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他很有智慧,他就想到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我们凡夫平时会有一个身份认同,认为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成就,这是体现我的价值的一个根本点。我们经常会容易把它认同为这些就是我,这是我所拥有的,就是我的价值。但是你没想到一点,如果你将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你的成就,作为你的价值,会有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无常法。老天爷可能一刹那之间把它全部就卷跑掉了,那你的价值不是全部空掉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小我,真正的真我应该是法身本体,尽虚空、遍法界。所以说,我们不要继续为这个小我去提供养料。正如我们都知道最近的512汶川大地震,你想一想,如果你在现场,当时你很成功,一瞬间,几分钟之内统统都没有了,那你是不是马上没有价值了呢?当然不是这样的。
我们一定要突破这种凡夫的身份认同,才能够真正地超越,真正地将我们的经营之道提升到一个哲学层次,在经营中开启我们本具的佛性,在人性中认识佛性。
经营之道的信仰层次
第四个部分是经营之道的信仰层次。
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神圣的事
我们能够到达这么一个层面,就能够把每一项工作都当做是成佛的修行法门来做,具足神圣感,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能让我开悟的最神圣的事情,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你能够这样做的时候,你就能够活在当下,就能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焦虑、没有痛苦。
禅的智慧会说到禅心三无:
我们的心不要活在过去,就没有后悔;
我们的心不要活在未来,就没有恐惧;
我们的心也不要执着当下,不要执着于现在的事情,我就没有什么忧愁。如果执着于当下的事情,我们会觉得现在事情不如意、不圆满,照样起烦恼。
我们应该是不活在过去、不活在未来、也不执着于当下,无住而住,我们的心就能够无悔、无惧、无忧、无怨。执着当下就会有埋怨,有抱怨。我们能够无忧、无悔、无惧、无怨,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起烦恼。
这是浅说《金刚经》上的三句话:
"过去心不可得",我们的心不活在过去,我们就没有后悔;
"未来心不可得",我们的心不会去过多地妄想未来,我们就不会恐惧,不会焦虑;
"现在心不可得",我们的心也不执着于现在,当然我们也就没有抱怨、没有埋怨,这样地来把握我们的心。
从信仰的层次来说,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能让我开悟的最神圣的事情,我们就能够倾注整个宇宙,整个法界之力来做好当下的这件事情。而做完以后,我也不执着它。
所以六祖大师说,开悟的窍诀就十二个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们这样地去实践此开悟的法门。
我们在经营之道的信仰层次上要做到无念、无相、无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而无住,经营中虽有运用种种策略和技巧使企业茁壮成长,但心无挂碍,这是在经营中成就明心见性的解脱道。无住而生心,生心利益众生,造福社会。我们经营企业的目标是回报员工,回报社会和国家。我们的企业能引导员工和一切人,以工作为手段开启内在的智慧与慈悲,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成就圆满人生。这是在经营中实践利乐有情的菩萨道。
唐朝时候百丈怀海禅师座下有一位香严智闲禅师,他文化很高,每天读经书,但仍不开悟。百丈怀海禅师入涅槃以后,智闲禅师就找已经开悟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做师父,跟他学参禅。
沩山禅师就启发他,要帮助他开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师弟,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父母未生前你的面目是什么?"
你没有从母亲肚子里面生出来以前,你是什么面目?
智闲禅师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怪问题,马上回到藏经楼翻经书,翻了几天几夜,找不到答案,这个问题书上没有。这是参禅的话头,怎么会有呢?他就很惭愧说:"以前我认为我懂得佛法,看来我不懂,只是皮毛上懂。还是请师兄把答案告诉我吧。"
师兄说:"不行啊,我不能告诉你。我告诉你了就堵塞你开悟的路了,你将来会怨死我。"
智闲禅师没办法,师兄不告诉他答案,他就跑到河南南阳的慧忠国师的寺院去参禅。每一天就挖地,有一天,挖地的时候看到一块片瓦,拿起来抛出去打在竹子上,豁然大悟了。
他马上就作了一首偈子: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我们不能展开来说这首偈子。总而言之,他所表述的是一种如来禅的境界。
"一击忘所知",瓦片扔出去,突然听到碰撞的声音的时候,马上把能所都断掉了,能听的我,所听的声音,这种对立消除了。
"更不假修持",香严智闲禅师击竹得以开悟是因为处在无心状态,识心受天籁的震动而切断妄念之流,豁然开悟。不但忘所知,而且忘能知,不需要意识活动,只是直觉现观,一超直入如来地,所以说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古路是亘古如是的自性,智闲禅师悟道的光辉洋溢在他生命的每一时刻,动容扬眉,举手投足都是在表现这个大道。不堕悄然机是指超越一切观心看净的枯木死火禅。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大道"处处无踪迹",那些有形相的行住坐卧能体现大道,但不是大道的本身。"声色外威仪"是声色俱泯的禅悟体验。大道体现在日用之中,日用是道的显现,但并不是道的本身。未悟前将饥餐困眠等同于自性则堕于放纵自然。因此,"超声越色"是大道超越性的体;"踪迹、声色"是大道存在性的相,"日用是道"是体用双彰事事无碍的用。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智闲禅师在悟道诗的最后说,只有那些真正见道开悟的人,才能领悟其妙处。不论任何外境声色生起,就是本体显现,就是心性的流露,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虽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所悟实在只是被悟而已。这是顿悟见性的上上机。
他开悟以后,很感恩他的师兄,就对着南方点了三支香,向南方礼拜说:"感恩师兄!确实啊,如果当时你把答案告诉我了,哪里有今天的开悟呢?"
