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天要遇到很多的环境,很多的事件,这种外来的刺激会相应地在我们意识上面产生反应,我们会有种种的情绪,有一些时候我们很高兴,有一些时候很悲伤等等七情六欲。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意识净化,可能会一直陷入到一种循环之中。有一些人容易发脾气,越往后越容易发脾气,为什么?当我们起了某一种情绪的时候,比方说生气,大脑里面的神经元之间会建立一种网络,我们的下丘脑就会分泌一种氨基酸,叫做胜肽。这种胜肽会跟随血液的循环遍满全身,我们每一个细胞周围都有很多的感应器会接收到。如果一直起这种情绪的时候,那就变成是我们的神经元之间的这种网络会得到强化,我们的细胞也会养成一个习惯,会喜欢接收这样的一种胜肽,一种氨基酸。如果你一直习惯于这种胜肽,隔了一两个月都没有什么事情,你很平静,会怎么样?你的细胞一直没有接收到这种氨基酸的时候,她会产生一种饥渴,她会让你自动去选那些容易让你生气的事情,自己把那些好的反而过滤掉了,把那不好的吸进来,然后就会让你生气,来满足细胞的需要。
听起来很可怕,就好像中了毒瘾一样。如果你一直容易起负面情绪,也是好像中毒瘾一样,你会一直需要这种氨基酸,需要这种胜肽。
所以我们一直要能够保持正面情绪,消除负面情绪。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知道,这匹马是受马车夫控制,所以说我们要成功,不单单要净化意识层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净化潜意识层面。
我们的意识是不是自主决定的呢?我们认为是,其实不是。为什么?我们认为这个事情我自主想出来的,我自主作出的决策,但是,是吗?其实不是。为什么?我们受限制于以前的生活环境,儿时父母亲给我们灌输的观念等等。这些种种观念对我们形成的一些价值观、一些理念,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所以说这是我们障碍的一个根源。在佛教的法相唯识学上面把此称为第七末那识,它是意识的根。
但是我们知道吗?这样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看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人头,这个人脑海里面有很多的观念,聪明、能干、勇敢、谦虚、懂事、听话、温柔等等,有很多这样的观念,表示我们小时候会接收到父母亲对我们灌输的种种观念,在心田里面会种下一个种子,我们有这么多的观念,当然都是很好的一些观念。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个二元的世界,你有聪明的一面,一定有笨拙的一面;你有能干的一面,一定也就会有不能干的一面;你有勇敢的一面,一定会有懦弱的一面。
你的脑海之中承认的只是聪明、能干、勇敢这一些。那些不被你所承认的,你抗拒它的,它是不是就不存在?当然不是。它仍然还是存在那里面,而且它也是一种能量支持的,它会一直压到我们心的深层去,它会经常不由自主地浮出来。所以我们有些时候,突然之间无缘无故容易发脾气,无缘无故就觉得很难过,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个根源只是我们一直不承认,我们把它放到黑暗的那一面,但是它仍然存在,而且在里面不停地生长,唯识上说,种子生种子,一直在生长。
我们如果在潜意识这个层面来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成功,有些人会失败,是跟他以前输过的这个种子不相同有关。
我们用一个比方来说,有个女子受了高等教育,但是她的婚姻很不幸,她千挑万选嫁了一个酗酒的人,喝醉酒以后就把她揍一顿。很奇怪,结婚以前,当然也知道她的男朋友是喝酒的,脾气也不太好的,但是她反而觉得是优点,或者很可爱。
结婚以后没多久,她的先生这些问题就冒出来了,天天都会喝醉酒,已经生了一个小男孩,一岁多,喝醉酒以后就把她揍一顿,小孩子更大一点以后,连那个小孩子一起揍。
这个女子实在忍受不了了,天天如是,以泪洗面。
有一次,她想得很极端,如果要离开她先生,自己没有自信心,也没有什么谋生的能力。她就想带着这个小孩子一起自杀。
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位先生?根本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女子的父亲也是一个酗酒,而且喜欢打人的人。很小的时候,这个女孩子就天天活在恐惧之中,每天晚上她最怕听到的是她父亲喝醉了酒,跑到家里面来摔东西。所以她天天活在这种恐惧之中,她的身体里面,这个神经元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她身体的细胞已经需要这种恐惧的胜肽,像毒瘾一样的。很糟糕,你看是不是,你如果不好,反而越来越不好了。
好像西方的一个叫做墨菲定律(Murphy‘sLaw)。据说一九四九年,有一个美国的空军上尉批评一位同事,说他是个倒霉蛋,如果某一件坏事可能发生在他身上就一定会发生。以后就形成一个墨菲定律,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不好的事情可能要发生,哪怕机率很小,它最终会发生,而且会造成最大的损失。
