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都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相应地也会产生一些心理波动。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了消极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心理不健康的人如果陷入消极情绪中,通常情况下不能自拔,需要持续很长时间,而心理健康的人能主动地、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
另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反应适度也是一项标准,情绪反应的强度要与情境相符合。虽然人与人在行为反应上是存在差异的,有人反应敏捷,有人反应迟缓,但都有正常限度,弱刺激弱反应,强刺激强反应,但反应过敏或不反应则为异常。例如,有些人被蚊子叮一下,就大喊大叫;听见敲门的声音,就吓得心惊肉跳;有些人经常对各种外界刺激都若无其事,对重大刺激也无动于衷,都为异常迟钝的行为反应。还有,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被别人无意之中踩了一脚,可能你心里会不痛快,但如果对此事反应过度,表现出极度愤怒、暴跳如雷,这种心理状态就不能说是完全健康的。
三、意志标准
即意志品质健全。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人的意志行动既可以克服外部困难,如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等,也可以克服内部困难,如灰心、懒惰、情绪低落等。人的意志品质是衡量意志健全的主要依据,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与自制力。
(1)自觉性。指有自主意识,有自己的见解,善于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地确定目标,并积极地选择实现的方法,付诸行动实现它,简单地说,就是积极主动,不用别人督促。
(2)果断性。相对的是优柔寡断,草率鲁莽。果断是指在复杂的情况中不混乱,保持思维,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决定,及时、勇敢地投入行动。
(3)顽强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表现为坚定的意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保持对目标的执著和坚持;另一方面,表现为顽强的毅力,为了目标,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4)自制力。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能抵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情绪和外界的诱惑等;另一方面,为了目标能够忍受各种痛苦和磨难。
四、行为协调标准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像是心理的一面镜子,人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在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映,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意识与行为是统一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有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协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思维逻辑性强,说话有条理,行动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思维灵活、行为敏捷是人的良好心理品质。心理不健全的人思维紊乱、言行不一、前后矛盾,注意力不集中、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毫无秩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方式必须具备两条:
第一,行为方式与年龄特点相一致。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他的年龄的基本特点。有心理专家对北京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熊事件进行分析,认为他的心理特点明显不符合他的年龄特点,而是小孩子的典型心理。
第二,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充当着多种社会角色,我们在父母面前是孩子,在上司面前是下属,在朋友面前就是一个平等的伙伴……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环境中的时候,充当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这时我们的言谈举止就应该符合这个角色。
五、人际关系适应标准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病态心理一般都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愿与人接触,离群则为不健康的表现。
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乐于与人交往,并且积极主动,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也接受他人的个性;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吸收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用真诚、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友好相处,能够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另外,与集体能够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并且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表现。
六、心理特点符合年龄标准
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各个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儿童天真活泼,青少年人朝气蓬勃,中老年人沉着老练,但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七、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认识。正确的自我意识,就是指能够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己,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制定得切合实际。
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正确性体现在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能够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基本上对自己是满意的,同时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和自己过不去,对自己总是持否定的态度,看不见自己的长处;或者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的人,对自己的感觉过度良好,无视自己的缺点,不切实际。这是自我意识的两个错误的极端。
八、人格和谐完整
人格也称为个性,它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特性,它包括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很多因素。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格在他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是完整地、协调地、合谐地表现出来的,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中肯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表现出友好的姿态来;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等。
九、适应能力良好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良好的适应能力就要有一种积极的适应机制,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相应地做出行为上的改变,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协调。适应主要指三方面适应:
第一,社会适应主要指的是自己同集体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和集体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与集体步调保持一致,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社会的要求、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迅速地自我滴节,积极适应,达到与社会协调一致。
第二,学习适应、工作适应主要指一个人学习的方法和工作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地开发自身的潜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主动缓解工作压力,让自己处在最好的状态中。
第三,生活适应主要指能够调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生活的积极状态和乐观精神。
十、人生态度积极
人生态度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生活的方式和精神面貌。对人生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的人,有上进心,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战胜不利因素,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客观情况出发,积极有效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消沉,而是能够努力地去克服困难,争取更大的成就,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十一、广泛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法、下棋、游泳、弹琴、打球等,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兴趣爱好广泛,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等,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大有裨益。一个人要想达到真正的健康,就必须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优化。
讲完了被普通大众所认同的健康标准外,下面再介绍两种健康水平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模式,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参考,时时比照,纠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向较高方面努力地去塑造自己。
(1)“成熟者”模式。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一直从事对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就是“成熟者”,为此他提出了“成熟者”的7个指标:
①能主动地、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②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③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④能够准确地、客观地认知现实和接受现实。
⑤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⑥自我评价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⑦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2)“自我实现者”模式。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的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也就是他认为的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认为这类人在我们人类中并不多见,但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具体表现在以下13个方面:良好的现实知觉;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坦率、真实;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能自主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常体验愉快情绪;有神秘或顶峰的体验(顶峰体验是指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境界或情绪);有社会兴趣;人际关系深刻;有民主性格结构;有创造性;不随波逐流。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适应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增强而逐渐提高,但前提是必须注意自身心理的保健,学会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师。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改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自我心理调节可以让自己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得心应手,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某些不良反应,’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时,我们该怎样自我调节呢?
下面几章将向您讲述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