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成功心得
28421600000019

第19章 海明威的故事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作家。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乡村医生家庭,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晚年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转而塑造英勇无畏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50年代后,他继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硬汉性格”。他曾在美国文学中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文体以简练著称,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我什么都不怕”

“我什么都不怕”,这是海明威3岁时的一句口头禅。这是一个人面临困难或处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但后来他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事物又确确实实地会使人感到惧怕。不过,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严格认真地遵循着他父母亲的教导,保持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热爱大自然,喜爱打猎捕鱼,倾心于在水上或在林中的悠然独处,这些爱好一直紧随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能力,这无疑是从他母亲那里继承来的,也是从小受到母亲严格训练和培养的结果。

枪林弹雨中成长

“我最初一次上战场,完完全全是个麻木不仁的呆子。”1942年海明威这样说。

1918年4月的最后一天,海明威和赛奥多从《明星报》报社领取了最后一次薪水,来到火车站搭乘一列开往芝加哥的火车,这件事看起来真有点像世界上最奇妙的一次游戏。

就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留下了许多海明威的非凡事迹。有一次他光荣负伤,被送到米兰的一家医院,他不仅得到了最好的医药治疗,还获得意大利的最高荣誉奖——战斗英雄银质奖章,并且有了第一段罗曼史。

医院护士班里一名年轻的护士——艾妮丝,使他一见钟情。所有年轻病人都有同感,海明威也不例外。而海明威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朝气蓬勃、勇敢无畏、激情洋溢、热情奔放、幽默风趣。他第一次察觉到自己深深被某个女性所吸引,也似乎察觉到某个女性也为他所吸引。到了8月中旬,海明威已经疯狂地爱上了艾妮丝,这是他成年后的第一次恋爱。

后来因为两人意见不同而分手。尽管之后他先后娶过3任妻子,但是1918年他在意大利北部的这段经历,像埋藏在他大腿里面的碎弹片一样,令他一辈子难忘。

硬汉与古巴

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1928年,海明威偕同他的第二个妻子鲍莉娜?普菲依费尔首次路过古巴,前往美国的骨头礁,完成了名著《永别了,武器》。1933年,海明威返回古巴,写成有关古巴题材的第一篇纪实文学。此后,海明威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美丽而不幸的长岛”。

海明威曾表达他对古巴的深厚友谊:“我深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能让一个人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的地方,除了他出生的故乡,就是他命运归宿的地方。”海明威经常在古巴的海边钓鱼并且写出了最优秀的小说。在他生命的最后22年,一直居住在哈瓦那郊外的维希亚小庄园里,在那里,海明威创作了著名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

1952年,海明威出版了成名的“古巴”小说《老人与海》,书中描写了一位古巴老渔民的身世和1935年卡洛斯古梯雷兹向他讲述的关于一条大马林鱼的事迹。他在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由此树立了文学“硬汉”的形象。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维希亚小庄园自杀身亡。至今,在那个小庄园里还保留着海明威的“罗亚尔”牌手提打字机、狗坟、50只猫和他漫长人生旅途中创怍的9000部不朽名著。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一种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