之后他就把这首偈子寄给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灵佑禅师就肯定他开悟了。但是沩山禅师座下还有一个徒弟,叫做仰山慧寂禅师,慧寂禅师不答应,就专门跑过来教化香严智闲禅师,因为他开悟得比较晚,所以叫他作师弟,说,虽然许你得如来禅,祖师禅未梦见在。
我承认你如来禅上开悟了,如来禅是渐修的法门,但是顿悟的祖师禅犹未梦见在,你还梦都没有梦到。如果你真的是认为你开悟了,你再作首偈子我看看,直接表述你的本地风光,我才承认你。因为你那首偈子还有一些佛教的理论名词在里面。
于是他就再作了一首偈子:
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
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锥亦无。
贫是指"实际理地,不受一尘"的自性,香严智闲禅师用此颂形容自己摆脱了束缚,真正达到了空。去年空,还有个空的境界(立锥之地)。今年空,连空的境界都空了。智闲禅师作了此偈后,仰山禅师仍然不认可,说他只领会了"如来禅",还没有领会"祖师禅"。因为智闲禅师描述的证悟空的过程带有渐修的色彩。香严智闲禅师因此又作一颂:
我有一机,瞬目视伊。
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机"是活泼运用妙用无边的心灵,"伊"指自性。瞬目视伊,指心灵专注自性,无不还归此法界,即见性,是顿悟的状态。机是心之用,伊是心之体。体本非用而体不离用。用本非体而用不离体。这是祖师禅的特点,沩仰宗的宗风。
仰山禅师才真正地首肯他。
说经营之道的信仰层次,要知道我们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再小的事情,都是能够让我们开悟的因缘,所以说都是最神圣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倾注所有的力量去做好它。能够如此,当然我们就时时刻刻活在禅中,时时刻刻就真正地把修持和生活融为一体,把修持和工作融为一体。像香严智闲禅师一样,在经营事业中彻悟见性。
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人
并且我们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平时一般我们喜欢看新闻,关注一些社会名流,关注一些世界大事,但是会忽略我们身边的人,因为太熟了。但其实这些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帮助我们、成就我们的人,是我们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而且我们要成就,无论是世间、出世间,都是需要依靠他们的。
李嘉诚就很懂得这个道理。他出资创办一所长江商学院,有一年,长江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专程去香港拜访李嘉诚,到了李嘉诚的办公室所在的那层楼,大家想着,他这么大的老板,肯定坐在办公室等候大家,电梯开的时候,每一位学生都发现李嘉诚就站在电梯边上,很谦虚地、很恭敬地将自己的名片派给每一位学员,就好像当年他刚刚开始出道在酒楼里面做伙计那样子。
一个人如果能够慎始慎终,当然成就不是偶然的。所以应该是这样的,将我们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当成是我们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会怎么样?我们就没有任何的分别心,真正地成就了平等心,真正地实践了佛菩萨的教诲:将一切人都看做是佛菩萨,唯有我自己是凡夫。
如果能够把经营之道提升到信仰层次,我们就能够功夫得力,顺境、逆境皆为自在境;如果我们信心坚固,善缘、恶缘都是助道的缘。
当然我们要注重外在的解放,社会的解放;同样更重要的是人心的解放。我们心之中有很多的固执、很多的执着、很多的偏见,如果这些不能够消除,就不可能消除社会的不公平。
所以我们提升到信仰层次的时候,能够把经营、工作和修持融为一体,我们就能够在经营之中悟道。我们工作的过程就是使我们的生命由缺陷走向圆满的过程;我们工作的过程就是使我们从烦恼痛苦走向解脱自在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生命、改造生命,乃至于圆满成佛的过程。
禅宗里面的参禅有四层的功夫,就是初参、重关、牢关和本地风光。禅门经常说,不破初参不开口,开口就错;不破重关不闭关,因为你没有掌握真正的方法;不破牢关不下山,因为你没真正地解脱,你下山也度不了众生。
所以说,参禅的四层功夫与《禅与经营之道》融合起来就相当于什么?