我们现在就明白了,原因是如果我们一直活在这样一种情绪之中的时候,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需要这种胜肽,之后你会选择那么一个环境,选择那么一个人。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这个女孩子从小就遇到这样一个父亲,她就会觉得她生命之中亲密的男人可能都是这样子,她就会选择这样子一个人。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她的潜意识里有一个种子。是这个小女孩很想帮助她的父亲,但是又无能为力,所以等到她长大以后,就会找一个跟她父亲一模一样的人来拯救。但是拯救得了吗?肯定拯救不了。
因为这三个原因,所以她就会选择这样一个人。
同样的,如果说到企业的经营之道,我们应该怎么样?应该要知道,首先要清楚我们的脑海之中,八识田中,阿赖耶识里面所潜藏的这个不好的种子,你要反思一下你的价值观,你的观念,你的理念,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一天会选择很多东西,会选择我要吃什么食物,我要穿什么衣服,但是你有没有选择过你脑海里面的观念,有没有想着要排掉哪一些不好的观念?要保留哪一些好的观念?哪一些好的种子?要消除哪一些不好的种子?从来没有想过。
我们每一天要锻炼身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每一天锻炼你的心?也没有想过。所以说都是需要的。
在潜意识这个层面,如果我们要走向成功,要真正地在经营之道的哲学层次这个层面来说经营之道,我们要选择好的种子,要消除不好的种子。
你知道有什么好处吗?这个善的种子、好的种子、成功的种子、无漏的种子,你一直在给它浇水培育的时候,它越来越有力量。相应的那个不好的种子,它会越来越萎缩。所以你就能够由成功走向成功,由光明走向光明。
佛陀说这个世间有四种人:
第一种人是由黑暗走向黑暗的人。他以前种的因也不太好,所以今生的遭遇也不好。遭遇不好,他还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和改善,他会去怨天尤人,继续种恶的种子,每一天都活在负面情绪里面,每一天都活在烦恼痛苦里面。这种人是由黑暗走向黑暗,由痛苦走向痛苦的人。
第二种人是由黑暗走向光明的人。虽然他以前的遭遇不太好,但是他后来遇到佛法,能够得到禅的智慧,因此他能够看破放下,知道把那些不好的种子让它起现行,让它报掉;好的种子好好培育它,所以他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成就越来越大。
第三种人是由光明走向黑暗的人。虽然以前命很好,但是他很傲慢,他认为这些都是凭我的能力,凭我的本事赚来的,就得意忘形,做很多恶事。当恶的种子种下去以后,不断地茁壮成长;善的种子越来越萎缩,最后晚景凄凉。以前的时候,这种果报可能还会在子孙,现在因为生活节奏很快,所以果报越来越快,可能到他自己晚年的时候都很差了,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遭遇。
第四种人是由光明走向光明、由快乐走向快乐、由成功走向成功的人。以前种的因也很好,现在他熏习进去的种子也是非常好。
所以我们应该要做这种由光明走向光明、由幸福走向幸福的人。最起码我们要做一个由黑暗走向光明的人,再把潜意识之中这些不好的种子清除。
突破观念的局限和障碍
大家想一想,你看这张图,A是事件,B是想法和观念,C就是结果,这个事件是中立的,但是因为中间的这些想法和观念的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所以说,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痛苦,是外在的事情吗?绝对不是。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让我们痛苦,能够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我们的观念。我们说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个儿媳妇去看望婆婆,一进门就发现婆婆的脸色不太好。接下来她就会有三种观念:
第一种观念她会认为,我婆婆的脸色不好,可能是对我有意见吧。接下来怎么样?这个结果就会导致她心里很难受。
第二种她的观念是中立的。前一种是坏的,中间这种观念是中立的。她就想我婆婆脸色不好,可能是刚才心情不好吧,所以她就更加注意跟婆婆沟通交往的方法。
第三种观念她就会想,可能我婆婆身体不太好。这样想她就会更加同情自己的婆婆,更好地关心她、呵护她。结果当然是她心情也很高兴,婆婆心情也好愉悦。
由此可知,不要被自己的观念所欺骗和限制。如果遇到障碍的时候,不要从外面找原因,要从我们的观念上来寻找原因。无论是经营之道,还是解脱之道,都应该从此地开始,我们要能够突破观念的局限和障碍。
这是讲这个马车夫,比喻我们不但要净化意识的表面,还要突破观念的局限和障碍。
这是佛教的禅宗,尤其是南宗禅,六祖惠能大师的禅法——根本的修心之道。
超越承担转化融合
首先是要能够突破超越观念的局限。
我们以为我们意识能做主,但是我们的这种所谓的自主选择是被我们的观念所局限。其实我们的心灵是不自由的,就好像这头牛给这个缰绳穿住了鼻子一样,凡夫的心里是没有自由。
《心经》上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指物质,"空"是指心灵的自由。我们的心灵自由,不被外在的物质环境所束缚、所局限,任何时候都是自由的,这是"色不异空",或者说"色即是空"。一定不要认为这个"空"是什么都没有,实际上是指心灵的自由。
