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必先调五脏
28349100000040

第40章 细嚼慢咽,给脾胃减压

有些人吃完饭后经常打嗝,其实,这可能是因为吃饭时吃得太快了。吃得太快的话,容易把空气和食物一起咽下去,造成胀气。要避免这一情况,吃饭时最好细嚼慢咽。

中国历代养生家都非常看重细嚼慢咽。《老老恒言》中说:“入胃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二口化,细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养病庸言》一书中也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说的都是进食时应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虽然是一种单纯的口腔动作,但并不只是关系到口腔的问题,它对于人的健康与防病也有很大的影响。若在吃饭时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也是养生之妙道。

细嚼慢咽的十大好处

现代社会患口腔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与所吃的食物太精细以及“狼吞虎咽”不无关系。而细嚼慢咽至少有十大好处:

1.预防口腔疾病

反复咀嚼可产生充足的唾液,而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不但有助于消化食物,还有杀菌作用,可预防牙周病。另外,较多的唾液可以洗刷附着在牙齿表面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2.增进营养吸收

充分咀嚼让食物变得细小,使之与消化酶完全混合,被分解成分子更小的物质,便于人体吸收。有人曾做过试验:食用同样的食物,一个入细嚼慢咽,另一个狼吞虎咽,结果证明,前者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为85%,而后者仅为70%

3.增强食欲

细嚼慢咽可让人的牙齿和舌头感受到食物的好滋味,从而对中枢神经产生良好的刺激,产生食欲。

4.减少胃肠道疾病

如果吃得太快,牙齿就不能充分把食物咬碎,消化酶也不能随食物进入胃,这样一来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使胃部不舒服。而细嚼慢咽可以促使人体充分产生消化酶,减轻胃的负担。

5.有利于减肥

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防止发胖。

6.有利于面部美容

咀嚼能促进面部肌肉活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肤细胞的代谢活力,从而减少面部皱纹,使面色红润。

7.保护视力

如果咀嚼肌的各肌肉无力,则会导致眼球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影响视力,这方面的影响在儿童中更为明显。

8.促进血液循环

咀嚼时,下颌肌肉牵拉该部位的血管,加速了太阳穴附近血液的流动,从而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此外,多咀嚼还可松弛大脑神经,解除精神紧张和焦虑。

9.有利于防癌

当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进入人体时,唾液腺分泌物便可分解掉部分致癌毒性物质。细嚼慢咽使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并与食物中的致癌物充分接触,可以减少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嚼得次数越多,抗癌作用越强。

10.有抗衰老作用

人到老年,胃肠功能减退,吞咽反射减弱,细嚼慢咽可起到防噎、助消化、抗衰老的功效。

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好习惯

细嚼慢咽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有良好的保健意识,平时多注意,不论是用真牙、假牙,还是用牙床吃饭都可做到细嚼慢咽。

其实,一家人聚在一起,细细品味每一道菜肴,有一种特有的、天然的宁静和温馨,更能充分享受天伦之乐。

虽然细嚼慢咽的好处多多,但真正做起来有些困难。首先我们要明白,细嚼慢咽不等于吃得慢。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者边聊天边吃饭,吃饭时不专心,吃饭的速度是慢了,但咀嚼的次数也减少了。

那么,怎样才算细嚼慢咽?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一餐饭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其中不包括看电视、说话等时间。《医说》中要求患者每口饭咀嚼50次再吞咽下,有利于机体康复。

当然,饭菜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吃肉和吃青菜的咀嚼时间肯定不一样,吃干饭的时间也自然比吃稀饭所需时间长,而且年龄较大或牙齿不好的人,咀嚼时间也相应地要延长。因此,人们要根据每餐饭菜和个人情况的不同,调整进餐时间,但要保证每口食物都分咀嚼。你可以用以下几种辅助动作来实现慢食。

1.多吃耐咀嚼的食品,如口香糖、红薯条、鱼干、带骨鱼、带刺鱼、鱼头、鸭头、鸡头、螃蟹、牛肉干、甘蔗、五香豆、玉米等。

2.试用左手进餐,除可延长吃饭时间外,还可开发右脑(因左手由右脑支配)。

3.可似用筷子来夹菜,然后放下筷子,再用勺子吃米饭,这样轮流使用进餐工具,可有充足的时间咀嚼食物。

4.注意用餐礼节,想象自己正在赴宴,小口咬食物,吃饭时不发出声响。

1.饭前先吃一点开胃的菜和汤‘使胃液分泌活跃起来’使胃处于消化态。

2.饭前饮水宜适量。如果饮水过多会稀释胃液,使消化能力减弱。

3.饮酒要适量,尤其是高度白酒,尽量不喝或少喝,同时也不要空腹饮酒。

4.吃饭时心情愉快,有利于消化吸收。

5.饭后要充分休息30分钟,使胃肠能够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