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28447700000027

第27章 超越自卑,父母应适当引导(1)

溺爱不是爱

被娇宠的儿童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为天之骄子,通常他还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

——阿德勒《超越自卑》

溺爱是一种不健康的、丧失理性的爱,但对孩子的溺爱,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独生子女日益增多,溺爱孩子的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许多一线教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说不得,管不得,动不动就撒娇和哭闹。由于父母溺爱孩子,使得其他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也变得异常艰难。

中国民间有句谚语:慈母多败儿。说的就是妈妈对孩子的管教过于宽松,太溺爱孩子,使得孩子日益骄横而一无所成。在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当代社会,全家人几乎都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时候,溺爱孩子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在这些溺爱孩子的家庭中,许多父母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子名句,今天尤其显示它的深远意义。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不能只看到眼前为他解决了什么实际的困难,满足了他的实际需要,更要着眼于他的未来。试想,父母凡事替孩子包办,让孩子丧失了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那么,孩子在日后的人生路上,能独自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吗?能忍辱负重,有所成就吗?父母的溺爱带来的后果,究竟是“爱”,还是“害”?

其实,溺爱孩子并非当代家庭才出现的现象,在古代也同样存在。《红楼梦》中的薛蟠自幼丧父,成为母亲薛姨妈唯一的依靠与寄托。正由于寡母的一味宠爱与娇纵,使得这个薛大公子四处惹是生非,整天游手好闲,成为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而在《后汉书》中,更是记载了“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溺子故事。那受着妈妈骄宠的孩子,长大以后居然对着妈妈破口大骂,丝毫没有为人子的孝顺与尊重。

古代的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告诉当代父母,溺爱孩子只会为孩子失败的人生埋下伏笔,更不可能让孩子具备孝顺、尊重、友爱等必须拥有的基本品德。因此,父母不应该采取这种盲目而不理智的方式来培育孩子。真正的爱,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努力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与品德。

溺爱出来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看似娇艳夺目,却不能经受人生的风雨洗礼,最后也难结出丰硕的果实。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懂得如何真正地爱孩子的却不多。父母的爱,应该像孩子人生的灯塔,始终引领着孩子走向理想与成功的彼岸。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应该指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当孩子获得成功时,父母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指引他们及时弥补并且再接再厉;当孩子不能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再坚持一下,而不是为他们包办、替代一切等。

溺爱就是父母管得太多,为孩子做得太多,一手包办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事情。要改变这种情况,就从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

茹雪7岁,是家中的独生女。尽管如此,她却没有所谓“小公主”的骄气,这与父母对她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茹雪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她自己穿衣服。虽然刚开始,教她穿衣服的时间远远多于父母自己动手给她穿上衣服的时间,但是父母却坚持这样做。这样,她渐渐能够独自穿衣服了。妈妈又耐心地教她如何收拾、整理房间,并且鼓励她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茹雪从小就很坚强、独立。

在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时候,父母应该多一点耐心和坚持。例如教孩子穿衣服时,父母们应该享受教育孩子的过程,坚持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另外,父母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教会他们学会适合做的事情。

受父母溺爱的孩子,最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最典型的,便是跌了一小跤,也总是期望父母过来扶一把。

荣轩已经7岁了,但是特别爱哭。这天,妈妈刚走进厨房,便听见儿子在客厅里大哭着找妈妈。爸爸皱着眉头说:“别理他,就是摔了一跤,让他自己站起来好了。”

妈妈心疼极了,嗔怪爸爸:“什么?不理他,他一定摔疼了才哭得这么厉害。”但是在爸爸的坚持下,妈妈还是留在了厨房。过了一会儿,荣轩果然没有再哭了。但是过了一会儿,爸爸端着菜进客厅的时候,荣轩又摔在了地上,接着哇哇大哭。

爸爸同情地看着他,但丝毫没有过去扶他的意思,说:“跌倒了,男子汉都会自己站起来的。”荣轩果然自己站了起来,也没有再哭闹。

当孩子跌倒了,父母不要急匆匆地跑过去扶他,应该首先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如果孩子真的摔伤了,父母当然应该立即过去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都是想通过撒娇来博得父母同情的。

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有一天,孩子要的东西父母给不起了,那孩子会做什么呢?

