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编者按
谁能想象得到呢?当禅、企业、管理、智慧有效地结合起来时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谁又真正能做得到呢?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喧嚣、躁乱的人群中,如何保持一个清醒智慧的头脑,这是决定一个管理者能否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性所在。
《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最尖端的经营管理之术的浓缩和精华,讲解者——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把禅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令很多在困惑中找不到出路的企业管理者重新拥有了自信。
这种理念明确地指出,虽然管理是一门学科,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生搬硬套,它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顿悟,而技能和知识这个是有限的,生命活力的彰显、生命智慧的开启,这才是无限的。
禅的本质决定了它是智慧的体现,运用禅的智慧确定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开拓出一条精彩纷呈的经营之路。顿悟始于超越,在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有所超越,禅的智慧与企业的管理有机结合将为企业造就一批无往不胜的团队。
时代发展到了21世纪,面对经济态势纷繁复杂的变化,很多企业管理者面临着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瓶颈,他们渴望突破这个瓶颈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无奈和不利的局面,而法师从另一个角度,更高的层面让他们看到了曙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读懂了禅在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就一并读懂了我们最难读懂的人性,而智慧正是人性的升华,人才——这是最卓越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禅、百年企业也是本书的核心。
亲爱的朋友,只要你愿意,人人皆可成尧舜。
尊敬的龚董事长,尊敬的各位来宾:
相逢是缘,相知是福。非常欢喜,在我们保德堂龚董事长的安排和组织下,大愿能够有缘参加养生文化之旅的一段行程,有缘分跟大家相见,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共同来探讨禅的智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启迪。刚才讲的题目是龚董事长已经说过——"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
中午的时侯与龚董事长有一个短暂的交流,董事长的话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她说企业主要是希望能够帮助所有的员工和经销商有一个更好的自我实现的平台,企业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将传统的中医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来更好地利益社会、造福人群。
这是非常崇高的一个目标,佛教来说就是发菩提心的具体实践,所以很赞叹和随喜我们保德堂能够有这样一个好的、崇高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然后又听说此次是全国各地的觉莲养生堂的一些分销商,大家一起能够共聚一堂,并且还要去参访少林寺,领悟达摩祖师的禅的智慧,所以非常随喜和赞叹。
我们都知道,企业是经济的细胞,而管理是企业的命脉。管理的实质其实也就是确保人和资源相结合以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率、最有效益的事情来,所以其实也就是人、资源和事情三者最有效率、最有效益的一个结合。
但是,为什么同样的人和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的管理者来运作的话,结果却会有天壤之别呢?原因其实是因为,有一些管理者是在"管理知识"这个层面,有一些管理者是在"管理的方法论、思维的提升"这个层面,所以有一些是管理的知识,有一些是管理的方法,更高层的是有管理的智慧,所以同样的人和资源就会产生不同的或者说有天壤之别的效果。
并且我们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会"千年的寺观常有",而"百年的企业难遇"。为什么延续千年的或者千年以上的寺院和道观比比皆是,而能够传承百年以上的企业却不多见呢?
