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28313500000009

第9章 交际心理学(3)

关于首因效应,《心理学新词典》中是这样界定的:“在人际知觉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印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亦即为‘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可以说,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几乎人人都有过切身体验。但是,对它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则始于1957年。

洛钦斯设计了4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全篇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的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是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文章与第二篇恰恰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又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全篇文章将杰姆描述得孤僻不友好。

洛钦斯请了4个水平相等的学生来阅读这4篇文章,然后对杰姆的性格作个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篇幅内容的前后安排非常重要,开朗友好在先,评估为友好者为78%,反之,则降至18%,同时,这个实验也证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为什么第一印象如此重要?心理学上是这样解释的:最初印象对于后面获得信息的解释有明显的定向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以他们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为背景框架,去理解他们后来获得的有关此人的消息。

不是吗?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们常常会通过他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外部特征来判断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并在以后的交往中始终认定他就是这样的人。例如在某个重要的宴会上,所有人都穿着正装出席,而其中的一个人却以T恤牛仔裤加球鞋的装扮出现,那么这个人肯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不知轻重、没有品位的人。

首因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真理,为官者总是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现实生活中,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许多场合,如出差在车上结识的邻位旅客、入学遇见的同班新同学、出席会议初次邂逅的与会者等,即使对对方的品行一无所知,但是最后仍会结交成为朋友。

究其原因,都是首因效应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特别是与人初次交往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效应,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想让对方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如果想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就要在第一次见面时,适时展现你随和的笑容;如果想让对方认为你值得信赖,就要在第一次交往时,更多表现出做人做事的诚恳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自己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呢?

1.按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艾根经过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相遇之初,按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地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度,同时也使得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这里所说的“SOLER”是由5个英文单词的词头字母拼写起来的专用术语,其中:

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表示“目光接触”;R表示“放松”。

在这种SOLER模式中,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你的眼神;二是你的身体姿势。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际交往中,目光的交流实际上要早于人们相互说话。你的目光给了别人什么感觉,是感到愤怒、刺眼、拘谨、戒备、仇恨,还是柔和、亲切、安详。不要假装不在意这点小细节,认为它无关紧要,事实上,它或许会成为阻挡你与别人交流的障碍。

身体姿势也是如此。人们可以从你身体摆出来的姿势获取讯息,知晓你希望和别人有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对方所说的事你有没有兴趣等。一般来说,不同的身体姿势,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双手交叉或双腿交叠得太紧(或跷二郎腿):这是一种封闭式的姿势,说明你的心绪紧张或没有兴趣和别人交往;双手不交叉,双腿交叠而朝向对方或微微张开: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姿态,说明你精神放松,并且愿意和别人保持交往;面向别人并向前倾斜: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的姿势,可显示出你的敬意和投入。

如果我们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时,首先要做到目光柔和,其次要做到身体姿势自然开放——微微向前倾,双手不要交叉抱胸,双腿向前微微张开。那么我们就能给别人留下“我很尊重你、对你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良好印象,从而有利于融洽关系和进一步深入交往。

2.遵循戴尔·卡耐基理论

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在《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也总结出了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6条途径: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多提别人的名字。

(4)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自己很重要。

从卡耐基的这6点理论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赢得更多朋友的秘诀就是——把他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要交的朋友还要多。”事实也的确如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有渴望他人关注的一种本能。当你能够满足他人的这种渴望,你也就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为什么会经常遭遇失败?其实,很大程度上正是缘于他是一个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想想看,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形还少吗?一个对他人不感兴趣的人,自然也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他的一生中必然是朋友最少,而困难最多、失败最多。

要懂得幽默的学问

幽默是指某事物所具有的荒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而就表现方式上又有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长的特征。

举个例子,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戒烟最容易了,我就戒过二百多次。”

人们一听就会明白,他想说的意思是戒烟很难,怎么也戒不掉。这种意思明白、有点滑稽、令人发笑的同时又令人回味的语言就是幽默。

幽默就是这样奇妙,只需用轻松诙谐的语言,便可将生活和工作中各种令人烦恼的问题一一化解掉。

此外,幽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增进健康。

挪威曾做过一次有关幽默的研究,结果显示:拥有幽默感的成年人比缺少生活乐趣者更长寿,极具幽默感的癌症患者比起缺乏幽默感者,死亡率低70%。事实正是如此,体现着积极乐观的处世方式和豁达人生态度的幽默,总能让人消除疲劳,心情愉快,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正如列宁所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幽默既能化解危机,又能让人健康长寿。所以,在当前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我们不妨让幽默充当精神上的“按摩师”,那样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富于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幽默虽然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凡事都有个度,幽默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幽默也是有分寸的,失去分寸的“幽默”,也就不能称其为幽默。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幽默时,必须分清对象和场合,防止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因为身份、性格的不同,对幽默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异。

