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创造精神
那些被新的自由所激励的孩子,清楚地看见了自己面前能达成其雄心之路。他们的心中此刻充满了新的构想和新的计划。创造性的生活犹如箭上了弦,刀出了鞘,对人类各方面活动的兴趣都变得鲜明而炙热。
——阿德勒《理解人性》
从创新学角度看:“当每一个人都有相同想法时,每个人都错了。”
当我们执着于“人云亦云”,习惯于旧有的思考模式而无法逃脱,走不出一条新路时,何不换个角度来看,为自己的惯性思考加以创意?
大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回到英国,女王为他摆宴庆功。
酒席上,许多王公大臣、名流绅士都瞧不起这个没有爵位的人,纷纷出言相讽。
“没什么了不起,我出去航海,一样会发现新大陆。”
“只要朝一个方向航行,就会有重大发现!”
“驾驶帆船,太容易了!女王不应给他这样高的奖赏。”
这时,哥伦布从桌上拿起一个鸡蛋,笑着问大家:“各位尊贵的先生,哪位能把这个鸡蛋立起来?”
于是一些自以为能力超群的人物纷纷开始立那个鸡蛋,但左立右立,站着立坐着立,想尽了办法,也立不住椭圆形的鸡蛋。
“我们立不起来,你也一定立不起来!”大家把目光盯住哥伦布。
哥伦布拿起鸡蛋,“砰”的一声往桌上磕了一下,大头破了,鸡蛋牢牢地立在桌子上。
众人嚷道:“这谁不会呀!这太简单了!”
哥伦布微笑着说:“是的,这很简单,但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想不到呢?”
有许多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发现的过程却是复杂和艰辛的。我们要善于在“司空见惯”中去发现简单中的不简单,寻常中的非常,混乱中的规律,你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建树。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戈迪阿斯之结”的故事。
外地人来到朱庇特神庙,都被引导去看戈迪阿斯王的牛车,每个人都惊叹戈迪阿斯王把牛轭系在车辕上的技巧。
“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打出这样的结来。”有人这样说。
“你说得对,”庙里的神使说,“但是要解开这结的人,必须是更了不起的。”
“那是因为什么呢?”参拜的人问。
“因为能解开这个奇妙结子的人,将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王国。”神使回答说。
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解这个结,可是绳头总是看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下手。
几百年之后,来了一位年轻国王,名叫亚历山大。
他征服了整个希腊,曾率兵打败了波斯国王。亚历山大仔细察看了这个结,他也找不到绳头,可是,他举起剑来一砍,把绳子砍成了很多段,牛轭就落到地上了。
“整个世界属于我。”他说。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快刀斩乱麻。”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有的时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0世纪40年代,美国流传着一个小针孔造就百万富翁的故事。
美国许多制糖公司把方糖运往南美洲时,都会因方糖在海运途中受潮造成巨大损失。这些公司花了很多钱请专家研究,却一直未能尽如人愿。
而一个在轮船上工作的工人却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在方糖包装盒的一角戳个通气孔,这样,方糖就不会在海上运输时受潮了。
这种方法使各制糖公司减少了几千万美元的损失,而且简直不花成本。这个工人专利意识十分强,他马上为该方法申请了专利保护。后来,他把这个专利卖给各个制糖公司,成了百万富翁。
上面这个点子又启发了一个日本人,这个日本人想:钻孔的方法可用于其他许多方面,不光是方糖包装盒。
他研究了许多东西,最终发现:在打火机的火芯盖上钻个小孔,能够大量延长油的使用时间。他凭着这个专利也发了财。
每个人心中都关着一个等待被释放的精灵。你有无限潜力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可惜大部分的人只使用了极少的潜力。当你越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潜力,就越能唤醒创意精灵自由飞舞,就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在“无序视角”的支配下,头脑打破了各种各样的规则,因而使得整个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都处于一片混沌状态。其中有一些创意萌芽,而这些萌芽往往显得很可笑,乃至很愚蠢。其实,最愚蠢的想法当中,往往包含着着聪明的内核。仔细想想一位哲人说过的话吧:“只有最愚蠢的老鼠,才会藏在猫的耳朵里;但是,只有最聪明的猫,才会想到搜寻自己的耳朵。”
有次电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大家都非常希望能听他谈一谈成功之道。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出道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却微笑不语。很久,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大家愕然,他却说,那样的情况下,即使把渡客们宰得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啊!思维枷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枷锁”。“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枷锁”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
思维的“从众枷锁”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喜欢一群人待在一起。这个“群”小到数十人(原始人的部落),大到数亿人(现代的国家)。从理论上讲,孤独的个人并非无法生存下去,像卢梭所设想的“高尚的野蛮人”那样,但是在现实中却极少有这种事例。
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
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本来“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上的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的,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产生了“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遍的社会实践原则和个人的思维原则。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枷锁”便逐渐形成了。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
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3个应聘者:甲、乙和丙。
负责人交代:“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10日到。
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主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主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10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主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3个字,便可做赠品。”主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和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星期天,妈妈对正在津津有味看动画片的儿子说:“你去帮我买瓶醋来!”
