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用养生保健食谱
28552700000008

第8章 四季补益食疗方法(3)

(1)宜温补。即用性味甘温的食物进补。冬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因冬季的新陈代谢低,机体消耗少,吸收的营养物质可以贮藏体内,食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对于加强体质,增加健康有益。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平时食欲较好,精神尚佳,用食补更方便、经济。一般冬季用补,尤以农历冬至开始为宜。冬至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也是老年人调养虚弱症证的最好时机,易于使食物蕴蓄体内而发挥效能。“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以甘温滋养为主,主要宜于喜暖性冷,四肢不温,喜食热饮,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小便清长者,如狗肉、牛肉、羊肉、公鸡、韭菜、牛奶、核桃、虾、龙荔枝、大枣等。如果是偏于阴血不足的老年人,食补应以鹅肉、鸭肉为主。鹅肉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谚云“喝鸡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此外,甲鱼、乌龟、木耳、海参、鱿鱼都是良好的补品。

(2)以调养肾气为主。冬季肾水正旺,老人欲求长生,应补肾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肾有两个特点:肾气最先,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本。肾充盛最迟,肾的功能成熟较其他脏腑晚,肾又是最早衰退的。肾所藏精气是维持其他各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气的衰弱,关系到机体的强盛和衰弱,肾气是延年益寿的必要条件。冬季补肾,效果最好。肾分肾阴肾阳,对人体多个脏腑起着滋养润泽作用的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推动温煦作用的为肾阳。补肾应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肾阳虚常见腰膝酸软、耳鸣头晕、烘热、咽燥。肾阴虚常见煨寒肢冷、神疲委顿、腰膝酸软怕冷耳鸣。老年人以肾阳虚多见,补肾的食物如莲子、枸杞、核桃、粟子、芝麻、桑葚、韭菜、山药、狗肉、甲鱼、虾等。补肾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整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2.冬季宜选用的食物

冬季寒盛,此季应多进食一些温补阳气的膳食,如羊肉、狗肉、韭菜、姜、蒜、麻雀、鸡肉、核桃、粟子等。由于冬季应补肾,黑入肾,所以此季应多吃黑色食品,如黑大米、黑芝麻、黑大豆、黑木耳。古人认为“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冬月天寒,宜用热食”,因为热食散寒。当然,饮食散寒只是老年人防寒的一个方面。

3.冬季饮食调养注意事项

(1)防虚不受补。本来冬季进补是很好的,但老年人身体太虚弱,就不宜突然猛进大补的食品。中医有“虚不受补”的说法,是说补之太过易产生新病,如浮肿、肥胖、血压升高、食欲不振、腹胀等。

(2)少吃冷食。冷食易败胃阳,导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加之老年人本来就多阳虚,

这样会导致身体更加不适,食欲减退。

五加皮牛肉汤

[原料]五加皮15克,牛肉150克,黑豆45克,牛大力100克,红枣(去核)10颗。

[功效]本品适于虚劳痹症者食用。症见头晕目眩,手足麻木,甚则痹痛,形寒肢冷,面色少华,口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做法](1)将牛肉洗净后切成小块;五加皮、牛大力用干净纱布包好。(2)将黑豆、红枣与牛肉一同置于砂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煮至牛肉熟烂。再加入五加皮、牛大力药包,趁温加入少许油、盐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吃牛肉、黑豆、红枣,每天1剂。

怀山药炖羊肉

[原料]怀山药50克,羊肉500克,生姜15克,葱白30克,胡椒6克,料酒20克。

[功效]本品适于虚劳症者食用。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喜热怕冷、神倦喜卧,或有阳痿、滑精等。

[做法](1)将羊肉置于沸水锅内氽去血水;生姜、葱拍破。(2)将山药用适量清水浸透后切成片,与羊肉、生姜、葱白、胡椒、料酒一同置于锅中用旺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炖至羊肉、山药熟烂后,捞出羊肉晾凉,并切成片,置于碗中。(3)再从原汤中捡去生姜、葱白,加入适量味精调味,连同山药一起倒入羊肉碗中即可。

[用法]饮汤,吃羊肉、怀山药。每天1剂,连用3~5天为1个疗程。

番薯炖狗肉

[原料]番薯、狗肉各500克,生姜、葱、料酒适量。

[功效]本品适于虚劳症者食用。症见面色苍白、头晕眠花、腰痛脚软、心悸、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等。