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能对乙开,却不一定也能对甲开。

一般来说,这个幽默的规则是这样的:

晚辈不宜同长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在同辈之间开玩笑,也要注意对方的情绪信息和性格特征——如果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幽默稍微太过也无妨;若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幽默就要慎重了。

此外,在运用幽默时分清场合也很重要,如果你在不恰当的场合开不恰当的玩笑,那么你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相反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美国总统里根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在一次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用,他张口便道:“先生们,女士们,请注意,5分钟之后,我们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显然,里根在不恰当的场合和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还对美国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总之,幽默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运用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这样,在社交场合,你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很多人常常问:幽默的作用谁都知道,可我天生就是个不幽默的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我快速地掌握幽默之法呢?事实上,这个方法是有的,以下几种方法在语言交际中经常用到,你不妨试试,这有助于你快速学会幽默。

1.自嘲幽默法

适时的幽默,往往能让别人注意到自己,而最常用的就是自嘲幽默法。自嘲幽默法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幽默手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美国着名学者赫伯·特鲁在《幽默人生》一书中把自嘲列为了高层次人的幽默。概括地说,自嘲有两种:一是嘲笑自己的长相,另一种就是嘲笑自己做过的蠢事。

2.双关幽默法

双关幽默法就是“话中有话”,造成理解歧义,产生幽默的效果,从而给人意外之感,回味无穷。例如,人们常用患了“气管炎”(谐音“妻管严”)来调侃那些怕老婆的男人,这种方法比直接说他惧内”更具趣味性。还有,我国的许多歇后语也体现出双关幽默的效果,如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皇帝的厕所——没你的份(粪)。

3.以谬攻谬法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当对方的语言出现谬误或明显的不恭,直接指责他的错误显然不是最好的方法,那么你可以按照对方的逻辑去理解或推论,由此及彼,返还对方。

通常,这是一种回击对方敌意最好的方法,其特点是后发制人。关键不在于揭露对方的错误,而是在荒谬升级中共享幽默之趣。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聊天。小姐认为世界上最锋利的东西是这位先生的胡子。先生不解。小姐说:“你的脸皮这么厚,但你的胡子居然还能破皮而出。”先生有点生气,但并未开口大骂,而是反问道:“小姐,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长胡子吗?”小姐当然不知道。“因为你的脸皮太厚,连尖锐、锋利的胡子也无法破皮。”

幽默就是这样美妙,它不伤情,把要说的话通过自嘲、双关、以谬攻谬的方法委婉地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得体的幽默,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之音也会得到消除。试想,偶尔幽默一番,就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培养自己的“光环”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着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

光环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青少年追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地模仿他,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是竭尽全力模仿。

在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更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它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还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特别是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为明显。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关于此,心理学家戴恩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来评定这些人。结果标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了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职场中,有的领导看到下属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

教学中,光环效应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上体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因为老师往往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他们的意识中,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什么都好,学习成绩差的则什么都差。

热恋中,青年男女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个人的某一个优点深深吸引你,那么你看到的缺点也变成了优点。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俊遮百丑”。

光环效应的作用就是这样强大,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那么他的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被人视而不见了。更甚者,由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

事实上也是这样。通常,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并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我们对别人已有的了解,然后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例如,假如我们已经获得关于这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我们就更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利用光环效应的影响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从而获得生活或是事业上的成功呢?

一个教授向他的学生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一次,他去某市讲课,住在一个四星级酒店。有一天,他讲完课回到房间,发现换下的脏袜子被服务员主动给洗了,服务员还留下了一个“温馨提示”的纸条。他非常感动,因为他住过很多酒店,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以后他再次去该市讲课时,都指明要住这家酒店。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其实这家酒店其他的服务也很一般,可就是因为给他洗了一双袜子,让他很感动,因而成了酒店的回头客。

再来看一个例子:

从前,在一个小镇的街道上并排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食铺。有这么多的食铺竞争一定很大,很多店都准备关门了,可有一家小店的生意却出奇地好。人们觉得很奇怪,小店不大,而且还位于街尾。后来,还是老板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原来,小镇虽小,可从远方来赶集的人却很多。老板目睹了南来北往的行人因焦渴而干裂的嘴唇,便在店前放了一个大水缸,大清早就吩咐伙计到街头担来水,免费提供给来往的行人喝。这样一来,受此恩惠的人,每次到镇上赶集的时候都要到这家小店捎点东西。久而久之,小店的生意自然就火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