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2858400000021

第21章 掌握表扬与批评学生的艺术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是一把鼓励、鞭挞学生的双刃剑。表扬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公开赞美,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使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言行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能够发扬光大。批评是教师指出错误,促使其积极改正的有效办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缺点、纠正错误,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艺术地表扬与批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欣赏是教育学生的阳光

一、欣赏的魅力

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世界需要用一颗善良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欣赏,就缺少了乐趣和幸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有这样两个故事:

故事一:

林肯一声坎坷多舛,历经磨难后终于如愿当上了总统,但是他每天都要面对对手的打击和敌对者的嘲讽,而他却泰然、真诚地与之交朋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消灭掉自己的“敌人”?林肯淡淡地说:“当我与他们都交上朋友之后,我不是正在消灭我的敌人么?”

精妙的回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也正是欣赏的魅力所在。欣赏人生中的“对手”,自会在其中发掘到玄妙的转机,得到尊重和拥护。

感悟自然的美好,笑对人生的惨淡,改变对手的态度,这都是人们容易忽视或者难以办到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做好了这一切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欣赏的魅力。生命的宽度因为懂得欣赏而拓展,成长的道路也因为懂得欣赏而更加坦荡。所以,让我们一起,试着感悟欣赏的魅力吧!

故事二:

一个又笨又丑、脾气倔强、性格孤僻而又充满幻想的小女孩被当成“差生”年年坐在最后一排。老师不喜欢她,对她也不屑一顾。她很自卑,她觉得上帝对她太不公平,她甚至仇视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后来她们班换了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是一堂语文自习课上发生的事,小女孩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老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老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的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老师看了以后,轻柔地朝小女孩一笑,不由地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象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心头一暖,胆儿也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老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以她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因为她被老师重视了,被老师欣赏了。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孩无穷无尽的动力,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女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温馨,还能给人以鞭策,使人的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欣赏别人也是自己前进的基石。因为欣赏别人是建立在赞同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声喝彩,别人的成绩、优点乃至成功的方法尽收心底。没有人不渴望优秀,当你向别人说出“你真是好样的”时,其实你已在无形中为自己找到了新一轮的奋斗目标。

二、让欣赏的阳光洒遍每个学生

欣赏犹如阳光,获得别人肯定的欣赏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他人那里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其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被肯定、被尊敬、被欣赏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实现时,人们的许多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当欣赏的阳关洒向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一)欣赏双差生,唤醒他们的自信心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他们为什么会差呢?是因为他们自卑、没有自信心。要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就要学会欣赏他们。

1.欣赏差生的切入点——寻找闪光点

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人手,为差生重树自信。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教师都不应该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2.欣赏差生的手段——谈心

和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人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

有位老师曾经教过一个“双差生”,名叫田某某,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他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不加理会,常有迟到、违纪等违规行为。老师找他谈话时,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把他前一段时间的优点全讲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听着,后来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最后竟然哭了起来,并告诉老师,他因为成绩不好,人长得胖,有许多同学便给他起绰号,使他产生逆反心理——通过违反纪律使班里的荣誉受损来报复同学。老师指出他这种想法、行为的错误后,鼓励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改变同学们对他的看法。

(二)欣赏中等生——激起他们的上进心

这部分学生占班级学生的大多数,他们也是我们常忽略的对象。他们的上进心、求知欲的强度直接影响班级的凝聚力。要激起他们的上进心、求知欲,那么你就要学会欣赏他们。

1.倾听心声。学生和我们成人一样,也会有他的烦恼,老师要和中等生多交谈,想法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其轻松学习,效果会更好。学习成绩提高了,求知欲更强了,对班级的各种活动就有了热情。

2.赞美优点。他们也需要欣赏,所以一旦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就毫不保留地赞扬他,树立起他在同学中的好形象。让他觉得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班级会因有他而更精彩,以增强其上进心。

(三)欣赏优等生——除去他们的冷漠心

这里的优等生仅指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孤傲的一族。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学习,对班级中其他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闻不问,态度总是冷漠的。要转变这种态度,那么你就要学会“欣赏”他们。

1.教其学会关心他人。这类学生相对都比较自私,我们要教会他们去关心别人,以此赢得同学的认可。

2.教其学会赞美他人。他们在学习上比较优秀,任课老师都比较偏爱,从小听惯了赞美之词,对同学尤其是成绩差的同学有时会看不起。为了能让他们和其他同学和睦相处,要教他们学会赞美他人。