妮妮是家中的“小公主”,父母、爷爷奶奶都围着她一个人转。当她还是个娃娃时,妈妈抱着她一起去逛商场,她用小手指着哪个物品,妈妈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来。

从出生到现在,妮妮的柜子里已经塞满了许多根本没有用过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她向父母撒娇得来的“战利品”。她从来不会考虑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只是一味地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突然产生的欲望,而父母从不拒绝。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情理时,理智而聪明的父母应该立即拒绝,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如果你提出非分的要求,没有人会满足你。当然,如果孩子的要求,确实合情合理时,父母可以适当地满足。

当孩子成为父母生活的全部时,那么孩子也十分不幸地成为了父母寄托全部希望的替代品,此时,溺爱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聪明的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别让孩子以为他的快乐是家人追求的全部内容。

父母要明白,孩子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父母都不应该说出这样盲目而不理智的话语,向孩子传递不良的信号。

安徽省合肥市重点中学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班干部,春节过后,开学的第一天竟然出乎意料地离家出走了。她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是机关干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都是该市的离休干部。当记者问起这位好学生为什么离家出走时,孩子的爸爸赶紧检讨说:“都是我们不好,老让孩子学习,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可他们的孩子却摇头,说:“并不是爸爸说的那样,我离家出走,只是想让自己好好地活一回,因为父母对我的管束实在太多了!”她还说:“班里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学生还有许多。”

孩子的话虽然很简单,却很真实,令许多父母目瞪口呆。

很多父母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还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有些事瞒着家长,有些东西藏起来不让家长看见,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总要放到安了锁的抽屉里。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的确,父母总是希望孩子的一切行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安全、不会学坏、不会出错。所以,父母往往对孩子有问不完的问题,以便于了解孩子的全部。

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世界,有自己驰骋的天地、遨游的空间,孩子也把自己的隐私看得十分重要,父母如果粗暴地干涉,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孩子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父母却要千方百计地给予孩子保护和指导,总想让孩子在自己面前“透明”,这就会造成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当孩子觉得父母在侵犯他的独立空间时,往往会觉得父母不尊重、不信任自己,因而本能地闪烁其词、拒绝与父母交流、封闭自己,甚至用撒谎来对付父母,并从内心将父母列为逆反、抵触的对象。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不少父母都不自觉地把孩子看做“我的孩子”,甚至视为自己的化身,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人。现在许多身为父母的“在职人员”越来越感觉到肩上的负担之沉重,他们感叹:“我们为孩子操尽了心,能做的我们都做了,可是……”

可是的后面隐藏着父母对孩子的不满和无奈。然而他们不知道,这些不满的根源正是他们“操尽了心”的结果。

父母从小就要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孩子,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孩子从小就有独立的愿望,两三岁的孩子常常会对母亲说:“我也能干。”上了学的孩子更是常常希望有更多的独立做事的机会。因此,父母务必要改变观念,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

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去做事。看一看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然后列出一张清单。这样做,就可以了解孩子的能力。父母要有耐心,不要对孩子太挑剔,孩子刚开始自己做事,肯定不可能做得很好,但父母不能剥夺他们做事的权利,父母应发现孩子的进步,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孩子改进,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获得自己做事的自信心。父母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及智力、能力发展的程度,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们往往以长者的身份指挥孩子,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他的独立意识开始逐渐增强的时候,父母们就不能再拥有这样的“特权”了。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让孩子有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利,让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比如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来说,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房间、抽屉,不要监听孩子与同学、朋友的电话等。当孩子有小秘密时,父母要引导,告诉孩子哪些是隐私,哪些是需要让父母知道的,而不要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在平时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谈心,这种谈心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遮遮掩掩的对话,而是双方平等交流,以便让孩子说出心里话,最终与孩子成为好朋友。

