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28313500000010

第10章 交际心理学(4)

为什么酒店能够招揽教授这样的回头客?为什么小店的生意如此火爆?原因就在于,他们虽与别人无异,但在其行为中突出了某一处小细节,让人为之感动,然后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取得了成功。

我们做人也应当如此。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同样的道理,一个小细节也可以体现出你的为人。不是吗?在与人交往时,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你的脸部表情,但别人却能通过它,大致判断出你现在的状态。如面带微笑,说明你今天很高兴;愁眉苦脸,也许你今天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从细节入手,把你的“闪光点”展示出来,从而让人不由自主地被你吸引,聚集在你的周围。

忌定势效应

你知道成语“疑人偷斧”的故事吗?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乡下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于是,他特别留心观察那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子的贼。后来,这个人到山上挖土,找到了丢失的斧子。下山时,碰到邻居的儿子,他又留心看了看,怎么也不像一个贼了。

为什么疑人偷斧,就会越看对方越像贼呢?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就叫做“定势效应”。也就是人们在认知人或事时,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认知来判断,并在主观上有一定的定型。

看过训象的人都知道,训象人只需要把象用绳拴在竹竿上就可以了,许多人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它们只好放弃努力,并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

也许你会嘲笑固步自封的大象,但是你实在不应该有这种心理,因为在生活中诸如大象的人也不在少数,或许你就是其中一个。

不是吗?想想我们与人交往时的观念,如果对方是老人,我们往往就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过时落伍;如果对方是年轻人,我们又会认为他们“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如果是男性,我们往往会觉得他们粗手粗脚、大大咧咧;如果是女性,我们则会觉得她们柔柔弱弱、心细如针;如果对方一向诚实,我们会觉得他始终不会说谎;碰到圆滑的人,我们定会加倍小心。

还有,许多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心理,即价钱高的东西是好的,价钱低的东西都是差的。

由此可见,定势效应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首先,它容易使我们犯过度概括的错误,即在有限的材料基础上,作出极其宽泛的结论;其次,它又使我们往往忽视个别差异,经常导致对人的错误认识,得出错误结论;再次,按照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思想,影响潜能的发挥。

因此,知道了定势效应的负面影响,我们就要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定势效应,避开这个妨碍人际沟通的障碍。怎样避免定势效应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不轻易给人下定论

小品《配角》中有这么一个场景:朱时茂对陈佩斯说:“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

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是只凭一件衣服就可以判断出来的吗?小品中的角色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太轻易就给人下定论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是这样,因为某种原因认为谁不好,就觉得他什么都不好。因此,我们往往因为这种误区而给自己造成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人交往是需要时间的,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你都没有花时间和对方相处,怎么就能轻易给对方下结论呢?

2.不要轻易给事下定论

不给事下定论,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不要轻易判定某件事情是好是坏;二是不要轻易判定自己对事无能为力。

好事坏事,不能仅凭开端判断,也许开头是好事到了结尾却变坏了呢,而起初不太理想的事情到了最后反而变好了。我们不总是说世事难料吗?成语“塞翁失马”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我们不要轻易给事情下定论,要根据事态的发展来看。例如,你这几次炒股都赔了,便觉得自己不是这方面的料,从此不再涉足股坛。这倒未必,说不定你从这几次的教训中长了经验,下次再买的时候就赚了。

与之相反,在朋友的指导下,你每次买股票从来就没有亏过,于是你便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块炒股的料,从此不问世事,专心炒股。这也未必,说不定哪天阴沟里翻船,你也有栽了的一天呢。

还有,我们在遇事的时候,常常说这事办不了,我无能为力。其实这是给自己的一种托词,也是一种比较消极的观念。有句很流行的话:“方法总比问题多”,因此,如果再遇到问题,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找到方法来解决,而不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脱。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1952年前后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费尽心机,也想不出办法。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而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大获成功,而且从此以后,世界上的电扇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设想一下,如果东芝电器公司的员工在碰到电扇卖不出去的情况下,也像我们一样以“我无能为力”来安慰自己,那么我们今天用的电扇可能就只有黑色一种。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巨大的潜能,只不过还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当遇到挫折时,不要再给自己找托词,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

要遵循交往适度定律

互惠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给予别人的好处,总想获得同等程度的回报。于是,有的人就认为,他如果对别人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但是有的时候结果往往不是这样,他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甚至可能没有任何回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或听到这样的话:

“我对他做了那么多的事,可他对我并没有好一点,甚至有时候得寸进尺,认为是我应该做的”;“我每天为孩子忙这忙那的,几乎什么事情都包办了。有一天我生病了,就没给他做饭,结果孩子冲我大声嚷嚷,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朋友来这个城市了,我专门请假陪了她一星期,给她找房子,还带着她到处熟悉环境,可是她连一声谢谢也没有”;“我的某些下属太让我失望了,一直以来,我都给他们发较高的工资。去年碰到金融危机,我不得已降低了他们的薪水,他们就在背后一直埋怨我”。

这就说明,互惠原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对别人适度地好,可能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但是你对别人过度地好,却可能无法得到别人的回报。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你对别人过分地好,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会引起3个不良的后果。

首先,对一个劳动能力、智力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

正因如此,虽然人有自私的本性,不希望得到的少于付出的,但出于互惠定律,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而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愧疚感,感到欠对方的情。这种心理负担往往会使受惠的一方选择远离。

出入社交圈的人,通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而事实恰恰相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有所保留,最好不要一次把事做尽,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与之相反,“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只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最终离你越来越远。

其次,对对方过分好,可能会使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而且一旦你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反目成仇。

中国有句俗话“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的是当一个人处于困难时,你不提供帮助,这个人不会对你有什么抱怨,因为你没有这个义务。这时你给了他一斗米,他会对你充满感激,并且这一善举不过分,他也不会对你有过分的期望。当你给了他远远超出他期望值的一石米,他除了表示感激之外便会生出更多的奢望,会觉得碰到了一个冤大头,甚至会想我是否能从这个人那里得到十石米甚至百石米。随着期望值的陡增,随着他的要求越来越多,你总有无法满足他的那一刻,于是矛盾便产生了。

现在你能理解我们在生活中为什么会有或者听到那么多的抱怨了吧?父母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一旦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不好了。

他能不冲你嚷嚷吗?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会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懂得珍惜。反过来,你因对方不珍惜你的付出而怨恨对方,结果在感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双方之间的感情发展都不好。

还有好朋友之间,因为你总是习惯于付出,让对方视为理所当然,也就不需要再那么客气了。

还有领导对下属,一开始就过于乐观,给下属发较高的工资,以为是为了下属好。可是你又拿捏不准风云变幻的市场,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为了公司的前途,你忍痛降低下属工资。问题是,下属并不领情,他在意的是他少拿了薪水。

试问,他能不对你有所怨恨吗?

再次,对对方付出太多,就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之辈,有的人就只懂得索取而不知道回报,而你一味付出,就会让他们觉得你善良软弱,容易利用,所以就更加得寸进尺了。

因此,就像凡事都要以适度为好,过犹不及,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好也需要适度,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交往适度定律”。例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不能溺爱和娇惯,以免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懂感激。

夫妻之间一方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是应该适当地向对方索取适当的回报,以保持感情付出的平衡。

朋友之间,适当保持点距离为好,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作为领导,应该在开始的时候避免过于乐观,不能把下属的工资定得太高,因为你一旦降低,他就会怨你,人大多如此。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在一个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寒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睡不舒服,由于它们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数不胜数,一个你非常敬佩的人,因为相处甚密,对方的缺点就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原有的感情,对对方失望,甚至讨厌对方。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他身旁,来测试他们的反应。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对80个人进行了测试,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侵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这说明了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要不然伟大也会变得平凡。戴高乐就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深刻地影响了他与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的关系。在戴高乐10多年的总统岁月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的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超不过两年。他总是这样对刚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做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他的规定。

后来,戴高乐解释说,这样规定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觉得调动工作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受到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第二,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唯有调动,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唯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们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及充满朝气,也就可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这种做法不仅值得人们敬佩,更值得人们深思。如果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就会过分依赖秘书或者某几个人,易于让智囊人员干政,进而让他们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最终拉领导下水,后果将会非常危险。两者相比,双方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好。

在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看来,通常而言,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的。据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者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双方不同的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近范围是在约15厘米。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或许肌肤相触或许耳鬓厮磨,以至彼此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以及气息。它的远范围是15~44厘米,在此距离内,人们或许挽臂执手或许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来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距离的表现主要限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在同性间,常常仅限于贴心朋友之间;在异性中,仅限于夫妻与恋人。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倘若一个人不属于该亲密距离圈中,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时,随意闯入这个空间,无论其用心与目的怎样,都是不礼貌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彼此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