总之,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欣赏式教学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欣赏学生,创造一个鼓励的磁场,学生也会被这种磁力、魅力感化着。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只有善于捕捉这些闪光点,去欣赏他们,赞美他们,他们才会变得更可爱,更充满自信。

让表扬帮助学生飞得更高

一、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做好学生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如果你习惯发现孩子的缺点、劣势,不成功之处,并且因此经常性地批评学生,否定学生,你就会看到学生表现得越来越像你所批评的那样,越来越符合你所指责的那种不成功的形象,缺点也会越来越多,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相反,如果我们能多赏识学生一点,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肯定学生,你就会看到学生越来越表现得像你所表扬的那样,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形象,优点就会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走向成功。

表扬、赞美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赞美。

二、远离不当的表扬方式

表扬也要讲究策略,否则不但效果不好,还可能伤害学生。因此,一定要远离一些不恰当的表扬方式。

(一)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比如:“教师觉得你很不错,文章写得这么棒”这句话是对学生人格的表扬,往往使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同样,面对一群学生时,教师不能对一些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说:“很棒,你很聪明!”因为其他不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听后会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笨蛋。

所以,一般的口语策略通常是:“不错”“正确”“答对了”等,这些没有附带对学生人格的评价。

(二)表扬不能太廉价,也不能太过度

太廉价或太过度的表扬经常会起反作用。这是因为:它会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是一种惯用的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师太多的表扬,反而会滋生学生的自满情结。

(三)在表扬学生时不要随便把学生进行比较

要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而不能“人比人,气死人”,什么事都让学生问进行比较,是一种并不高明的教育手段。比如:“你的作文每次都写得很棒,班上无人能比”。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种比较式的表扬会带来什么后果,自不待言。

(四)公开表扬和私下表扬要分开

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公开表扬效果会较好,而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的私下称赞可能比在全班面前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样做会帮他避开被其他学生议论和嫉妒的境地。但对一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教师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

(五)表扬要力求公平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只要任何学生有着相同的良好表现,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以此来体现教师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六)表扬的语言要随机应变

如果教师发现你对学生的表扬不能激发学生很好的行为和上进心、表现欲,那么你就应该改变一下表扬的方法,尝试用灵活的语言来表扬学生。比如:对于那些虽想改进,但能力、自觉性差的学生,可以这样说:“你已经尽力了,效果要慢慢才会显现出来。”而对于那些好胜心强、较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这样表扬:“继续努力,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崭露头角的”。对于那些聪明易自满的学生,教师可以说:“我认为你虽然是年级中的佼佼者,但强中更有强中手,你不应该把目光只盯在我们学校,外面还有许多很棒的学生。”

以上的有关表扬的技巧,是许多教师经常会用到的,许多教师也有经验体会,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中,当然要以表扬为主,但也要恰到好处,要恰如其分。因此,每位教师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去认真体会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三、有效表扬学生的策略

(一)表扬要具体

对于孩子来说,表扬不能太笼统、模糊,不能简单地用“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棒”这样的一般赞语,而应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明白“好”在哪里。对孩子的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老师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二)表扬的方式要变化

新颖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容易激发人们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教师用多年不变的、单一的表扬方式,孩子听着没有什么味道,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

教师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根本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甚至引起孩子的厌烦。

(三)表扬要看每个学生的进步过程

平时表扬学生,我们常常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用甲学生之长去比乙学生之短,这样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表扬,能力弱的孩子长期得不到赏识。能力强的学生在表扬声中长大,不知不觉滋生了优越感,长此以往,便批评不得,也见不得别人比他强,输给别人后便大动肝火。表扬学生应纵向化,给每位学生树立一杆标尺: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着重表扬学生的“进步点”。这样,学生就能从中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表扬越是及时,越有利于他们克服缺点,争取进步。比如孩子今天书包整理得很好,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能帮其他同学解决困难……都要立即给予表扬,肯定其进步。这样会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们。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

(四)表扬要视情况而定

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等,起初,教师一旦发现孩子有进步了,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教师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则需要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或成绩时,再对其给予表扬。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发挥表扬的作用。

(五)表扬要掌握好时机和分寸

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还要注意掌握表扬的时机和分寸。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但对孩子的表扬也并非是多多益善,表扬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它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等。所以,教师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轻重。

老师表扬学生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的是在表扬自己,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进步。如果老师只是为了表扬而表扬,会让学生感到这样的表扬很廉价,对老师的表扬没有感觉,久而久之学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