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必先调五脏
28349100000041

第41章 思伤脾,心操多了人易瘦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中医认为,意是脾的神明,所以说脾在志为思。如果思虑过度,心操多了,就会损伤脾气,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以致出现食不知味,或不思饮食,如此一来,人就会消瘦。

脾不好,人为什么会消瘦呢?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肌肉、四肢。因为肌肉和四肢的营养物质都需要脾来输送。若脾气健旺,输送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反之,若脾失健运,营养缺乏,则可导致四肢倦怠无力,甚至肌肉萎软。

思伤脾

可怜天下父母心,小时候,我们时常瞅见父母为我们操心而日益消瘦的面庞。

长大了,人不能没有事业心。但是,有些人在思考问题或专注做事时,就忘记了吃饭或者简单凑合一下。偶然一两次也许并无大碍,长此以往,就有健康之忧。如孔子之“三月不知肉味”,并非指他光不知“肉”味,其实也一定是不知“饭”味和“菜”味。久之则口中乏味,身体不适诸症俱现。

这些都是“思伤脾”的具体体现。

还有,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不怎么好,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胃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气血往脑子上去了,不往胃上走,那么天长日久,脾胃的功能就耍受到影响了。

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司机,他们中许多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车座上一坐,就要集中注意力开车,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总是这样,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钻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思虑不能太过,即使思考,也要注意饮食营养和调节情绪,尤其不要“废寝忘食”。否则,失去了健康得不偿失。

体瘦怎么吃

许多人都认为体瘦的老人身体健康,不容易得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可事实上,较瘦的老年人,同样也会患上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

那么,体瘦了怎么吃才更健康呢?

首先必须健脾气。《黄帝内经》上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麦、稻、豆类、杂粮这些主食能养五脏之真气,是人体最好的补药。所以,首先要多吃带皮的五谷杂粮,好处是既保证了营养、均衡了饮食结构,又有利于痰湿等体内垃圾的清除,可预防“三高”。可以用带皮的薏苡仁(薏米)、玉米、高梁、全小麦熬杂粮粥喝,也可以加上红薯、山药、萝、土豆等健脾食物熬粥。

其次,据中医长期观察,体瘦的人多属“阴虚火旺”的体质类型,进食辛辣的食物比较容易化热生火,诱发目赤、喉痛、牙龈肿痛、便秘、尿黄、食少等“上火”症候,从而损害健康、降低体重。因此,瘦人增肥的饮食调理宜偏重滋阴清热,可常吃鸭肉、田鸡、甲鱼、黄鳝、豆腐、莲藕、香菇、银耳、紫菜、苹果、蛋、牛奶等食物。减肥力强的浓茶、冬瓜等宜少吃,辛热的烈酒、辣椒等食物须慎食。对于享有“增肥饮料”盛誉的啤酒,由于酒精浓度低,营养丰富,可适量饮用。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为祛病强身,“阴虚火旺”体质的瘦人宜常吃蒸、煮、炖的食物,少食煎、炸、烤的食品,以利于通过滋阴清热的烹饪食法达到增肥添健的目的。另外,甜食容易困脾生湿,也不要多吃。

最后给体瘦的人送上一道补汤——芡莲苡仁排骨汤。具体做法是:取排骨500克,薏米、莲子、芡实各30克,陈皮6克,姜适量。先用清水把薏米、莲子、芡实浸泡清洗,把剁成块的排骨放在沸水里焯一下,然后把排骨、薏米、莲子、芡实、陈皮和姜全倒进沙锅里,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最后放点儿盐即可。其中莲子补脾益肾;薏米健脾渗湿;芡实补脾固肾、开胃助气;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加上排骨炖汤,既营养丰富,又健脾利湿祛痰,非常适合体瘦的老年人。

1.沉浸于美妙音乐中:已有权威研究机构对此予以证实聆听合适的音钉效地减压并帮助人们相对迅速地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玩游戏:将运动和游戏相结合,由此在同一时间内得到健身和集中精室收益。

事情写下来:若你记下那些在脑海里未完成的任务,并列出完成关键步骤,你就为自己的大脑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它足以使你恢复心境。

仰卧,平躺在高枕上,两眼微闭,上下齿轻轻接触,舌抵上腭,两莱上,尽量使身体放松。然后采取鼻吸口呼,呼吸均匀,基本上按正聿及深度,不急促、无停顿,甚至听不到呼吸声音。此时思想集中。用意识调整呼吸,即可放松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