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28382500000071

第71章 为什么暴饮暴食易致暴死

有的青年喜欢暴饮暴食,兴致一来就大吃大喝,在大吃大喝之后暴亡者屡见不鲜。为什么暴食之后会引起暴死呢?主要是因为突然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胃穿孔等而导致死亡。

一般情况下,人们一日三餐吃进的食物,必须经过胃的加工消化,变成与胃酸混合的食糜,再经过小肠的胆汁、胰液、肠液的化学作用,将不能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组织细胞中而被利用。但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有一定的限度。例如,一个成年人每天分泌胃液为1500~2500毫升,胰液为700~2000毫升,胆汁为6000~7000毫升,小肠液为1000~3000毫升。超过这个限度,就会破坏胃、肠、胰、胆等脏器的正常功能,加上胃急性膨胀,抬高横隔,影响心脏活动,且胃本身蠕动困难,消化功能被破坏,就极易造成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等而致死。

食物在胃中的正常停留时间一般为:蛋白质4~5小时,脂肪7~8小时,脂肪油炸混合物质为10多个小时,糖类最短也要2小时,然后才进入十二指肠。如果油腻食物吃得过多,在胃内停留太久,胃液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力也显著降低,食物发酵变质,产生大量有害的物质与气体,因而出现嗳气打嗝,发生呕吐,腹部胀痛。这也是暴饮暴食之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