"色不异空"是自利,通过修行来提升智慧,明白事物的变化无常,应用在经营管理上,决策者可以通过掌握变化的规律来领导企业的发展。"色不异空"使我们不执着以往的成就,空掉心中的成见,心中就没有挂碍,可以作出正确的决定。
"空不异色"是利他,以慈悲心帮助他人,一起得到快乐和解脱。运用在经营管理上就是管理人员应以真诚的态度帮助员工发挥他们的才能,领导者和员工加强交流和分享,使员工加强归属感,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发展必然更成功。
有一个经常被引用到的例子,说老鹰的寿命能够活到七十年。但是它长到四十岁的时候,它的嘴就老化、弯曲了,不能够去猎取食物;它的爪也老化了,抓不住猎物。怎么办?
它这时候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死掉;第二个选择是超越。它会飞到一个很高的地方,把自己的嘴往岩石上去撞,撞得掉下来,再等它重新生出来;这个爪子也是互相拔掉,三个月重新生出来以后,它又能够再活三十年。
同样的,如果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一下,以前让我们成功的那些观念、思想、理念,或者价值观,在此时此地是不是有局限性呢?我们是不是要像老鹰一样把它拔掉,重新再发展呢?这应该是一个超越的观点。
再是承担。
承担就是我们要有平等的观念,任何环境都不要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入菩萨行》上面有一个开示的偈子: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就是说这件事情还有改变的余地,我为什么不欢喜呢?为什么不去努力改变它呢?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起负面情绪呢?一般凡夫的误区是他遇到不顺的时候会起负面的情绪,很低沉。但是你要知道,你低沉的情绪能够改变事实吗?不能。那只是你的错觉而已,你陷在那种低沉的负面情绪之中,就好像拿头去撞墙一样,没有什么用处,只会伤害自己,并不能改变事实。所以一定要能够接受事实,提升自己。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如果已经没办法挽救了,你的忧伤、烦恼、难过,又有什么益处呢?
之后是转化和融合。
转化就是境不转心转,不论世界怎么变,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来看这个世界。不要让环境主宰我们的心和影响我们的情绪。不管我们在企业经营之中遭遇到什么,都不要与既成事实相对立,它已经显现并且暂时无法改变时就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只要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转变我的心,这一切都不能再令我不开心。转化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让我欢喜自在地活在每一刻。佛的大智慧和大慈悲都是从转化内心而来。不能转化就是烦恼,能转就是智慧、菩提、觉悟。六祖惠能大师开示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我们要在经营企业和经营人生的过程中不断转化内心的世界来坦然面对这个世界。
第四个修心的方法是融合。不与万法对立,与世界保持和谐融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我们的心要从器世间的追求物质,穿过有情世间的追求自我实现,进入智正觉世间,随时保持正念,保持觉醒。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以超越、承担、转化、融合的禅智慧作为我们中国企业成长的思想动力。
这是我们讲在潜意识这个层面,在末那识这个层面,我们要运用禅的智慧,超越、承担、转化、融合,使我们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突破凡夫身份认同
车夫能够决定这辆车前进的方向?也不能。他最后要听谁的?听最后那位乘客的。那位乘客才是决策最后的老板。
同样的,我们要用禅的智慧来修炼,透过经营来提升自己,我们也需要知道,要突破我执。佛教里面经常会说,人我执和法我执是使我们烦恼痛苦的根源。
我们要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说一个例子可能会比较容易明白一点,有一位男士他很年轻,一切都很顺利。二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公司就做得很大。他的太太也是他的同学,人很贤慧。事业亦如日中天,也有各种各样的头衔,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和影响力,他觉得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
哪里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一年之后,首先是他太太突然之间病逝了。跟着祸不单行,他自己的事业又亮起红灯。屋漏偏逢连夜雨,更糟糕的是因为他很焦虑的缘故,他的健康状况也出现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