交往时的礼节和仪表。掌握了这些特殊礼仪,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调节好采访气氛,获得最佳期的采访效果。那么,采访礼仪有哪几方面呢?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

1.仪表自然,着装整洁

采访时,建立“第一印象”很重要。什么是“第一印象”呢?简单说,就是指采访对象和记者第一次相见时各自留下的感受。那么,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从哪里最先得到的呢?这就是记者的仪表了。这位记者穿着怎样?外表怎么样?说话的表情如何?这些一眼就可以看出,而且往往给采访对象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记者要适当把自己“包装”一下,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小记者们也不可忽视这点,穿着上不要太过修饰,朴实、整洁最好;另外,少先队员要系好红领巾,配戴好采访证。表情呢不要太庄重严肃,应该面带微笑,大方热情、天真活泼的天性也应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就能给采访对象一个很好的印象,创造一种轻松的采访气氛。

2.善于倾听、交流

“听”在对话中的作用决不亚于“说”,光会“说”而不会“听”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大受人欢迎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人往往给人以骄傲的感觉。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的兴趣,能不惹人反感吗?对于记者来说,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就应该做一个最佳听众,善于倾听。这不但会帮助记者理清思路,当场做好笔记,而且还可以帮助记者与采访对象很好地沟通,引导采访对象讲得具体、生动。那么,倾听时要注意什么呢?

(1)注意运用眼神、手势、表情等特殊语言

有的同学肯定要问了:眼神、手势、表情怎么叫语言呢?其实,尽管记者只是在听,但是他的思维一定是随着采访对象的谈话在活动,会产生不同的表情、态度,这也是一种谈话,叫“无声的谈话”。

比如,皱一下眉表示“不理解,请解释一下”;侧耳听表示“我很感兴趣,请接着说”;微笑一下表示:“理解了”;尤其是点头,这是绝妙的“语言”,当对方说到关键内容时,你轻轻一点头,实际上就是发出一个信号——“你说得对,是这样的”,“我正在听,请说下去”,或是“嗯!这是重点,我注意到了”等,这就起到了鼓励对方讲下去的作用。

(2)注意运用特殊的感叹调

在倾听别人回答时,不时运用一些感叹词,如“噢!”“嗬”“是吗?”“是这样?”“结果呢?”等等,表示你对谈话内容的关注。这样,对方就会因自己的谈话被理解而高兴,会讲得更加放松、自然。但也要注意,这类插话不要太多,以免打断采访对象原有的思路。

3.排除干扰,全神贯注

采访时,记者很辛苦,既要听,又要记,还要观察,注意力还必须高度集中,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疲劳,尤其是小记者们,要做到半小时,乃至一个多小时的全神贯注,听采访对象讲话,确实不容易。怎么办呢?下面教给大家几种方法:

(1)平时要加强速记训练

迅速地做笔记,不但能帮助我们记下重要材料,而且可以很有效地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过其中的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平时多训练,多总结,就能掌握到手,运用自如。

(2)注意运用目光交流

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接触如同心灵接触。小记者应该大胆地和采访对象对视,这不但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谈话当中。用眼睛传递自己的感情,可以很好地和对方沟通。

(3)学会不被干扰打断思路

记者在和采访对象交谈时,常可能受到一些外来的影响。比如,正采访校长时,忽然电话铃响了,或者是其他老师进来请示工作等,使采访不得不中断。这时候小记者可以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大脑,放松放松紧张的神经。等校长处理完事情后,再慢慢地说:“刚才我们谈到哪儿啦?噢,您谈到……请您接着谈吧!”这样,就可促使双方都迅速集中注意力回到采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