经营之道的科学层次,就相当于参禅的初参;
艺术层面,就相当于重关;
哲学层面,就相当于牢关;
信仰层面,就相当于本地风光。
这个参禅的四层功夫,可能我们听到这些名词还不一定容易理解。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表述可能会好讲一点,就是得个入处、有个出处。
要得个入处,要进参禅之门;
有个出处,要能入能出;
知个用处;
明个了处,明个了处就是最后一关,就是本地风光,开悟以后的法身向上一着。
结语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归纳性很强。你看,老子《道德经》,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道"字;孔子《论语》,归纳起来所有的教诲就是一个"仁"字。
同样地,如果《禅与经营之道》归纳起来,在科学层面是一个"真"字;在艺术层面就是一个"美"字;在哲学层面就是一个"慧"字,智慧;在信仰层面就是一个"善"字。
"止于至善"是止于什么?圆满成佛的境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样子的一种本地风光,任运坦然的圣者的境界。快乐无忧是名为佛,每一天都很轻松自在、快乐无忧,这样一种解脱的圣者的境界,一种本地风光,自然展露的境界。我们在经营之道中就能成就,在工作和生活之中就能成就。
最后祝愿大家透过此次的共同探讨和分享,能够真正地领悟到禅的智慧和妙用,能够经营好企业,经营好圆满的人生!愿大家的企业能够发展成为长盛不衰、基业常青的、跨国的工商业王国,好像通用公司,那些跨国公司一样!也祝愿大家能够在工作之中享受人生,在逆境之中开发心灵,在团队之中超越自我,在人性之中认识佛性,在工作之中圆满成佛!
祝福大家!
阿弥陀佛
【解答篇】
经营者:请问法师,企业应该提倡什么样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凝聚力?您刚才说了,在寺院里面,人为法去的;而企业有些员工是为利而来的,则是一盘散沙。
法师:我们的企业要提高凝聚力,刚刚已经讲了三个方法:吃亏是福,分享共赢,这是在物质层面;在制度层面,当然要学习佛教的"六和敬",整个企业就能够团结和谐;更重要的是在心灵层面。我们的企业,当然肯定要有利润的最大化,它才能够运作和发展,才能够基业常青,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可以单单停留在这么一个层面上,因为利之所在,纷争之所在,我们要超越,我们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是让每一位进来的成员都有一个心灵成长,能力增长,人生更丰富,这样的一个氛围,如果我们给他提供这样好的平台,他哪里会走呢?对不对?肯定有凝聚力。
在佛教之中,有一个"四摄法","摄"就是摄受的意思,四种摄受的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从财物上,待遇比较好;从精神上,比较关心他们,他们觉得受到尊重。
"爱语",大家有一种共同的愿景。
"利行",是尽力帮助他成长。我们仍然说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一个跨国公司的企业家将来拜访松下公司,这位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很著名的作家,关于未来学,他有很多的著作。有一天,松下幸之助就问他的秘书:"你能不能告诉我马上要来访的美国的企业家的一些资料"。
这位秘书想:糟糕了,我太忙,没有准备,也没看过他的资料,但是这位秘书反应很快,就想报纸上都登过了,说这位企业家是未来学权威,有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他也就照本宣科说:"这个人是未来学权威。"
松下幸之助就说:"哦,是这样子的吗?"。
第二天,他再问同样的问题,这位秘书就不高兴了,"我昨天不是说了吗?你又来问。"
第三天,松下幸之助又问。这位秘书就更生气了,回到家里面越想越气:明天如果老板再问起,我就不理他了,不答他这个问题了。
秘书后面又想:不对啊,老板不像那么糊涂,怎么这个问题问了三次呢?
他想肯定是老板觉得我的资料没有准备齐,但是他没有直接批评我的不足,是要让我自觉自悟。之后他就马上连夜把那些资料都找过来,自己详细地看了一遍,把那些要点都摘录下来。第二天把这些所有的笔记和相关的背景资料都交给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用这个方法是在帮助他,"利行"。而且是启发式的,不是批评式的,我们随时能够做到是以包容代替批评,以关怀代替指责,这样做的时候就是利行。
"同事",是我跟他一起做,我们能够在这工作中,互相脑力碰撞,互相成长,就有很好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