儿子往外走,妈妈想了想,又叫住他说:“千万记好了,一定要买醋,不要买成酱油。我们家的酱油还很多呢。”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妈妈看了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原来,儿子真的是买了一瓶酱油。
妈妈说:“我不是让你买醋吗,我还提醒你了,不要买成酱油,我们家的酱油还很多呢。”
儿子委屈地说:“就是因为你让我不要买成酱油,所以我满脑子里都是在想买醋,买醋,不要买成酱油,酱油,酱油……最后我真的以为是买酱油了。”
如果妈妈直接说去买醋,而不说酱油,那么,儿子就不可能会买错了。
有一个老人,非常喜欢留大胡子,花白的胡子足有一尺长。有一天,老人在门口溜达,邻居家5岁的小孩儿问他:“老爷爷,你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被里面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的?”
老人竟一时答不上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突然想起小孩子问他的话。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感觉很不舒服;他又把胡子拿到被子里面,仍然觉得很难受。
就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子拿出来,一会儿又把胡子放进去,整整一个晚上,他始终想不出来,过去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怎么放的。
第二天天刚亮,老人去敲邻居家的门。
正好是小孩子来开门,老人生气地说:“都怪你这小孩,让我一晚上没睡成觉!”
胡子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有必要考虑这么多吗?人们往往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庸人自扰。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
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
他们打制了一个特别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上了,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
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心地工作着。45分钟……1个小时过去了,他用耳朵紧贴着锁,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2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
他精疲力竭地靠着门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
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
人生的败局往往在复杂之中,本来一件简单的事,几经反复,却变得复杂起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聪明人的做法;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愚蠢人的做法。
有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把几只蜜蜂放在瓶口敞开的瓶子里,侧放瓶子,瓶底向光,蜜蜂会一次又一次地飞向瓶底,企图飞近光源。它们绝不会反其道而行,试试另一个方向。因为瓶中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情况,是它们的生理结构始料未及的情况。因此,它们无法适应改变之后的环境。
这位科学家又做了一次试验,这次瓶子里不放蜜蜂,改放几只苍蝇。瓶身侧放,瓶底向光。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它们常会一头撞上玻璃,但最后总会振翅飞向瓶颈,飞出瓶口。
然后,科学家解释这个现象说:“横冲直撞要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或换一个方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只是一味地钻牛角尖,只能是“撞了南墙还不回头”。
某管理专家对一群商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讲。他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
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子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没有?”所有的学生都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寓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说、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住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就终生错过了。”
美国的希尔顿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摆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是智慧。
许多人都在瞪大眼睛寻找财富,他们不放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寻寻觅觅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却落于平淡。
财富的真正获得不是通过实物的买卖得来的,而是用智慧换来的。成功的人,能让他掌握的每一件东西变成财富,只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来看待。
着名诗人爱默生说了一句哲理性的名言:“一个人的样子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个样子,他不可能是别种样子!”
的确,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了他的长相,决定了他的一切。只要我们知道他在想什么,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的生存方式,完全决定于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想的都是伤感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的都是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到的都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为了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增加我们的生存资本,我们就要突破思维,换一种思考方式,去创造,去变革。
一个民族最危险的是墨守成规,不敢变革;一个人最糟糕的是知足常乐,不求进取。要打造生存的资本,就必须破除知足常乐的旧观念。所谓“知足常乐”,就是满足自己的眼前所得,保持自己的安乐。这种处世态度,并不只是指日常生活不奢求,而是一种保守的生存哲学。
知足者的知足,不论是夜郎自大还是甘居中游,它不仅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且也不符合人类自身进步的内在要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生也总得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永不满足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在学习、劳动和工作中,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总是看到不足,以成绩为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积极进取,就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得到快乐和幸福。生活的经验证明:“乐”不在于“知足”,而在于“不知足”;知足者常忧,不知足者常乐,这才是生存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