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心雕龙》注释的着作,向来是以范文澜本为权威的,但牟世金既尊重它,又不轻信它,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出发,对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给予纠正。比如,《史传》篇中有一句话说:“宣后乱秦,吕后危汉”,范文澜引用《史记·匈奴利传》中的话,将“乱”解释为“淫乱”。牟世金仔细研究原文,认为“宣后乱秦”与“吕后危汉”性质相同,都是属于政治问题,与淫乱毫不相干,于是引用《史记·穰侯列传》和《范雎列传》中的史实,正确地解释了“宣后乱秦”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牟世金“以书为敌”,并不是怀疑一切,目空一切,而是要使“敌”转化为“师”,从中受益。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倘若人云亦云,被书本牵着鼻子转,就不仅有可能上当,而且不能将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见解,毫无建树,充其量不过是个活“书橱”而已。读书多思善疑,不仅可以发现很多书中的谬误,而且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独到见解也就在“疑”中形成了。
“如临大敌”般地读书,速度自然很慢,并且是很费力的,需要有耐心和毅力。这样读书,读一次会有一次的收获和提高,即使有时看起来似乎白费了力气,但实际上也都有看不见的功效。
王通讯——人-资系统法
中年学者王通讯是一位研究人才问题的专家。他通晓人才成长的规律,深知读书与成才的关系,因此,他主张读书应该有目的,目的就是学有所成。
为了能够学有所成,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人与资料有机结合的信息系统,简称“人-资系统”。而读书过程,也就是建立人-资系统的过程。
王通讯说,人资系统应该由三个分系统组成:一是图书系统,二是卡片系统,三是大脑系统。那么怎样来建立这三个分系统呢?
图书系统:新书买来后,先粗略地浏览一下,知其大概内容,然后按分类排列放在书架上。对于这些书的内容不必全部记住,只要知道个“门牌号码”,到要用的时候能很快地找到就行了。
卡片系统:阅读书报时,将与自己学习或研究目标相关联的资料摘录下来,这些资料是浓缩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大脑系统:平时大脑不用去记那些书上和卡片上的东西,而是要保持思考状态,经常分析组合,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发掘问题。
图书和卡片是“死系统”,而大脑则是“活系统”,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人-资系统。
王通讯还强调,建立人-资系统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是“死系统”和“活系统”的关系,应以“活”为主,“死”为辅,要把较大的精力与时间花在“活”上,以“活”统帅带动“死”。“活”与“死”
要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忽视“活”的人,会导致知识贫乏、思维迟钝;忽视“死”的人,会导致记忆负担沉重,或积累太少。
第二是卡片与图书的关系,一般已有藏书记载的内容,不再用卡片记录(个别内容重要者除外)。图书应该是大脑与卡片的补充。“卡片集其精,图书求其详。”“以卡片排列贯其精髓脉络,以书籍配合添其绿叶新花。”
林帆——借光法
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林帆,不仅是一位新闻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杂文家。杂文家自有杂文家的风格,就连谈起读书做学问来也是那么幽默风趣。
他说,春节期间孩子从乡下带来一只活鸡,吃掉鸡肉还剩下一锅汤。第二天就拿点大白菜掺在里面一锅煮,竟是一个可口的小菜,于是戏称之为“借光”。
后来将此事告诉一位当厨师的邻居,他却说这是烹调法门,叫“底子”;还说没有一锅好“上汤”,有时烧出来的小菜会减色。
这一锅鸡汤熬白菜给了林帆不少启发,使他联想到了读书治学。他说:“这倒是给我开了窍。不管叫‘底子’也好,叫‘借光’也罢,反正这里面是有联系的。于是我就联想到读书做学问的道理,学和识是分不开的,所谓学问的根基,就是荟萃了精华的‘底子’,联系实际,有所见识,触类旁通,就可以比喻为‘借光’吧。有了底子不会活用,到头来还是死学问,或者说不过是一锅上汤;而碰到问题不能联系实际加以解决,好比炖大白菜不会借现成上汤的光,仍然是一锅大白菜。有学而无识囿于一隅,有识而无学失之浅窄。”
林帆对学和识的辩证关系讲得很透彻,既要博学,又要多识。读书是积累知识“底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绝不能读死书。有了雄厚的“底子”,又善于“借光”——富于联想,举一反三,具有见识,读书治学的效果必定会好,在学业上必然会有所创造,有所建树。
奚椿年——取其所长法
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奚椿年同志是一位专门研究读书、学习问题的专家,他着有《读书杂谈》、《学海探珠》等多种论及读书方法的着作,在青少年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取其所长”,是奚椿年关于读书的一个见解。他是这样说的:“当你走进市场,确定了要买某种商品以后,总是要作一番挑拣的,把同一商品中最好的买到手;那些孬货呢,你是不会去‘青睐’它们的。
“读书,应像买东西一样,也要挑拣,而且不只是读什么书要挑拣,就是每一本的内容,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或不必取的,同样要挑拣一番,这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叫‘取其所长’。”
为什么要取其所长?这是因为每一本书都是既有长处,又有不足的地方的,所以读书时必须取其所长,善于吸收书的精华。奚椿年认为,好书的长处很多,或是思想深刻,或是论证问题正确,或是逻辑严密,或是语言生动,或是其他,这是易于发现的。一般的书,相对好书来说,长处要少一些。但是,“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埋于污泥中”,也仍然值得注意发掘。至于坏书,如无必要,可以不读,如果读了,也不妨从中挖出一点能为我所用的“长处”来。比如,列宁读英国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霍柏生的着作,一方面,他指出:霍柏生是“帝国主义的辩护士和小资产阶级的批判家”,很反动;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肯定这本书的长处是“对帝国主义的基本政治特点,作了一个很好很详细的说明”,并且后来还在自己的着作里选用了霍柏生列举的材料。
青年朋友读完一本书之后,不妨掩卷沉思一番:这本书的长处究竟是什么?