有一个数据显示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2.9年,那么也就可见许许多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都中途夭折了,国外的一些知名的企业,延续时间最长的也就是一百多年,两百年。
比如说诺基亚是1865年创立的,爱立信是1876年创立的,通用电气是1878年创立的,可口可乐是1886年创立的,这些都是一百多年的企业。
在中国能够做到百年以上的企业,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本来就更是犹如凤毛麟角,这其中其实还包括很多曾经中断了很久,后来才借那个牌子"借尸还魂"的。比如说同仁堂制药是1669年创立的,全聚德烤鸭是1864年创立的,张裕葡萄酒是1892年清朝末年创立的,青岛啤酒是1903年创立的,这其中除了青岛啤酒之外,前面的那些其实都很难算得上是大企业了。但是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佛寺、道观,超越千年以上的,历尽千年沧桑的,那就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说中国佛教最早的寺院——洛阳白马寺建于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10年,距离现在有1900多年了。上海的龙华寺是创建于三国时期的吴国,是公元247年,距今有1700多年。杭州的灵隐寺是创建于公元326年,距今有1600多年。北京的红螺寺是创建于公元348年,距今也是有1600多年。湖南南岳的方广寺是创建于公元503年,是梁朝时候梁武帝天监二年,距今是1500多年。我们将要去的嵩山少林寺是创建于公元495年,距今也是1500多年。中国最大的最古老的道观是创建于公元264年的陕西周至县的楼观台,距今是1700多年等等。
为什么这些宗教圣地能够历千年而不朽、传千年而不坠,依然是香火鼎盛、信众日昌呢?信众越来越多,在这些圣地之中,能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能够得到一些启迪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千年古刹,为什么能够在一次一次的人为的压制乃至于摧毁之后,又能够迅速地在不久的将来被重新修缮一新呢?重新香烟缭绕呢?重新又是信众如云呢?当时去摧毁和压制它的那些统治者都早已是灰飞烟灭了,但是这些寺观能够一次一次地重新兴盛起来。
我们在这其中能够学习到、悟到什么样的管理智慧来帮助我们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呢?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来共同分享的主题——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
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说,第一个部分是"由管理的知识提升到管理的智慧",第二个部分是"从管理的技巧提升到管理的顿悟"。
从管理的知识提升到管理的智慧
我们可以知道,管理水平的提升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层面是管理知识的丰富。我们都知道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那些大师级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在西方的管理学之中涌现出来的,亚洲圈就只有一个日本的大前研一。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的、古老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挖掘出来。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非常多,但是真正地有独特的东方的管理智慧、而且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是非常少。一个制约的瓶颈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运用好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智慧,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比较空白的领域之中大家一起共同来作一些探讨,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实践。
第二个层面其实就是管理思维的提升。
第三个层面就是管理智慧的顿悟。
所以其实是三个阶段:管理知识的丰富、管理思维的提升、管理智慧的顿悟。
浅层的人只知道生搬硬套管理知识,去学很多课程,学很多工商管理的一些课程。但是如果生搬硬套的话往往是碰壁。
高层的人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背后是什么?是思维;知识的背后是方法论。知识,它是静态的,它是过去心累积的,而产生这些知识的根源是方法论的提升,是管理思维的提升。
最上乘的人就知道,方法论的背后就是内心智慧的开启,这个才是管理智慧的源头。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开启我们内心的智慧,而将管理提升到管理智慧的水平,永远都是鲜活的,永远从一切已知的管理知识之中解脱出来、超脱出来、超越出来,永远都是活的智慧。因为这个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静态的知识来面对它,其实往往是碰壁的。
所以有些企业为什么会难以持久、难以可持续发展呢?为什么?因为这个企业过去曾经很成功,它由小到大,从无到有,累积了很多很多的管理的经验,这些管理经验总结出来是什么?就是管理知识呀。但是当我们一旦运用过去的成功经验套用它来面对现在的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会碰壁,为什么?因为中国百家争鸣里面的墨子就说过:"人寡不死其所长。"人很少有不死在自己的长处里面的。
很奇怪了,我们有长处应该更好才对呀,怎么会死在里面呢?很简单,因为会游水的人,他以为游泳技术很高明,所以往往死在水里面,会打猎的人往往死在山上,开车技术很好的人往往就死在高速公路的飙车上,都是啊,因为他有所依恃。有所依恃以后他就以为自己可以想怎么做都行,但是,其实你那个过去的经验想解决现在的问题,现在的环境变了、时空变了,你过去的经验那是死的知识,你拿来套用这个活的世界,肯定会碰壁。