[做法]将狗肉、番薯分别洗净后切成块,与生姜、葱、料酒一同置于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上锅隔水炖至狗肉熟烂,再加入盐、味精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吃狗肉、番薯,每天1剂。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90克,生姜15克,羊肉500克。

[功效]本品适于虚劳症者食用。症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食少、大便溏泄,或脘谷不化、肠鸣腹痛、妇女白带清稀、舌质淡红、苔白、脉虚弱。

[做法](1)将羊肉洗净后切成块;当归、生姜分别洗净。(2)将以上各味一同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至熟烂,再加入适量盐及味精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吃羊肉。每天1剂,分2次食,连用3~5剂为1个疗程。

参附生姜炖母鸡

[原料]党参、制附子、生姜各30克,母鸡1只。

[功效]本品适于头痛者食用。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神疲乏力、失眠、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少、脉弱。

[做法](1)将母鸡宰杀后,去除毛皮、肠脏并洗净;将党参、制附子分别洗净。(2)将以上各味一同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2小时以上,用葱、盐、味精等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吃母鸡肉。隔1~2天1剂,连用5~7剂为1个疗程。

茴香狗肉汤

[原料]狗肉250克,小茴香、八角、桂皮、陈皮、草果、生姜、盐各适量。

[功效]本品适于胃脘痛者食用。症见胃隐痛,食后痛减,喜按喜热,大便溏薄,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呕吐清水,舌质淡红,苔白,脉弱。

[做法]将狗肉洗净后切成块,与余药一同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可。

[用法]饮汤,吃狗肉。每天1剂,分2次服完,连用5~6剂为1个疗程。

牛筋汤

[原料]牛筋100克,当归、牛膝各10克,木瓜15克,薏苡仁30克。

[功效]本品适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者食用。症见上下肢瘫痪,面部瘫痪,口眼歪斜,瘫痪部位的皮肤较冷。

[做法]先将牛筋置于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熟烂,再加入当归、牛膝、木瓜及薏苡仁一同煎30分钟后去除药渣,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吃牛筋,每天1剂。

黄鳝煲猪肉汤

[原料]黄鳝250克,猪瘦肉100克,葱、姜、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功效]本品适于肾虚腰酸痛者食用。症见腰酸痛,夜尿多或小便清长,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白。

[做法](1)将黄鳝洗净后切成段;猪瘦肉洗净后切成块。(2)将黄鳝段、猪肉块一同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葱、姜等调料熬煮至鳝段及瘦肉熟烂、汤浓即可。

[用法]饮汤,吃黄鳝、猪瘦肉,每天1剂。

高良姜陈皮粥

[原料]高良姜15克,陈皮2克,粳米100克。

[功效]本品适于胃脘痛症患者食用。症见胃脘疼痛,畏寒肢冷,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做法]先将高良姜、陈皮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取汤汁,滤去药渣后,再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药液中熬煮成粥即可。

[用法]每天1剂,空腹食。连用5~7天为1个疗程。

烤五香鹅

[原料]鹅肉750克,干姜6克,山茱萸3克,肉豆蔻3克,肉桂3克,丁香1克,酱油、黄酒、白糖、味精适量。

[功效]本品适于痰饮患者食用。症见心悸、气短、全身浮肿,喘咳痰清,胸胁胀满,颈脉怒张,尿少便溏等。

[做法](1)将鹅肉洗净后切成块。(2)将以上药物一同研成细粉;然后将药粉抹在鹅肉块表面,放入少许酱油、黄酒、白糖、味精浸泡2~3小时。(3)将浸入味的鹅肉置于烤箱内,用文火烤15分钟后,翻面再烤15分钟至熟即可。

[用法]每天1剂,分多次佐餐食用,每次约1小碗。连用3~5剂为1个疗程。

芡实粉核桃粥

[原料]芡实粉50克,核桃肉25克,红枣(去核)7颗。

[功效]本品适于带下病者食用。症见妇女带下清稀量多、色白或淡黄,或稠粘无臭味,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下温,腰膝酸软,神疲困倦等。

[做法](1)将核桃肉捣碎。(2)将芡实粉用凉开水搅成糊状,置于沸水中搅拌匀,再放入核桃肉、红枣肉熬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糖即可。

[用法]每天1剂,分早、晚各食用1次。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