我是否已将其所“长”“取”出来了呢?
钱梦龙——四步法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中,很注重给学生以学法指导。他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传授学习语文的“四步读书法”。
所谓四步读书法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第一步,整体感知,也就是全面阅读课文。先看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有关指导全面阅读方面的问题,然后从总体出发,带着问题去阅读。
通过全面阅读记住文章内容的梗概,用笔标出自己认为是反映文章内容梗概的句、段;将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用笔画上记号,然后借助工具书,找出它在本文中的义项,再从上下文琢磨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总之,这第一步要从全局上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步,重点阅读,也就是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现重点句段,即“中心句”、“关键段”。并用笔做好记号,再写上简单的评语,深入思考文章的中心内容。
第三步,揣摩思路,也就是分析作者的写作路子,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揣摩时,可以用顺问法,比如:“为什么作者先写甲×,后写乙×呢?”也可以用逆问法,比如:“为什么作者不先写乙×,后写甲×呢?”这样一揣摩,很快便摸清了作者安排材料的路子,归纳出了段意,总结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四步,认识特点,也就是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看看这篇文章在谋篇布局、表现主题以及开头结尾等方面,采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独到之处?以便自己写作时学习借鉴这些写作方法。
华罗庚——驾驭法
“驾驭法”是华罗庚教授的读书方法之一。
华罗庚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如何将“厚”书读“薄”呢?华罗庚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串全书的精神实质”。
华罗庚的这个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读书时,不能让书本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而要由我们牵着书本的鼻子走,高屋建瓴地驾驭书中各部分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就是“驾驭法”。
钱伟长——跨越法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考试之前,老师或家长总是嘱咐:“先挑容易的题做,遇到难题暂时放一放,先跳过去,等把其他的都做完了,再回过头来慢慢思考。”
遇到难题跳过去,这种方法也适合于读书。
着名科学家钱伟长说: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碰到小问题,不是关键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绕过去、跨过去?比如走马路,会有很多障碍,有沟、石块什么的。有的人碰到沟、石块,他非得把沟填满,把石块搬掉才肯过去,把时间和精力泡进小问题里去了。其实,只要你跨过去,绕过去,就行。学习要学习那些关键的东西,要大踏步往前走,走远了再回头来看,原来的东西就不见了。原来那些碍手碍脚的阻碍都不成问题了。如果你被一些小问题缠住,那你就一辈子也学不成。千万不要为这些小困难停下来,那样是舍本求末”。
钱伟长这段话至少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1.从思想方法方面来看,如果遇到问题就僵在那里,非得要“把沟填满”、“把石头搬掉”才肯前进,这是愚蠢的办法;而“跨过去”或“绕过去”,才是灵活机动的聪明的办法。
2.从阅读规律方面来看,如果死抠一个问题不放手,很可能越抠越糊涂;而先跨越过去,等到对整章或全书有了一个基本印象,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难题就“都不成问题了”。
3.从价值观念方面来看,如果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停下来,那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不合算、不可取的;只有采用跨越法读书,效率才会高,效益才会好。
王亚南——相互渗透法
南京大学校长王亚南是一位着名的经济学家,可是在他的书架上和案头上,却经常摆着许多如《莎士比亚戏剧选集》一类的外国古典文学名着。
王老先生为何有如此“雅兴”?有一次,他对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借用你们搞哲学的一句行话,叫‘相互渗透’。我喜欢看外国小说,正是为了搞文科的‘相互渗透’呀!”
为什么要搞相互渗透呢?王亚南举出马克思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说:“《资本论》是一座庞大的知识宝库,不仅有经济学理论,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呢。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及后来莎士比亚等人的着作非常熟悉,他准确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别有兴味,而且通过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如果对追杀恶魔的西波亚斯或被人骂为水獭的瞿克莱夫人一无所知,连臭名远扬的夏洛克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要想完全啃动《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
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互渗透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现在出现的许多边缘科学就是有力的证明。
如果“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式地固守在自己研究学科的领地内,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只有随时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新信息、新动向,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本专业研究出创造性的成果。
苏步青——摄取灵魂法
着名数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苏步青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与青少年学生谈读书问题,他写道:
“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苏先生这一段话,谈及了读书的规律、精读的方法、读通的标准等问题,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苏先生在这一段话里还提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那就是:读书要“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我们通常讲的要将一本书读好,汲取它的精华,是指好的语言、新的知识、正确新颖的观点等,而苏步青先生则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习掌握“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这就不只是要吸收书的某一个局部的营养,而是要摄取书的灵魂。
一本书也和一个人一样,它的躯体的各个部分是具体的,直观的(体内部分要通过解剖),而灵魂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要摄取它的灵魂,就要细细地琢磨、体味。
读完一本书,不仅掌握了它的内容,而且连它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也学到了,那么读书人的收获可真是不可估量的。
陈念贻——单打一法
“单打一”,本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说做事情一次只专门做一件,不旁及其他的问题。
有人用“单打一”的方法读书,竟也有特殊的功效。
着名科学家陈念贻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文。这个主攻目标确定之后,他就将房间里其他的书籍都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啃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境界”
中,不受其他任何书的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8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3个。第二天仍然没有记住几个,但陈念贻毫不气馁,继续埋头攻读,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就能记住20多个单词了。一个月后每天能记50余个,两个月后就已掌握了四五千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只是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单打一”中还有小“单打一”