所以真正地能够令企业基业长青、可持续发展的,最可宝贵的是什么?是提高我们自己内在的境界,而达到一种"管理智慧"的程度。然后当然用活的管理智慧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永远都是游刃有余的呀,永远都是让企业越来越茁壮成长、可持续发展,这个才是真正的源头活水。
我们都熟悉《金刚经》上有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是我们怎么去运用这些几千年的、古老的佛教经典的智慧呢?你背诵没有什么大用处,一定要自己有一个悟,佛法的解脱是要用悟,不是用学的,因为你学到的只是过去心累积的知识,你悟到的才是你内在智慧的开启,鲜活的智慧呀。
所以包括我所说的,大家如果执著于"怎么说、怎么说",其实这个没有用,听了一个声音是没有用,而是透过这么一个声音,你能够怎样去开启、去启发自己内在的智慧,这个才是真正有用的。
《金刚经》的话,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就是什么?不要被过去的我绊倒。过去我成功的经验往往会成为绊脚石,你一执著它,它就会让你摔跟头,就会让你跌跤,就会让你上当,所以不要执著。
当然不是说那些过去成功的经验不重要,它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很珍贵的历程,是我们生命之中最独特最宝贵的财富,智慧财富,但是你一执著,它就成为绊脚石了。
不要被现在的我累倒。不要执著于现在,你每天紧张兮兮的,然后生活、工作、人际交往都失去平衡,然后每天迷迷糊糊地只管往前冲,从来不会向内去照亮自己的心,有用吗?每天都活得很累,每天都从早上鸡叫一直忙到晚上鬼叫,这样从来不知道向内看自己的心,有用吗?没有用。
孔子就呵斥这种人叫什么?四个字——碌碌无为。每天看起来很忙碌很忙碌,最后这一期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回首一看,我这一生有值得赞许的成就吗?没有。当时很紧张,很执著,认为天大的事情,回头再一看,鸡毛蒜皮,根本上不值一提,为什么要那么紧张呢?所以不要被现在的我累倒。
不要被未来的我吓倒。凡夫众生总是这样,因为他的心迷,他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我,他只是执取少分的四大,认为这个身体这么一点点才是我。而以这么一个渺小的我来面对这么一个浩瀚的、刹那刹那在变化的未知的世界,他的内心深处有恐惧呀,所以他总会被未来的我吓倒,这个是众生根本的迷执啊。
所以要开启内在的智慧,要运用禅的智慧,像六祖大师所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有的禅的智慧都是围绕四个字展开来的,就是"转迷成悟"。
怎样才能够转迷成悟呢?破除一切执著,未来心不可得,不要被未来的我吓倒,不用害怕,因为什么?因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只要我能够开启内心的智慧,世间一切都能够为我所用,那我恐惧什么呢?所以,以这样的方法,以这样的禅的智慧来开启我们的内心,所以禅就能够让我们睁开内心的智慧眼。
我们也说一些例子,由浅到深来说好了。大家都熟悉,南宋末年有一个词人叫做蒋捷,蒋捷曾经作过一首词来描述他一生之中人生的不同阶段,听到下雨的声音的不同感受,这个词牌名就是《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其实这首词就描述他人生的三个阶段,听到雨声的时候的不同感受。少年时候是纵情声色;壮年时候、中年时候是漂泊奔波。中年人因为成家立业了,责任很重,担子很重,所以"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现在年纪大了,"而今听雨僧庐下",所以隐居在寺院之中,"鬓已星星也",白发苍苍,齿摇摇,目茫茫,发苍苍,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悲欢离合总无情"。
看起来他好像是参透了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是其实这个并不是悟,这个只是说明他对于人生的无常有一个感想、有一个感受,但是并不是悟的境界。这首词写尽了人生的苍凉与无奈。但是,他不过是一种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怀而已,而不是悟,为什么?因为他这边描述的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其实他都有一个很深的、很重的我执在,有我执就不是悟呀,不过是一种感怀而已。
再看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有一个诗人是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里面就曾经描述过,说:古今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个是第一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是第二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是第三重境界。
王国维就有说,第一重境界其实就是什么?世间能够成就大事业、能够成就大学问的人,他第一重境界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他事业已经达到一个顶峰,但是这个还只是外显的事业,所以他所描述的也只是一种外在的事相上的这么一个高峰,望断天涯路,但是还不能够入乎其内,并没有真正地去开启内心,不能够真正地照亮内心啊。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开始能够入乎内,能够开始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消除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和内心的执著,但是他还没有真正地达到一个无我的境界,所以前两重境界都是有我之境。
第三重境界是无我之境,是能够出乎其外。
但是王国维所说的这种境界,虽然是有一点悟,但是这种悟只是一种解悟,他理解了,比一般人更深入地看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我们往往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喜好,这种角度去看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反省过、没有返照过,其实自己的思维有局限性,所以才导致了世间的种种不如意。但是王国维已经有一个解悟,知道要向内提升,但是他还只是一种情境而不是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