这是某个家庭发生的一幕悲剧——一个早上,孩子的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上班去了,家里只有奶奶和小孙子两个人,他们在快乐地做着游戏。一开始,孙子让奶奶拴一个绳套,跟着小花猫跑来跑去,想要套住家里的小花猫。小花猫跑起来特别快,一下子就逃走了。孙子有些不高兴了,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套奶奶的脖子玩。起初,奶奶有些不乐意,让他套脚。孙子一听,就闹起来,躺在沙发上又哭又喊,奶奶听到孙子的哭声,心一下子软了下来,只能听从了孙子。没有想到的是,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灵活,一下子就被孙子套住了,奶奶呼吸困难,说不出话来,便使劲挥手叫停。孙子不懂事,以为奶奶特别高兴,觉得好玩,就更加用力地拉起来,直到奶奶不动弹了,觉得没意思,一个人才扔下绳子出去玩了。

当孩子父母下班回到家中的时候,奶奶早已气断身亡了!就这样,奶奶的性命被一个不懂事的孙子夺走了。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普天之下,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爱也得有个限度,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变成溺爱,那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之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看见父母之爱、亲人之爱对子女发展的巨大影响。然而,若这种爱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娇气、任性、霸道等负面性格,他们往往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只接受别人的爱,不知道要对父母和他人给予爱的回报。溺爱还会使孩子养成游手好闲、贪图享受、为所欲为的恶习,甚至失足,走上犯罪的道路。

俗话说,娇惯是害。事实上确实如此,父母是不能保护孩子一生的,也不应试图这样去做。现实告诉人们,做父母的应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能将对孩子的“襁褓期”延伸得太长太宽。对孩子有求必应,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遭一点磨难,这其实是一种畸形的爱。

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知识和经验,尤其对生活的艰难缺少体验,往往提出一些不合理、不正确的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要理智地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正确的、合理的,应当予以满足;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哪怕是再强烈、再迫切,也要“忍痛割爱”。爱孩子是有学问的,有讲究的,爱必须有积极的作用才是真正的爱。对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满足,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想买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久而久之,稍不如意,孩子就会大发脾气,最后发展到在家称王称霸,蛮横粗野,而各种能力却极差。这样,直接受害的是孩子,进而,家长必然也难逃其害。法国着名教育家卢梭就特别反对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他谆谆告诫做父母的:“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孩子的不幸的原因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最终会酿成家庭悲剧。

关于对“孩子”这两个字的认识,西方有句话说:“孩子是上帝借给我们的,我们迟早还是要把他还给上帝。”确实如此,孩子是属于社会而非专属于父母的,孩子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独立面对人生的。父母要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环境、父母的辛苦,给孩子关心他人、为家庭和父母承担一定义务的机会,才能使孩子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并由此学会爱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学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父母不管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挣多少薪水,都不应对孩子大包大揽,而应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

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要求和需要有个分析和判断,决不能感情用事,一味地姑息、迁就。父母疼爱、关心孩子是没错的,但这种疼爱、关心应该是含蓄的,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是宽厚的,不能过分感情用事。父母对孩子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和没有礼貌,要进行教育;对吃苦耐劳、经风历雨的事情,要放开手脚。总之父母对孩子的爱要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而不要让爱变质变味,最后酿成苦酒。

着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先从小处着手,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到责任的分量,例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父母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做出某项决定或承诺的时候,告诉他要对此决定的后果负责。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不可以逃避,要让孩子承担责任,而不能代劳,这样的孩子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遇到问题不逃避的人。

下面是一个孩子讲述的真实故事,希望父母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当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我身边的同龄人都已经有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了,然而我却一直在父母的溺爱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上学放学也得父母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