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28647800000057

第57章 求官的愿文:都状

《本朝续文粹》所载保延4年(1138)3月藤原实行都状,不仅祈求泰山府君延长寿命,而且直言不讳地向他讨要内大臣的官职。

藤原实行向泰山府君献上“银钱一百四十贯文,白绢一百二十疋,鞍马一十二匹,勇奴三十六人”。从藤原实行开列的物品来看,除了“银钱一百四十贯文”,较上述亲仁天皇少外,其余物品数量都相同,可见是相当丰厚的,或许那时奉献之物和种类都有某些惯例。都状前面讲了一番朝廷任用外戚为高官的先例,接着表明自己出身高贵,有资格被重用。而后说:

夫泰山府君者,冠五岳之首,视三公之秩。知寿命之修短,掌禄位之通塞。是以虔贲金币银钱花酒奴马,敬献天子五道泰山府君命禄之神。伏乞尊神必垂钦享,东方之长也;宜追东阁之玄踪,天帝之孙也。牵关天官之清撰,重请益算延年,转祸为福。尚飨。

藤原实行把泰山府君看作“知寿命之修短,掌禄位之通塞”的神灵。

关于前者,中国的志怪小说中不乏例证,有名的如胡母班故事,赵泰故事等都是。关于后者,相传为曹丕所撰《列异传》里有蒋济向泰山府君求情,给死去的儿子换了一个轻松差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平安时代也有影响。都良香(833—879)的策文《分别生死》中“蒋氏之子,求官职于慈亲”一句,便说的是这件事情(参见拙作《亚洲汉文学》)。不过,那是说泰山府君主幽冥世界的官职。唐代志怪中有柳智感夜主冥府,日为朝官的故事,日本也因此产生过小野篁也作冥官日在朝中的传说。由于这些故事的连锁效应,泰山府君也就职权扩大,左右起人的官运了。

泰山府君本是中国本土信仰,佛教传入中国,遂又成为佛教神灵。《幽明录》中的《赵泰》写赵泰见到的佛是“身可长丈余,姿颜金色,项有日光”,狱吏向赵泰介绍说他是“天上地下,度人之师”,地位远高于泰山府君。泰山府君传入日本后,又成为阴阳道的司命之神,也并不因为它远在异乡而不拜。这种神灵的串门,是东亚宗教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曾有人谈到中国文化的特点,说历来各种文化,融合在中国文化中,兼收并蓄,牛溲马勃,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又不免汗漫,对各种来源的因素,并不精心去追根寻源,辨同析异,判分彼我。日本江户时代以前,至少在表层上大致也有这样的特点,那泰山府君的高高在上,天曹地府祭的庄严神圣,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例证。

但是,日本自古以来又有很强的自我文化意识。特别是江户时代以来,所谓“国学”兴起,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强烈的抵抗,将神道神国观念推向顶峰。近现代不少观念,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源头。那以后,不用说泰山府君再没有人去拜,连祭奠孔子的释奠,也越来越来来人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